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行業(yè),“孫儷”兩個字,幾乎是品質(zhì)的代名詞。她所塑造的角色,總能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記。從《甄嬛傳》里在情愛與權謀中成長的甄嬛,到《安家》中野心勃勃、傲骨錚錚的房似錦,她一直在尋找“有意思”的人物和故事。最近在電視劇《蠻好的人生》里,她搖身一變成為39歲的保險從業(yè)者胡曼黎,再次為觀眾帶來驚喜。

這部劇聚焦保險行業(yè),卻不局限于行業(yè)本身,而是講述了中年女性胡曼黎的婚姻與事業(yè)的起伏,她的故事能映照出無數(shù)普通人的生活困境。在采訪中,孫儷分享了她塑造胡曼黎的臺前幕后。
她談到,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憑借身邊眾多保險從業(yè)者親友的經(jīng)歷,對這個行業(yè)進行了許多了解,從保險人維護客戶關系的不易,到保險人為開單付出的諸多“額外努力”,孫儷都能感同身受,這也為她詮釋胡曼黎的行為邏輯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蠻好的人生》劇照
從《安家》到《理想之城》,再到《蠻好的人生》,孫儷眼中的職業(yè)劇不再只是簡單地展現(xiàn)職場生活,而是更多地聚焦人物在社會與生活中的摸爬滾打。胡曼黎這個角色與她之前飾演的職場女性相比,年齡更長、經(jīng)歷更豐富,在面對困境時的選擇也截然不同。
孫儷回憶,在最初看到劇本時,她就被胡曼黎不內(nèi)耗、向前看的人生態(tài)度所打動,她希望通過這個角色,向觀眾傳遞面對挫折的勇氣和積極解決問題的生活態(tài)度,“這整個故事都是胡曼黎如何跟自己自洽的過程,從最初她總是‘向外看’,到轉身開始‘向內(nèi)看’,她越來越平和,越來越知道自己是誰,越來越知道,自己來到這世界上的使命是什么?!?/p>
孫儷接受媒體采訪
【對話】
胡曼黎像我身邊一個朋友或者鄰居
問:在表演之前有沒有跟保險從業(yè)者聊過,從他們身上獲得建議,或者去體驗生活?
孫儷:像《烏云之下》,我會去刑警大隊,拍《安家》的時候,我會去中介公司體驗生活。但這個戲我沒有,只請劇組安排了一次去保險公司的晨會旁聽,因為我覺得我很了解保險人。我小阿姨以前做過保險,我身邊很多朋友做保險,我自己也買保險,我認識很多從業(yè)人員。所以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工作狀態(tài),我很了解。
保險人的工作,不是說就賣給你一份保險。除了保險之外,還要跟你有更多的交流。因為我的保費不只交一年,有時候要五年十年二十年,那這個關系保險人要一直維護好。而且還要想著,除了開這一單,我是不是還能再開第二單、第三單?
所以就像胡曼黎在戲里說的,為了開一單,我都能為客戶去捉奸??蛻羰亲霎嬂鹊?,我還要去了解怎么做藝術品的保養(yǎng)。如果家里有癱瘓老人,我恨不得去給你照顧老人。薛曉舟在戲里很輕蔑地說:那客戶家里馬桶壞了,還要去修馬桶?但如果客戶真讓胡曼黎去修馬桶,那說明他們倆關系很近了,她高興死了。所以保險人開單,要付出很多額外的附加值,才能做成那一單。

《蠻好的人生》劇照

《蠻好的人生》劇照
問:這部戲里面有沒有一些你身邊朋友的故事融入人物細節(jié)中?
孫儷:我覺得胡曼黎她本身已經(jīng)夠豐富了。我們的編劇本來就是上海人,包括我們的制作人,也是文學策劃之一,也提供了很多細節(jié)。所以我們在聊劇本的時候,我覺得我對這個人物已經(jīng)很有感覺了。而且主要是胡曼黎的人生狀態(tài),更像我身邊一個朋友或者鄰居,所以我沒有覺得她離我很遠。她的很多小心思,很多行為,我覺得好像沒有距離感。
這個行業(yè),就像胡曼黎說的,她沒有底薪的,干多少賺多少。所以她知道我的努力決定我這個月的收入。她會非常地為事業(yè)去努力。所以有時候在別人看來,就像為了開單不擇手段,是那種感覺。但你知道嗎?保險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的,像胡曼黎,可能天生有這樣的性格,就是能讓人相信,讓人一下就有親近感,這是一種生活的能力,他們就是能給人提供情緒價值,人家才愿意把錢交給他們。胡曼黎開的第一個800萬的大單子,就是在高速公路下雨天開120碼,陪客戶去捉奸,得到了人家的信任和感謝。這真是一種天賦。
問:談談和董子健(飾演薛曉舟)的合作?
孫儷:我們這個戲里其實原來叫《3928》,胡曼黎39歲,薛曉舟28歲,我們兩個年齡段不同,對生活和工作的態(tài)度也不同。薛曉舟是新興一代的保險從業(yè)人員,他覺得專業(yè)很重要。我是老一代的保險從業(yè)人員,我會覺得人情世故很重要,你要把人心拿下。但后來發(fā)現(xiàn)我們兩個人可以共同合作,可以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我們在各自身上都吸取了一些生活和工作的靈感,互相自洽了,互相平衡了。
我覺得他太適合這個角色了,因為他長得就是那種懵懵懂懂,很可愛,很呆萌的。有時候在戲里我得罵他,我都不好意思。他在我邊上,我老有要保護他的欲望,就那種人生大姐大的狀態(tài)就出來了。然后在戲里他和胡曼黎有合租,經(jīng)常跟我戲里的兒子打打鬧鬧,所以我有時候就會把他當成兒子對待,會感覺我是帶著兩個兒子長大的感覺。
他在戲里的角色,從小原生家庭是缺愛的,爸爸出軌又去世,媽媽成了植物人后來又去世,他生活在一個沒有愛的環(huán)境中,沒有一個人托住他。但胡曼黎能一直托住他,給他提供很多情緒價值,對胡曼黎來講,我只是把他當成了弟弟,就是亦師亦友,像家人那樣的關系。

孫儷與董子健的對手戲 《蠻好的人生》劇照

孫儷與董子健的對手戲 《蠻好的人生》劇照
問:汪俊導演會怎么跟你講戲?
孫儷:他會指出我很多表演上的慣性,就是希望不要看到孫儷,要更多展現(xiàn)胡曼黎。但我跟小董在現(xiàn)場經(jīng)常會笑場,就這個人物的狀態(tài)會感染你,會笑到不行。我們經(jīng)常跟導演說,導演快罵我們,把我們情緒罵下來。但導演有時候也不舍得,也跟我們一塊兒想笑。
導演對很多戲點的把握,讓我挺受益的。他說有時候我反應太快了,我腦子動得比較快。有時候接話太快,會顯得人物太過精明了;有時候稍微節(jié)奏慢一點,那才是人物該有的反應。所以我作為演員,有時候要稍微打破一點表演的固有節(jié)奏。
問:現(xiàn)在有觀眾質(zhì)疑,對于出軌的老公,還需要去挽回嗎?一個女人需要這么委曲求全嗎?
孫儷:那可能是還沒經(jīng)歷過社會的磨煉。其實當你曾經(jīng)擁有過那么多美好,當它破碎時,有時候你會想抓住已遺失的美好,哪怕那只是假象,也希望它繼續(xù)存在。胡曼黎就是不甘心,就是希望能在生活中留住丈夫,人是有生活的慣性的。我們都說不破不立,但那個破碎了又重新生長出自我來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是應該呈現(xiàn)的。
每個人都需要胡曼黎這樣的朋友
問:從《安家》到《理想之城》,再到《蠻好的人生》,你覺得這些年的職業(yè)劇有沒有什么變化?
孫儷:我覺得職業(yè)劇只是它的一個外殼,更多還是講這個人在社會上打拼,在生活中經(jīng)歷的摸爬滾打。我在開機之前就問過導演,我說我們這是職場劇,還是生活劇呢?它二者都有。我們后來就說,它更像是我們身邊發(fā)生的故事,因為我們的生活不可能把工作、生活切割得非常完美,它往往就是交織在一起的。
問:這個角色和你之前扮演過的其他職場女性的不同?
孫儷:年齡都比她們年長,所以她經(jīng)歷的四季和吃過的酸甜苦辣比她們多,那么她的人生選擇也會跟她們不一樣。比如房似錦,包括蘇筱,她們都是一人吃飽全家不愁的狀態(tài),只要自己過好就行。但作為39歲,有家有兒有父母的胡曼黎來講,她沒有那么多選擇了,遇到困境時她沒有那么多時間可以抒發(fā)自己的情緒了,生活不允許。你哭半天,傷心半天,完全影響你搞錢的效率。
所以我覺得胡曼黎最感動我的,也是她一直可以向前看,不內(nèi)耗,而且她永遠有自己的辦法。我在看劇本的時候,我就老想看她對于這件事情會怎么去處理,怎么去解決,她的人生態(tài)度是什么?她的悲傷和開心都特別感染我。
她那場擦獎杯的戲之后,第二天早上起來刮臺風,胡曼黎沉浸在離婚的悲傷中,還在給客戶發(fā)微信,說要注意臺風啊,發(fā)的表情還都是大笑。那種反差感讓我覺得很心酸。然后她來到辦公室,助理說你怎么眼睛腫了,她說水喝多了,接著馬上開始解決工作的問題。整部劇里,她沒有在臥室的床上平躺下一次,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做飯,在拖地,在教育兒子。
我覺得她回歸自己心境的時刻只有幾個瞬間,她也會流幾滴眼淚,那時候才是她自己,但中年人連脆弱的時間都沒有,你沒辦法去關注自己的情緒。

《蠻好的人生》劇照
問:最想通過這個人物傳遞給觀眾什么?
孫儷:面對挫折的勇氣,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什么樣的人生是蠻好的人生?我覺得好不好,取決于你面對事情的態(tài)度。為什么有些事情發(fā)生在有些人身上他能過得去,但有些人就過不去,那就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選擇的道路是很不同的。胡曼黎的態(tài)度是:我要解決問題。她知道情緒是沒有用的,生活給我?guī)砺闊?,沒關系,我一個個去解決它。她絕對不內(nèi)耗,我覺得每個人都需要胡曼黎這樣的朋友。
而且胡曼黎從來不會回避真實的自己,我虛榮,我愛錢,一切都不能影響我搞錢。搞錢對她生活是很重要的,是她生活的底氣。失業(yè)之后,她每天都很焦慮。我看劇本的時候,就說怎么在劇本中,能讓觀眾感受到胡曼黎經(jīng)濟上的緊迫感。我說一定要讓觀眾看到非常明確的數(shù)字,才能讓他們感覺到她生活的緊迫感和壓力。
以前在電視劇里的人物,可能羞于談錢,但現(xiàn)在是為什么不呢?都是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得到的,而且錢真的挺重要的。胡曼黎讓我最喜歡的,就是她永遠不會羞于說出自己的欲望,她很坦誠地面對自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