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的美國政壇有點亂套了。特朗普剛上臺沒幾個月,支持率就像坐過山車似的往下掉;中東那邊,美國航母跑去搞了個大動作,結果沒撈到啥好處;國內呢,彈劾的呼聲又起來了,連共和黨內部都有人動搖了。這事兒鬧得滿城風雨,大家都在問:特朗普這回還能不能保住總統(tǒng)位子?咱今天就來好好聊聊特朗普這人的前世今生、他眼下面臨的麻煩,還有未來可能會咋樣。
特朗普這家伙,真是個傳奇人物。他全名叫唐納德·約翰·特朗普,1946年6月14日生在紐約皇后區(qū)一個有錢人家。他爹弗雷德·特朗普是個房地產大佬,靠建中產階級住宅發(fā)家,家里條件那是相當不錯。他媽瑪麗·安·麥克勞德是個家庭主婦,來自蘇格蘭移民家庭。特朗普是家里的老四,從小就挺有主意,性格也挺倔。13歲那年,他因為太調皮,被爸媽送到了紐約軍事學院,整整五年,硬是被管得服服帖帖。
1968年,特朗普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畢業(yè),拿了個經濟學學士學位。畢業(yè)后,他沒閑著,直接進了他爹的公司干活。1971年,他正式接手家族生意,把公司改名叫特朗普集團,開始大干一場。他最出名的項目得數(shù)1983年建成的特朗普大廈,這棟58層的摩天大樓坐落在紐約第五大道,成了他商業(yè)帝國的標志。他還跑到新澤西大西洋城搞賭場,1980年代末建了個超級豪華的特朗普泰姬陵賭場酒店。不過,這生意沒干多久,1990年代初經濟不行了,他的賭場背了一堆債,好幾個都破產了。

特朗普的商業(yè)路子不算順。1990年代初,他的公司欠了將近40億美元,差點完蛋。不過他靠著跟銀行談判,加上媒體曝光硬是挺了過來。他還試過搞航空業(yè),1989年買了東方航空的航線,弄了個特朗普航空,結果沒幾年就撐不下去了,1992年賣了。他還買了“美國小姐”和“環(huán)球小姐”選美比賽的版權,2004年開始主持真人秀《學徒》,這節(jié)目火得不行,直接讓他成了美國老百姓眼里的熟臉。

2015年6月16日,特朗普宣布要競選總統(tǒng),代表共和黨上陣。他的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喊得特別響,主打貿易保護、移民改革和減稅。他不走尋常路,直接用社交媒體跟選民聊天,完全繞過了傳統(tǒng)媒體。這招還真管用,吸引了一大堆藍領工人和保守派。2016年11月8日,他把希拉里·克林頓干掉了,當上了美國第45任總統(tǒng)。
特朗普當總統(tǒng)那四年(2017-2021),爭議可沒少過。他推了個《減稅與就業(yè)法案》,把企業(yè)稅率從35%砍到21%,還任命了三位保守派最高法院大法官,直接把司法的天平往右邊拉。他對中國加關稅,重新談了北美自由貿易協(xié)定,改成美墨加協(xié)定。外交上,他退出了伊朗核協(xié)議和《巴黎氣候協(xié)定》,還跟朝鮮的金正恩見了面,挺轟動的。不過,他也有不少麻煩。穆勒調查說他跟俄羅斯有勾結,疫情應對被罵得狗血淋頭。2019年,他因為“通話門”被眾議院彈劾了一次,但參議院沒通過。2020年大選,他輸給了拜登,還不承認結果,說選舉有貓膩,搞得2021年1月6日國會大廈都被人沖了。

就算這樣,特朗普在共和黨里的地位還是很硬。2024年,他又跑出來競選,還真贏了,2025年1月20日第二次當上總統(tǒng),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二個兩屆不連任的總統(tǒng)。上臺后,他繼續(xù)搞貿易保護和強硬移民政策,但沒過多久,麻煩就找上門了。
2025年4月24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CNBC)扔出一份民調,直接把特朗普推上了風口浪尖。這份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跌到了43%,是他2025年1月上任以來的最低點。三個月前,他剛上臺的時候,支持率還有50%呢。這次調查可是下了大功夫,覆蓋了全美50個州,收了1萬多份問卷,數(shù)據(jù)挺靠譜的。結果發(fā)現(xiàn),經濟問題是老百姓最不滿意的地方。
特朗普一上臺就兌現(xiàn)競選承諾,對中國、歐盟、加拿大這些國家使勁加關稅,說是要把制造業(yè)弄回美國。可這政策一出,進口商品價格蹭蹭往上漲,物價跟著飛。美國勞工部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通貨膨脹率竄到了5.2%,這可是過去十年的最高紀錄。超市里牛肉原來每磅10美元,現(xiàn)在漲到13美元多,很多家庭干脆不買牛肉了,改吃雞肉或者豆子。電子產品也貴得離譜,智能手機平均漲了快100美元。社交媒體上,大家都在吐槽:“工資沒見漲,東西這么貴,日子咋過???”
除了經濟,教育和醫(yī)療也讓人頭疼。特朗普政府削減了教育預算,好多地方的老師罷工抗議。移民政策還是老樣子,強硬得不行,被批沒人情味。醫(yī)療改革呢,喊了好幾年口號,實際啥也沒干成。民調里,支持彈劾特朗普的人漲到了52%,這數(shù)字可不低。老百姓的怨氣積攢得越來越多,感覺他這總統(tǒng)當?shù)糜悬c懸了。
與此同時,中東那邊也炸開了鍋。2025年4月15日,美國海軍派出了“卡爾·文森”號和“杜魯門”號兩個航母戰(zhàn)斗群,直奔阿拉伯海,搞了個代號“自由之鷹”的行動。這次是沖著也門胡塞武裝去的,他們老襲擊紅海的商船,美國看不下去了。行動開始后24小時內,50多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zhàn)機出動,扔了一堆精確制導炸彈,把胡塞的武器庫炸了個稀巴爛。據(jù)報道,死了80多人,傷了160個。濃煙滾滾,場面挺慘。
可胡塞也不是吃素的,他們反手用導彈干掉了兩架美國的MQ-9“死神”無人機,每架價值3200萬美元。這仗打得有點尷尬,美國本來想震懾一下,結果沒完全壓住。胡塞的武器來源五花八門,伊朗、俄羅斯都可能插了一手,他們還擅長打游擊,航母的空襲壓根沒法把他們徹底搞定。紅海的商船襲擊照樣時不時發(fā)生,國際貿易還是受影響。
國內反應也不好。反戰(zhàn)抗議一下子起來了,民眾在華盛頓、紐約這些地方游行,喊著“別浪費錢打沒用的仗”。社交媒體上,大家都在問:“花這么多錢,死了這么多人,到底圖啥?”盟友那邊,沙特和阿聯(lián)酋沒啥大動作,國際支持也不夠,美國有點孤立。這場軍事行動非但沒給特朗普加分,反而讓他更被動。
國內的政治風波比中東還熱鬧。2025年4月20日,民主黨在眾議院啟動了對特朗普的第三次彈劾調查,指控他濫用職權,說高關稅政策把經濟搞砸了。聽證會上,經濟學家拿出一堆圖表,通貨膨脹率和失業(yè)率雙雙上升,數(shù)據(jù)擺在那兒,誰都看得明白。民主黨這邊咬死了不放,說特朗普的政策害苦了老百姓,必須下臺。
共和黨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一些溫和派議員開始嘀咕,私下開會商量,擔心這政策會拖累2026年的中期選舉。特朗普急了,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罵彈劾是“政治迫害”,還開了記者會為自己辯護,說自己是為美國好??蛇@回支持者的熱情明顯不如以前,集會的人少了很多。彈劾這事兒能不能成,還得看參議院。共和黨在那兒占55個席位,要定罪得有17個人倒戈,現(xiàn)在看還不確定。
眼下,特朗普真是被三座大山壓著:支持率掉得慘,航母行動沒效果,彈劾還步步緊逼。在白宮,他跟顧問們熬夜開會,有人建議趕緊降關稅,有人說再等等看。最后,他決定對部分消費品減稅,再給制造業(yè)扔點補貼,想把通脹壓一壓。中東那邊,他也改了策略,開始跟相關國家談,想靠外交解決問題。
但這些招管不管用,還得看后續(xù)。經濟學家說,關稅調了也沒那么快見效,中東的事兒更復雜,短期內收拾不下了。國會那邊,彈劾程序還在走,眾議院估計5月底能投完票,參議院夏天開審都有可能。全國各地抗議不斷,大家嚷著要解決經濟問題、停掉海外的仗,黨派之間撕得更厲害了。
不管特朗普這回能不能挺過去,美國現(xiàn)在真是內憂外患。國家需要個能把大家擰成一股繩、找到出路的領導人,不然這亂局還得拖下去。
特朗普這總統(tǒng)當?shù)?,真是讓人捏把汗。他的選擇不光關乎他自己,還牽著美國的未來。你覺得他能熬過這關嗎?美國接下來會咋走?歡迎在評論區(qū)聊聊你的想法!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