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戰(zhàn)中國曾遭重大危機! 川普要能抓住機會: 現在美國已經翻盤了。半個月過去了,橫空出世而后愈演愈烈的中美關稅戰(zhàn)開始形勢緩和,雖然尚未真正落下帷幕。暫且不論特朗普是不是故意做局假裝試探,單單看美國讓步的表態(tài),就已經足夠說明一定問題。
比如我國占據上風有利位置;比如美國手里只有關稅大棒;比如特朗普團隊太過草包。
據媒體報道,特朗普在本月23日的時候表態(tài),稱:“145%的關稅稅率確實有些高,但不會將至零”。
從特朗普的表態(tài)當中不難發(fā)現,特朗普仍然沒有放棄揮舞關稅大棒的可能性。
盡管美國表現出了些許妥協、讓步之意,但中美關稅戰(zhàn)仍未結束,降低關稅幅度只是為了推動中美兩國走向談判。
可現在已經不是中美談判的最好機會了,因為我國手里還有反制牌沒有打,而美國卻已經暴露出無牌可打的窘境地位。
然而,這也就意味著美國在不斷增重關稅大棒的時候有著很大機會重創(chuàng)我國,讓我國不得不妥協、讓步,而后遭受重大危機。
這是一些分析人士的看法,簡單一點來說,就是美國可以在我國推出反制措施之前就在執(zhí)行上達到滴水不漏的完美程度,讓世界孤立我國很快便從理想變?yōu)楝F實。
眾所周知,特朗普突然加碼對華關稅稅率始于本月7日。
至本月9日時,特朗普還推出了所謂的分級方案:對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
如果愿意主動低頭,站到美國這一邊,還可以爭取到零關稅待遇。
當時的情況是超過70個國家向白宮打去電話,謀求談判之意盡顯。
雖然這是美國放出來的消息,但有國家主動向美國靠攏是肯定的,只是在數量上很可能夸大其詞的突出情形。
我國針對特朗普的突然加碼很快便推出了對等關稅反制政策以及出臺稀土管制政策。
此時的中美關稅戰(zhàn)無疑進入到了愈演愈烈的開端當中,下一步的中美兩國無疑再度加碼。
事實證明,后續(xù)走向發(fā)展完全如此,直到本月中下旬,美國才開始主動減碼。
然而,如果特朗普能夠在我國推出反制措施之前就以雷霆行動的姿態(tài)同那些有意向美國讓步和低頭的國家真正談攏、談妥,那么后續(xù)的情況必然是我國越來越會遭受孤立。
因為美國在快速出擊的情形下聚集了一大批國家,形成了一股對抗舊有世界貿易體系的新勢力。
但當下的結果卻全然不是這個樣子,反而是美國在全面對抗當中逐漸步入下風并公開承認。
這一看法觀點還認為,我國雖然在中美關稅戰(zhàn)里占據上風有利位置,卻算是險勝。
理由是如果不是特朗普團隊是草臺班子,沒有事先做好評估、事中及時調整以及事后抓住時機的話,我國早就比美國更早深陷危機了。
出口導向型特征極為明顯的我國一旦在出口上遭受重創(chuàng),那么即使賣的再便宜也沒有國家愿意買,到那時失去外匯進賬的我國就會淪落到和俄羅斯一個下場。
簡單來說,這一觀點認為中美關稅戰(zhàn)看似是新舊貿易體系規(guī)則之爭,但本質還是互惠互利的程度和有無信譽可言。
如果美國能夠做到一上來就講信譽,而且真正同愿意低頭的國家互利互惠,以此擴大對抗我國的陣營規(guī)模,那么即使我國手中握有再多反制牌也無濟于事。
因為這些國家不和我國玩了,即使是打出反制牌,那也會是拳頭大在棉花上,根本不受力。
應當承認,這一觀點有著合理的部分,但不合理的地方也很多。
比如10%的“最低關稅基準”同樣會損害到其他國家的利益,而這些國家心里對美國未來會不會變卦沒有底,這樣一來,美國就不太可能和那么多國家在很短的時間內達成一致;
比如特朗普性格存在固有缺陷,風風火火的特朗普除去強硬施壓和打打嘴炮外就沒有別的手段了,這是很明顯的軟肋也是我國可以拿捏特朗普的原因所在;
再比如我國也可以選擇主動出擊,去拉攏那些有意站到美國一邊的國家,但最關鍵和重要的不是拉人,而是給對方實實在在的利益,喂對方吃下定心丸。
特朗普做不到這一點,其意圖本來就是減損其他國家利益,增補美國利益。
即使會讓出部分利益給其他國家,但最終的結果還是使得美國維持霸權地位。
這就注定了關稅戰(zhàn)下的美國不管怎么樣吹噓,都不可能做到互惠互利的程度。
言而總之,這些毛病和細節(jié)問題匯聚在一起最終使得當下美國向我國低頭的一幕就此出現,
一如我外交部發(fā)言人所言的那般“關稅戰(zhàn)損人不利己”。
事實上,從來就沒有什么美國翻盤可言,特朗普走到這一步既是咎由自取的必然性結果又是必須要為之前的行為買單付出代價,無法避免。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