大家能用上量子通信的日子,或許真的不遠了 。

不過,先別想著它能讓你上網(wǎng)更快,它現(xiàn)在的“超能力”是制造絕對安全的“密鑰”——也就是密碼本。有了這種靠物理定律作保、誰偷看誰暴露的量子密鑰,我們的信息傳輸才能真正高枕無憂。

就在不久前,德國的科學家朝著這個目標,干了件大事:在法蘭克福和凱爾鎮(zhèn)之間,他們用253.9公里長的普通商用光纖,成功演示了這樣一次“密鑰制造”過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德國科學家部署的量子通信系統(tǒng) | 《自然》

跟“墨子號”量子衛(wèi)星動輒上千公里的星地傳輸,或者2021年東芝在實驗室專用光纖里創(chuàng)下的600公里記錄相比,這距離似乎不算特別突出。

沒錯,但這次實驗的真正突破,在于它的“實用性”!

這項由米爾科·皮塔盧加(Mirko Pittaluga)和他的團隊完成、并發(fā)表在頂尖期刊《自然》雜志上的成果,并沒有依賴那些極其昂貴、需要特殊條件的“實驗室裝備”,比如龐大笨重的超穩(wěn)激光器,或者需要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零下270℃左右)的超導探測器。相反,他們用非常巧妙的技術,讓脆弱的量子信號在充滿噪聲的現(xiàn)實世界光纖網(wǎng)絡中穩(wěn)定了下來。

他們使用的核心器件,比如激光器和光子探測器,更接近我們現(xiàn)有的通信設備——特別是探測器,只需要適度冷卻(比如零下幾十度,高級“冰柜”就能做到),而不需要極端低溫。

這意味著,這套系統(tǒng)的成本、體積、功耗都大大降低,更容易集成到我們現(xiàn)有的電信機房和光纖網(wǎng)絡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光纖管道 | FOA光纖協(xié)會

正是這種將尖端科技“拽”出實驗室、融入現(xiàn)實基礎設施的潛力,讓這項成果意義非凡。

它為未來構建更安全的網(wǎng)絡通信,甚至暢想中的量子互聯(lián)網(wǎng)、量子中繼和分布式量子計算,都鋪設了更堅實的一步。

如果這樣的技術能夠推廣,我們或許真的可以擁有理論上絕對無法被破解、無法被竊聽的安全通信方式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Mirko·Pittaluga | wave photonics

那么,這種“絕對安全”的底氣從何而來?這就要說到“量子”本身了。

“量子”,在物理學上,指的是構成物質和能量的、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單元——比如,一束光里單獨的一個光子,就是一個量子。而這些微觀粒子,遵循著一套與我們宏觀世界截然不同的、甚至有些古怪的規(guī)則。

其中最關鍵的一條規(guī)則就是:對于一個脆弱的量子態(tài),任何“偷看”(測量)的行為,都必然會干擾它,甚至改變它。這就像你試圖悄悄碰一下一個懸在半空的肥皂泡,哪怕再小心,也一定會留下痕跡,甚至可能直接讓它破掉。量子世界的粒子就是這么“敏感”和“害羞”。

正是利用了量子的這種特性,科學家設計出了量子密鑰分發(fā)(QKD)的巧妙方法。下面我們用一個簡化的故事來理解一下(別擔心會看不懂,后面還有更精簡的版本)。

隔空造“密碼本”的故事

愛麗絲(Alice)和鮑勃(Bob)住在兩個山頭,隔山相望。他們想要講些悄悄話,既嫌下山麻煩,又不愿意被偷聽,有什么好辦法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山容易下山難 | Giphy

他們十分謹慎,決定使用最靠譜的量子通信,建立一條絕對安全的通信線路。他們不需要直接用量子信號傳遞信息內容,而是要先一起“造”一個只有他倆知道的、足夠長的隨機密碼本(密鑰)。

他們倆約定,各自隨機生成一大串0和1的數(shù)字。然后,根據(jù)自己手里的數(shù)字,分別向中間山谷里的查理(Charlie)發(fā)送一連串極其微弱的“量子光脈沖”。這些光脈沖的狀態(tài)(比如光的相位,可以想象成光波的“步調”)就攜帶了他們想表達的“0”或“1”的信息。

關鍵來了:查理的任務不是去解讀這些脈沖到底代表0還是1。他只需要在他那里,讓來自愛麗絲和鮑勃的成對光脈沖相遇,看看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干涉(就像兩排水波交匯)。查理只需要記錄下每次干涉的結果——比如,某個探測器亮了還是沒亮——然后把這個結果公開告訴愛麗絲和鮑勃。

聽到查理公布的結果后,愛麗絲和鮑勃比對一下自己當時發(fā)送的是什么,就能判斷這一次“脈沖相遇”是否有效。比如,可能只有當查理說“1號探測器響了”,他們才把各自對應的那個隨機數(shù)字保留下來,作為密碼本上的一位。而查理公布的其他結果,對應的數(shù)字就作廢。

這樣一來——

  • 查理不知道密鑰:他只知道干涉結果,不知道愛麗絲和鮑勃各自發(fā)出的是0還是1,更無法拼湊出最終的密鑰。

  • 偷聽者會被發(fā)現(xiàn):如果有人在半路上(愛麗絲到查理,或鮑勃到查理)試圖攔截、測量這些脆弱的量子光脈沖,就一定會干擾它們的狀態(tài)。這種干擾會導致查理那邊觀測到的干涉結果發(fā)生異常,或者讓愛麗絲和鮑勃最終生成的密碼本對不上。只要他倆在生成密鑰后,隨機挑一小部分進行比對,就能立刻發(fā)現(xiàn)錯誤率是否過高。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就說明剛才有人偷聽,這對密鑰不安全,需要立刻廢棄,重新再來一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量子加密下,再怎么藏也無所遁形 | Giphy

看到了嗎?量子密鑰的安全性,不是靠數(shù)學計算的復雜性,而是靠物理規(guī)律來保證“一偷聽就暴露”。

長距離傳輸?shù)奶魬?zhàn)

不過,既然量子態(tài)這么“嬌氣”,想讓它們穿越幾百公里的光纖而不“變形”,可就太難了!

光纖本身并不是一個安靜的通道,溫度的微小變化、周圍環(huán)境的震動,都會讓光纖發(fā)生微小的拉伸或擠壓,這就會干擾在其中飛馳的光子的“步調”。如果愛麗絲和鮑勃發(fā)出的光子到達查理那里時,“步調”亂了,干涉就不會準確,密鑰也就生成不了,或者錯誤率高到無法使用。

這就是為什么長距離的光纖量子通信如此困難。以前要想實現(xiàn)幾百公里級別的傳輸,要么借助幾乎沒有干擾的太空(比如量子衛(wèi)星),要么就得在實驗室里,動用非常復雜和昂貴的設備來創(chuàng)造極其穩(wěn)定的環(huán)境,比如把探測器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墨子號量子衛(wèi)星,能實現(xiàn)上千公里的量子通信 | 《科學》Science

而這次德國團隊的厲害之處,就在于他們找到了一種在普通、嘈雜的商用光纖里穩(wěn)定傳輸量子信號的巧妙方法。

他們的核心技術之一,叫做“離帶相位穩(wěn)定”(Off-band phase stabilization)。簡單理解,就像是在發(fā)送脆弱的“量子信號”的同時,還發(fā)送了一束能量更強、波長略有不同的“導航”或“校準”信號。

這兩束光一起在光纖里傳播,經(jīng)歷的擾動幾乎是一樣的。在接收端(查理那里),系統(tǒng)可以實時監(jiān)測這束強的“導航信號”的相位漂移了多少,然后通過一個快速反饋系統(tǒng),反向補償這個漂移。因為量子信號和導航信號經(jīng)歷的擾動相同,補償了導航信號,也就等于間接補償了量子信號的相位漂移,讓它能保持精準的“步調”,順利完成干涉任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用不同頻率的激光來穩(wěn)定光量子吧(示意圖) | Wikipedia

再加上前面提到的,他們使用了更實用的雪崩光電二極管(APD)探測器,只需要零下幾十度的制冷,大大降低了對極端低溫環(huán)境的依賴。

正是這些技術的結合,讓他們在現(xiàn)實世界的光纖網(wǎng)絡中,實現(xiàn)了254公里距離的穩(wěn)定量子密鑰分發(fā)。

太長不看簡化版

你可以把量子密鑰分發(fā)想象成——

愛麗絲和鮑勃在兩頭,各自拿著一根極其脆弱的“量子繩子”,同時向中間的查理抖過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樣甩也行 | Giphy

查理只是一名記錄者,只看兩根繩子在他那里相遇的“姿態(tài)”(干涉結果),然后大聲喊出來。他并不知道倆人在兩端如何看抖動繩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樣甩也行 | Giphy

愛麗絲和鮑勃根據(jù)查理喊的結果和自己怎么抖的,來生成用來加密的密碼本,并決定要不要保留。

如果有別人想中途抓住繩子看看,跳繩的甩動就會被瞬間擾亂(狀態(tài)被破壞),查理那邊的結果就不對了,愛麗絲和鮑勃一對暗號就知道:“剛才有人搗亂!這次不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莫伸手,伸手就被抓 | Giphy

而這次研究的突破,就是找到了一個好辦法,讓這兩根脆弱的“量子繩子”能在幾百公里長的、不安分的普通光纖里傳輸,而不會輕易“斷掉”。

那么,啥時候能用上?

這次的成果意義重大,因為它證明了在現(xiàn)有電信設施上部署長距離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如果這項技術能進一步成熟和推廣,未來我們在進行網(wǎng)上銀行轉賬、遠程控制智能家居、或者使用云計算服務時,安全性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的銀行賬戶更安全了 | Giphy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目前的局限性。這種量子密鑰分發(fā)技術,目前的主要瓶頸之一是速率還比較慢。這次實驗實現(xiàn)的密鑰生成速率大約是每秒 110 比特(110 bit/s),換算一下,大概每秒鐘只能生成十幾個英文字母長度的密鑰。

這個速度對于實時更新加密密鑰來說是足夠的(比如幾秒鐘換一次高級別加密算法的密鑰),但如果你想用它來直接傳輸文件或者在線看視頻,那估計會卡到讓你懷疑人生。

所以,現(xiàn)階段它主要是配合傳統(tǒng)通信來使用的——量子負責安全地“遞送”密碼本,經(jīng)典通信負責用這個密碼本來加密傳輸具體內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個網(wǎng)速的體驗不會很美好 | Giphy

而且,我們必須記住,技術永遠只是安全鏈條中的一環(huán)。即使有了理論上無法破解的量子加密,信息安全中最薄弱的一環(huán),往往還是“人”——比如你的密碼設置習慣、是否點擊了釣魚鏈接等等。

所以,即便未來用上了量子通信,基本的安全意識也不能丟喲!

參考文獻

[1] Mirko Pittaluga et al, Long-distance coherent quantum communications in deployed telecom networks, Nature (2025). DOI: 10.1038/s41586-025-08801-w

作者:深思

編輯:Steed

一個AI

黑客可以破解量子通信嗎?不能。但你可以自己把密碼寫在便利貼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