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就敢自稱有勢力,這實力也太薄弱了,早晚會被人搞定?!?/p>
曾經(jīng)嘲諷“鱸魚”的他們,沒想到最后會被自己給搞定。
從相聲的新生力量到各自分道揚鑣。
盧鑫和玉浩有著長達十三年的友情與八年的搭檔關系。
可走著走著,他們在這個充滿欲望的世界里竟找不到了真實的自己!

01
九年前,在《笑傲江湖》的舞臺上,盧鑫和張玉浩看起來真是“嫩得可以”,毫無畏懼。
只有兩人的他們,為自己取名“相聲新勢力”,可見他們的雄心壯志不小。
說實在的,他們的實力確實與那份野心旗鼓相當。

這兩位橫空出世的選手,憑借著超凡的實力,真是一路披荊斬棘,最終奪得了冠軍。
那時,他們以“天雷滾滾”的外號登場,真是讓觀眾大開眼界。
這也讓整個相聲圈為之一震,就連郭德綱都表示“非他們不可”。

郭德綱前前后后對兩人發(fā)出了三次“橄欖枝”。
他甚至還承諾,來德云社不需要拜師,只要換個藝名就行。
當時的張玉浩雖然對這個邀請很有興趣,但最終還是決定拒絕了。
就是因為盧鑫想要獨立,想和對方一起開創(chuàng)事業(yè),奮斗出一片天地。
跟他已經(jīng)配合得特別默契的張玉浩,自然會選擇支持自己的兄弟。
就這樣,“相聲新勢力”應運而生了。

盡管屢屢碰壁,郭德綱卻沒有生氣,反而表現(xiàn)得格外大方。
在盧鑫和玉浩的開業(yè)典禮上,他毫不在意姜昆和曹云金的存在。
親自為他們題字掛牌,助推這對新人踏上新的旅程。

從那以后,盧鑫和張玉浩常常出現(xiàn)在各種綜藝節(jié)目上,比如《歡樂喜劇人》。
還屢次站上春晚的舞臺,知名度和人氣直線上升。
他們的演出邀請接連不斷,走到哪兒都座無虛席。
“相聲新勢力”也慢慢壯大起來,在全國好多地方都開了分社。
這也變成了一個能夠跟德云社抗衡的相聲團隊,真是風頭無兩。
可這世上的事可不是總能順風順水,一帆風順的。

02
經(jīng)歷了一段時間的繁榮后,市場慢慢飽和,競爭越來越激烈,整個相聲行業(yè)也進入了寒冬期。
演出次數(shù)減少,觀眾也變得少了,“相聲新勢力”自然也受到影響。
在這個困難的時刻,公司內部的矛盾也漸漸顯現(xiàn)出來。

因為張玉浩在商業(yè)運營方面的經(jīng)驗還不夠豐富。
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把財務和商業(yè)演出分紅等重要事務全權交給了盧鑫來負責。
他則專心致志于相聲的表演和創(chuàng)作。
不過自2022年開始,張玉浩卻察覺到了一些“苗頭”。

那時,他注意到自己在2022到2023年期間的一些演出收入。
還有2024年整年的報酬,一直沒收到。
再說說,張玉浩那時候還碰上了房子的問題,資金鏈快斷了,生活真是困難重重。
可就算這樣,出于對搭檔的信賴和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他依然緊跟著盧鑫到處演出。

不過每次問盧鑫關于報酬的事兒,得到的答復總是不太明確。
“等幾天吧”“再等等”“錢還沒到賬呢”。
經(jīng)歷了幾次失望,張玉浩無可奈何,只好試著搞點副業(yè)。
比如說在網(wǎng)上賣點手工藝品,開個小書館什么的,以便過日子。

2024年初,盧鑫突然要求張玉浩把他手中擁有的18%公司股份轉讓給指定的人。
這一要求讓張玉浩感到不安,聽了專業(yè)人士的建議后,他決定去公司查賬一番。
經(jīng)過一番查探,令人震驚的真相逐漸顯露。

公司的賬目問題不少,多筆商演收入沒有記錄在正常賬目里。
反而是直接進入了盧鑫的個人賬戶,用來還他個人的信用貸款和信用卡欠款。
就連張玉浩都沒察覺,公司名義上竟申請了 50 萬的貸款。
作為股東的張玉浩,不知不覺中也扛上了 18% 的債務,公司賬戶居然還虧了 80 萬。
看到這些確鑿的證據(jù),張玉浩頓時明白,自己在利益分配上已經(jīng)大大吃虧。
長久以來對盧鑫的信任,心里也開始覺得不靠譜了。

除了股權分配和演出費用的結算問題,兩人在公司的發(fā)展路線方面也有了不同的看法。
盧鑫希望能夠擴展公司的業(yè)務范圍,進軍影視、綜藝等多個領域,尋找新的盈利機會。
張玉浩比較喜歡專心把相聲這一塊做好,他覺得只有把相聲做到位,才能讓觀眾認可支持自己。
這些分歧和矛盾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沒能得到妥善處理,反而愈發(fā)累積起來。
讓兩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也為后來的決裂埋下了隱患。

03
2024年11月,這個潛伏已久的矛盾終于徹底暴露出來。
兩人的關系也爆發(fā)了最猛烈的沖突——一場網(wǎng)絡罵戰(zhàn)。
張玉浩在社交網(wǎng)站上猛地宣布和盧鑫決裂,從此兩人勢如水火。
并和相聲演員李丁組建了新組合“兩個捧哏”。
就在大家對兩人突然分道揚鑣覺得驚訝的時候,盧鑫卻選擇了“主動出擊”。

他在粉絲群里先發(fā)制人,爆料說張玉浩每年會辱罵自己父親三次,這種情況已經(jīng)持續(xù)了整整六年。
這個私密又極具沖擊力的指控,立馬引發(fā)了熱議。
在老百姓的眼里,罵別人家長輩可真是個嚴重犯忌的事兒。
特別是在相聲圈,尊重師傅和重視道義可是行內的基本規(guī)矩。
這個消息一出來,輿論立刻轉向了盧鑫,張玉浩一下子就遭到了不少網(wǎng)友的指責和罵聲。
面臨輿論風波,形象跌至谷底。

張玉浩對盧鑫的指責立馬進行了回擊。
他發(fā)布了與盧鑫父親(盧鑫的“干爹”)多年來的聊天記錄。
記錄里全是節(jié)日祝福和紅包的往來。
盧鑫的老爸也曾對張玉浩表示過感謝,兩人之間的關系挺親近的。

這些證據(jù) clearly 顯示,張玉浩對盧鑫的爸爸非常尊重,盧鑫的 “辱父” 指控根本就沒有依據(jù)。
張玉浩還進一步曝出了公司賬目的問題。
盧鑫被指控挪用公款和私自貸款,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公司及其自身的利益。具體來說,他在未經(jīng)過合法程序的情況下,將公司資金挪用于個人用途,造成了財政上的損失。此外,盧鑫還通過私下貸款的方式,增加了公司的負債,導致公司的財務風險加大。這些行為不僅違反了職業(yè)道德,也損害了公司聲譽,長遠來看,將對他的個人信用和職業(yè)生涯產(chǎn)生負面影響。
他把財務賬目的詳細情況公之于眾,試圖揭示事情的真相,旨在恢復自己的名譽。

這些黑料曝光,讓盧鑫面臨了極大的信任危機。
大家都在指責他,真是對他的貪心和自私感到很不滿。
曾經(jīng)備受矚目的“相聲新勢力”組合,如今在網(wǎng)上卻互相撕扯,真讓人感到唏噓。
這讓粉絲們倍感失望,也讓整個相聲圈子感到無奈。


04
如今,盧鑫和張玉浩在經(jīng)過這場激烈的網(wǎng)絡爭吵之后。
他們的職業(yè)生涯和生活都經(jīng)歷了不小的轉變,如今踏上了各自截然不同的發(fā)展道路。
盧鑫在這次風波中真的是名聲掃地,形象跌入谷底。
以前一直支持他的觀眾,現(xiàn)在簡直是躲得遠遠的。
他的演出門票賣得特少,商業(yè)演出邀約也少得可憐。
為了重新找回一些人氣,盧鑫開始嘗試直播,跟觀眾互動,力求打造更好的形象。
可惜的是,他在直播里的一些舉動反而讓人覺得不太舒服,結果招致了更多的負面評價。

在某次直播里,盧鑫點了兩份加了溏心蛋的飯和兩杯飲料,一共花了99.9元。
不禁夸張地感嘆,上海的打工族真是舍得花錢啊。

吃完飯后,他居然做出了匪夷所思的舉動,把杯子里的飲料倒進碗里,跟菜湯一塊兒喝了下去。
他還自得其樂地說阿姨根本不用洗碗,這樣的舉動遭到了網(wǎng)友們的吐槽,認為他是在故意博眼球。
想要塑造一個節(jié)儉的形象,卻是用力過猛,結果讓人覺得厭煩。

網(wǎng)友們還發(fā)現(xiàn),盧鑫早就被限制高消費了。

這無疑讓他的情況更加糟糕,事業(yè)跌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未來也充滿了各種不確定。


相較之下,張玉浩在這次分裂中雖然也受了傷。
不過,他憑借真誠和有力證據(jù),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他與李丁組成的新組合“兩個捧哏”,雖然目前還在適應期。
不過,他們已經(jīng)漸漸引起了觀眾的關注和期待。

為了養(yǎng)家糊口,張玉浩在網(wǎng)上開了個書館,賣手工藝品和書籍啥的。
在直播里,他認真講解著產(chǎn)品,和觀眾真誠地互動。
靠著自己的付出和真心,他慢慢積攢了一些人氣,事業(yè)也迎來了新的轉機。
他的社交平臺上,粉絲們紛紛發(fā)言支持他,留言不斷。
大家都期待他能推出更多精彩的相聲,畢竟這也是他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

江湖漫漫,愿他們都好好照顧自己,未來的人生旅途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和成就。
也希望其他的藝人們能從他們的故事中學到經(jīng)驗,珍惜得來不易的友誼和合作的機會。
一起為大家奉獻更棒的作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