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說呢,提起南寧,大多數(shù)人想到的可能是酸嘢、老友粉或者滿街的綠蔭。但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愛扛著相機在野外蹲守的“打鳥人”,那這座城市絕對能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它藏著一座會呼吸的鳥類博物館。

城市綠洲的生態(tài)密碼

誰能想到,就在青秀山腳下,距離市中心不過半小時車程的地方,竟藏著上百種鳥類的棲息地?這幾年南寧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簡直可以用“肉眼可見”來形容。就拿南湖公園來說吧,去年冬天我在湖邊蹲點,居然撞見了青頭潛鴨——這玩意兒可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數(shù)量比大熊貓還少!當(dāng)時我手抖得差點沒拿穩(wěn)相機,你懂的,那種心跳加速的感覺,可比追星刺激多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了突然想起,南寧還有個挺有意思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南寧市鳥類名錄2022》,這里的鳥類占了廣西全區(qū)的71.3%,全國的三分之一還多。什么概念?相當(dāng)于每飛過三只中國鳥,就有一只可能在南寧安過家。

老法師私藏機位

要說拍鳥的黃金點位,石門公園的觀鳥臺絕對排得上號。記得第一次去時,我還嘀咕著“公園里能有什么稀罕貨”,結(jié)果剛架好三腳架,頭頂就掠過一群紫嘯鶇,那金屬光澤的羽毛在陽光下晃得人眼暈。這里的設(shè)計挺講究,126平方米的木質(zhì)平臺帶欄桿,連移動廁所都給配齊了,生怕驚擾了鳥主子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要說進階版玩法,得往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鉆。去年四月我在那兒守了三天,終于拍到橙腹葉鵯求偶的全過程——雄鳥叼著花瓣轉(zhuǎn)圈的模樣,活脫脫像在跳弗拉門戈。不過得提醒一句,林子里蚊蟲多得能開演唱會,長袖長褲加驅(qū)蚊水才是保命標(biāo)配。

菜鳥入門指南

新手別急著往深山老林沖,青秀湖公園的紅耳鵯就夠練手了。這種頂著“朋克發(fā)型”的小家伙完全不怕人,有時候你離它兩米遠對焦,它還歪著腦袋瞅你鏡頭。不過內(nèi)存卡千萬帶夠,上次我連拍半小時,128G的卡直接爆滿——它們撲棱翅膀的速度可比網(wǎng)紅換裝快多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話說回來,拍鳥這事兒真得講究“佛系”。有回在人民公園電視塔圍墻邊蹲點,本來想拍白胸苦惡鳥,結(jié)果意外逮到鵲鴝洗澡。水花四濺的瞬間,陽光剛好穿過樹葉打在羽毛上,那種光影交錯的美,后期再怎么調(diào)色都復(fù)刻不來。

資深玩家的野性征途

要是覺得市區(qū)不過癮,北海冠頭嶺的“鷹線”絕對能讓你腎上腺素飆升。每年十月中旬,成千上萬的猛禽貼著海平面南遷,黑鳶和蛇雕盤旋的陣仗,簡直像空中版的《動物世界》。不過得趕早占機位,觀鳥宣傳欄前那幾平方米的土坡,天亮前就被老法師們用三腳架圈成了VIP區(q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弄崗這條線更適合春天去。記得在隴亨屯拍藍須夜蜂虎那次,我凌晨四點摸黑上山,結(jié)果被竹葉青蛇嚇得差點滾下山坡。不過當(dāng)晨霧中傳來三寶鳥的鳴叫時,所有狼狽都值了——那抹寶石藍的身影掠過喀斯特峰叢的畫面,至今還是我的電腦壁紙。

與鳥相處的邊界感

有件事必須得說:去年在某個網(wǎng)紅打卡點,親眼看見有人拿面包蟲引誘紅嘴相思鳥擺拍。怎么說呢,這種行為就跟逼著小孩兒穿戲服表演沒兩樣。真正愛鳥的人都知道,保持五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是底線,更別說用閃光燈直射了——鳥類的視網(wǎng)膜可比人類脆弱得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突然想起在龍州上降鄉(xiāng)拍鷹時,當(dāng)?shù)叵驅(qū)Х磸?fù)強調(diào)“看到雛鳥巢穴趕緊撤”。這話在理,前陣子網(wǎng)上不是有攝影師為了拍鳳頭鷹喂食,害得親鳥棄巢的新聞嗎?咱們舉著長焦鏡頭的人,說到底只是自然劇場的觀眾,千萬別入戲太深當(dāng)了反派。

那些意料之外的饋贈

拍鳥這事兒吧,有時候比戀愛還玄學(xué)。有次在隆安龍虎山蹲守半天一無所獲,正郁悶?zāi)兀蝗宦犚婎^頂“咔嚓”一聲——原來是有只松鼠把堅果砸我相機上了。翻看素材時才發(fā)現(xiàn),這段“事故”居然錄下了遠山鳩的求偶聲,那種低沉的“咕咕”聲混著堅果落地的脆響,莫名有種后現(xiàn)代實驗音樂的味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要說最治愈的瞬間,還得數(shù)在南湖公園遇見的那對紅耳鵯夫婦。那天本來暴雨將至,兩只小家伙卻淡定地輪流給雛鳥喂食,雨點砸在樹葉上的噼啪聲,反而襯得這份從容格外動人。收工前雨停了,陽光穿透云層灑在濕漉漉的羽毛上,那畫面讓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生命的光澤”。

裝備之外的必修課

很多新手總盯著鏡頭參數(shù)較勁,其實望遠鏡才是真正的靈魂伴侶。在青秀山蔭生植物園那次,要不是先用8倍鏡鎖定樹冠層晃動的枝葉,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偽裝大師栗頭蜂虎。對了,推薦帶本《中國鳥類野外手冊》當(dāng)“作弊神器”,遇到不認識的鳥種翻兩頁,比查手機快多了。

突然想起個冷知識:南寧觀鳥圈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拍到稀有鳥種絕不公開具體坐標(biāo)。這倒不是藏私,去年紫水雞在某個濕地現(xiàn)身,結(jié)果一周內(nèi)涌來上百人,踩塌了半邊蘆葦蕩。所以說啊,有些美好,注定只能成為少數(shù)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站在石門公園的觀鳥臺上,看著遠處白胸翡翠掠過湖面,突然覺得這座城市挺魔幻的。鋼筋森林與原始雨林在此重疊,寫字樓里的鍵盤聲與叢林間的鳥鳴交織成曲。或許真正的“綠城”魅力,不在于種了多少棵扁桃樹,而在于給了這些長著翅膀的居民,一片隨時可以回家的天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