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人民的名義》中,那個和趙瑞龍談笑風生的劉生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的扮演者李飛,現在居然“接不到戲”,陪著母親在街邊賣魚,短短幾年,他怎么“淪落”到這般地步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近日,演員李飛發(fā)布了一條自己和母親在街邊賣魚的視頻,沒想到爆火,光點贊量就超過了200萬,登頂短視頻平臺熱搜。

視頻中,李飛穿著雨鞋,戴著袖套,賣魚的標配,絲毫看不出明星的影子。有人買魚后,他更是手腳麻利地刮魚鱗、掏內臟,動作熟練得像個老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熒幕上的光鮮演員,到菜市場的魚販,有人說李飛淪落了,有人說他的經歷應驗了那句“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不過他自己倒是看得很淡然。

那么這些年,他到底經歷了什么呢?

從電工到演員,他曾是熒幕上的“硬漢”

從電工到演員,他曾是熒幕上的“硬漢”

1982年李飛出生于江蘇南通,念書時貪玩,成績非常普通,高中沒念完就被父母送去學了電工,后來進入了一家國企工作。

但枯燥的電路板困不住李飛的心,他心底一直有個成為演員的夢想。經過社會的歷練,曾經貪玩的李飛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他白天上班,晚上自學表演和文化課,最終考入了南京藝術學院,而后就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了前線文工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09年,李飛憑借《狙擊生死線》中的醫(yī)生角色嶄露頭角,這個人物形象很飽滿,作為新人,李飛的表演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年,李飛得到了更多表演機會,在《利劍》《特戰(zhàn)先鋒》等影視作品中都有參演。

2011年,李飛在熱播的軍旅題材劇《我是特種兵》中,飾演了夜老虎連連長,隨著這部劇的爆火,李飛也得到了更多關注,許多觀眾記住了這位熒幕硬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17年,經典大劇《人民的名義》爆火,劇中許多戲骨的精湛演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李飛飾演了表面是記者,實則是掮客的劉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飛通過細膩的表演,把劉生這個角色塑造得既神秘又富有洞察力,尤其是一口港式普通話和政治掮客的形象令人難忘,劇中他刊文攻擊沙瑞金,為趙瑞龍制造輿論優(yōu)勢,提前預言侯亮平被查,都說明了這個角色的復雜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時候的李飛戲約一個接著一個,片場、通告連軸轉,他的演藝生涯似乎正走向星光大道。

行業(yè)寒冬和人生轉折

行業(yè)寒冬和人生轉折

然而,娛樂圈的潮水來得快,退得也快。隨著近些年軍旅題材劇熱度下滑,李飛的戲路戲路被“硬漢”標簽困住,即便嘗試都市劇和歷史片也反響平平。2020年后,他的片約從每年五部銳減到一兩部,甚至一度無戲可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這個時候,母親的賣魚攤成為了李飛生活中,除了拍戲的另一條主線,母親每個月都3000多元的退休金,但仍然堅持每天大早上就進貨,風雨無阻擺攤。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飛也曾勸過母親,覺得她年歲大了,退休金也不少,該享享福了,不過母親還是堅持賣魚,說自己早已經習慣了,停下來反倒不舒服。

而且母親說她有自己的目標,那就是——要工作到80歲,給你掙100萬。這是一位母親,最樸素也是最偉大的心愿,就是想讓兒子過得更好一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既然勸不動,那李飛就選擇加入,他套上膠鞋,從此之后賣魚攤成為了他的新舞臺。在母親身邊,李飛負責處理魚的工作,無論是刮魚鱗,還是去內臟,他都做得非常熟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飛把自己的真實生活拍了視頻發(fā)布到網上,沒想到爆火,也讓更多人知道了這位熒幕硬漢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覺得他無戲可拍,淪落到這般地步,李飛也做出了回應。

“很多人覺得我現在沒戲拍了,越混越慘只能賣魚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實李飛并沒有無戲可拍,只是沒有前些年那么多了,他說自己反而越來越喜歡現在的生活狀態(tài),除了忙自己的事業(yè)外,有時間就回家陪陪母親。

就像他自己說的,在外漂泊20多年,經歷了起起伏伏,如今回歸家庭,陪著母親一起賣魚,雖然非常辛苦,每天只有百十塊利潤,但是母親卻依然很開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那一刻,李飛就覺得值得。

結語

結語

今年43歲的李飛,比起熱搜中的那些流量明星,這個身上散發(fā)濃郁魚腥味的男人,更加懂得生活的本色:

名利會褪色,但是母親的笑容、市井的煙火氣和溫情,才是永不NG的人生戲碼。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家對于李飛的選擇有什么看法呢,或者他演過的些角色讓你難忘,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