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上觀新聞報道,2025年4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英國外交大臣拉米通電話。王毅表示,今年以來,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戰(zhàn)略對話、能源對話成功舉行。下一步,人工智能、科技、氣變、教育、經貿等領域的對話也在籌備之中。雙方還就烏克蘭危機等共同關心的議題交換了意見。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奧地利外長邁因爾—賴辛格通電話。王毅表示,奧地利歷史積淀深厚,外交政策成熟穩(wěn)定,中奧關系保持著健康發(fā)展。
從英國和奧地利兩國外長所講的內容不難看出,他們打這通電話主要就是在強調與中國的貿易關系。顯然,其目的就不必多說了,肯定就是為了加強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合作。為什么會這樣?原因很簡單,與當前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有關。在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大棒揮下后,國際輿論可以說是罵聲一片,包括美國盟友在內,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是極度不滿。

日前有消息稱,美國特朗普政府妄圖以關稅手段脅迫他國限制對華經貿合作。據(jù)歐洲新聞網報道,當?shù)貢r間4月22日,歐盟方面回應表示,美歐關稅談判與中歐關系無關,盡管出現(xiàn)了最新事態(tài)發(fā)展,但歐盟對華政策仍將“保持不變”,歐盟不會對華脫鉤。報道稱,當天被問及相關問題時,歐盟委員會副發(fā)言人阿里安娜·波德斯塔表示,歐盟與美國的談判和與中國的關系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
歐盟方面指出,貿易談判是美歐之間的談判,“與中國的關系不同”,雖然出現(xiàn)了最新事態(tài)發(fā)展,但歐盟“去風險化,而非脫鉤”的對華政策依舊沒變。除了強調不會與中方脫鉤斷鏈,21日當天,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放話,稱在特朗普關稅影響下,各國正在向“可靠的”貿易伙伴——歐盟尋求合作。顯然,對于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歐盟怨念頗深。

實際上,在特朗普上臺之后,對歐盟一直不客氣,在很多問題上,都對歐盟十分嚴厲,這讓歐洲人逐漸放棄了對美國的幻想,起碼在特朗普的這個任期里,不會對美國有太大的期待。尤其是在特朗普發(fā)起經濟戰(zhàn)之后,歐盟與中國的關系明顯升溫,甚至有歐洲官員說,現(xiàn)在還不與中國好好合作,那就是傻了??梢钥闯?,真被逼到一定份上之后,歐盟也沒有那么傻,畢竟事實已經擺在了眼前,繼續(xù)配合美國對抗中國,沒有意義,也劃不來。
事實上,中國已經在歐洲建立了完善的電動汽車產業(yè)鏈,包括了塞爾維亞的鋼鐵、銅、鋰礦,匈牙利的電池整車廠、斯洛伐克的汽車零部件工廠等。在中國的幫助下,匈牙利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國,與塞爾維亞之間的匈塞鐵路已經通車,兩國還建立了“雙邊軍事同盟”關系,正在向“共同體”的方向發(fā)展。這次西班牙首相訪華后,很快就有消息傳出,將有三家中企對西投資辦廠。顯然,中國新能源產業(yè)的發(fā)展勢不可當,歐盟很清楚阻攔沒有效果,因此選擇了“擁抱”。

當前,全球苦“對等關稅”久矣,為了推動所謂的“制造業(yè)回流本土”,特朗普政府將“關稅大棒”無差別揮向世界各國。但實際上,特朗普并不是唯一相救美國制造業(yè)的本土。簡單來說,“再工業(yè)化”是美國長期的政策目標,特朗普想在短時間內達成這一目標,進而來讓自己在美國政壇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相反,眼下美國國內的抗議示威浪潮高漲、多名政客反對“關稅戰(zhàn)”以及美國盟友不買“對等關稅”的賬,這些跡象都表明,特朗普政府“操之過急”,只會“玩火自焚”。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