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觀察者網(wǎng) 劉程輝

“馮德萊恩,有毒”,瑞士德語媒體《世界周刊》(Die Weltwoche)4月26日給出了如此評價。

這家媒體4月26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無論是外交還是內部政策,歐盟高級官員越來越意識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毒性”,她并不具備政治和外交才干,人們希望她能夠辭職。歐盟官員們認為,馮德萊恩的離任能夠解決歐盟不少問題,其中包括與中國的持續(xù)對抗。

報道說,歐盟的對外政策顯然處于危機之中,馮德萊恩正淪為眾矢之的。西面,歐盟與美國爆發(fā)貿易爭端;而在東面,烏克蘭沖突久拖未決,歐盟與俄羅斯的緊張對峙不斷加劇,而且(對俄)制裁本身也是貿易戰(zhàn)的一種形式。

與此同時,歐盟還與中國持續(xù)上演著并不令人振奮的實力較量。

對外政策尚且如此,內部矛盾更是觸目驚心。報道指出,歐盟成員國的內部分歧不斷加深,持續(xù)打壓堅持主權和民主參與權的匈牙利;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脫離了反特朗普陣營,轉而與白宮套近乎。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歐盟癥結就體現(xiàn)在‘上梁’馮德萊恩的身上?!眻蟮缹懙?,當特朗普提出“協(xié)議”,馮德萊恩必會以“拒絕”。在烏克蘭和平進程中,歐盟正自斷臂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會晤

這種困局其實早有先兆:馮德萊恩曾公開插手美國大選,堅定站隊拜登陣營,這種政治越界行為已造成持續(xù)性后果,說明馮德萊恩并不具備外交手腕以及治國理政的風范。

經(jīng)濟層面同樣不容樂觀:自我強化的反特朗普立場顯然無益于解決貿易爭端。更值得警惕的是,歐盟“民主”機制持續(xù)弱化,歐盟外交官甚至公然威脅要剝奪匈牙利的投票權。

人們不會忘記馮德萊恩在疫情期間的暗箱操作:秘密通訊、拒絕公開幕后交易。種種行為持續(xù)侵蝕著歐盟的透明度。

簡言之,歐盟正陷入令人遺憾的糟糕境地。若在正常國家體制下,領導層是否適任必將引發(fā)全民討論。盡管歐盟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國家,但外交界已開始流傳重要信號:越來越多歐盟高級官員認為馮德萊恩是“有毒”的存在,她的辭職或許能解開很多死結。

報道最后稱,歐盟領導層更迭至少能為歐洲政治帶來新機遇,使其在東西方關系上重拾多元開放姿態(tài)。

馮德萊恩去年7月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一職。

早在特朗普上任前,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令歐盟官員們擔憂的是,他們拿不準特朗普愿意與歐洲的哪些人打交道,而馮德萊恩是“首先被排除”的人之一。因為馮德萊恩被認為是一名著名的“對華鷹派”,過去四年與拜登團隊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多個消息來源均質疑她能否會與特朗普關系融洽。

在特朗普急于實現(xiàn)俄烏和談之際,馮德萊恩主導歐盟加大援烏力度,可謂與白宮“唱反調”。

美媒分析認為,歐盟經(jīng)濟正陷入困境、停滯不前,現(xiàn)在最不需要的就是與其兩個最大貿易伙伴陷入爭斗?,F(xiàn)在,一個難題擺在歐盟面前:若對華“冷貿易戰(zhàn)”的同時,陷入對美“熱貿易戰(zhàn)”,歐盟吃得消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講話畫面

4月1日,馮德萊恩曾就關稅政策向美國放狠話,誓言將對美國“對等關稅”實施“強有力的報復”,包括打擊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等服務業(yè)出口,同時歐盟將從“實力地位”出發(fā)與美國談判。

馮德萊恩在15日發(fā)表的德國《時代周報》采訪中表示,“我們所熟悉的西方已不復存在?!碑敱粏柤懊绹桥笥选⒃?jīng)的朋友還是對手時,馮德萊恩承認兩國關系“很復雜”。

在對華關系上,馮德萊恩“兩面性”暴露無遺。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以來,曾多次揮舞人權大棒,干涉中國內政,有著“歐洲最著名對華鷹派”之稱的馮德萊恩對華口風出現(xiàn)變化,她2月呼吁中歐“建設性接觸”,稱雙方“可以達成協(xié)議”“甚至可以擴大雙方貿易和投資關系”。

她也沒有放棄那套“產(chǎn)能過?!钡恼撜{,并稱擔心中美貿易爭端會導致中國商品重新涌向歐洲。

有一些歐盟資深人士認為,馮德萊恩對美強硬表態(tài)虛有其表,畢竟歐洲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選擇有限。還有人稱,馮德萊恩等歐盟官員近期發(fā)表的言論,是為了爭取與特朗普政府達成協(xié)議,同時為了提醒華盛頓,歐洲還有其他選擇。

延伸閱讀

特朗普政府妄圖脅迫歐盟一起"孤立中國" 歐盟表態(tài)

日前有消息稱,美國特朗普政府妄圖以關稅手段脅迫他國限制對華經(jīng)貿合作。據(jù)歐洲新聞網(wǎng)報道,當?shù)貢r間4月22日,歐盟方面回應表示,美歐關稅談判與中歐關系無關,盡管出現(xiàn)了最新事態(tài)發(fā)展,但歐盟對華政策仍將“保持不變”,歐盟不會對華脫鉤。

報道稱,當天被問及相關問題時,歐盟委員會副發(fā)言人阿里安娜·波德斯塔表示,歐盟與美國的談判和與中國的關系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

波德斯塔稱:“我們正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這是雙方之間的談判,雙方正討論如何才能雙贏?!?/p>

“這與我們與中國的關系不同,”波德斯塔強調,盡管出現(xiàn)了最新事態(tài)發(fā)展,但歐盟對華政策仍然“保持不變”,即基于“去風險化,而非脫鉤”的政策。

當被問及中國議題在歐盟與美國的談判中是否“不在考慮范圍內”時,波德斯塔回答稱,對歐盟來說,唯一的紅線是歐盟公民的“安全和福祉”,而“剩下的事情還有待討論”。

另據(jù)美國政治新聞網(wǎng)歐洲版(Politico EU)消息,同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向該網(wǎng)站表示,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顛覆全球市場后,各國已準備好與歐洲“可靠的”貿易伙伴合作。

“在越來越難以預測的全球環(huán)境中,各國正在排隊與我們合作,”馮德萊恩如此告訴Politico EU。據(jù)稱,最近幾周,她與冰島、新西蘭、馬來西亞、菲律賓、加拿大、印度和阿聯(lián)酋的領導人進行了交談,這些國家正在尋找“強大、可靠的合作伙伴”。

馮德萊恩補充道,全球秩序“正在發(fā)生比冷戰(zhàn)結束以來任何時候都更為深刻的變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馮德萊恩近日就美歐談判發(fā)表講話 視頻截圖

據(jù)介紹,所謂“去風險化”,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其首個任期內率先提出的對華戰(zhàn)略。當時,以馮德萊恩為首的歐盟官員主張在貿易和安全問題上對華采取強硬立場,并贏得美國拜登政府的贊揚。中方對此已表明態(tài)度,敦促歐盟遵守自由貿易、公平競爭、開放合作等市場經(jīng)濟的基本準則。

然而,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對全球高舉關稅大棒,歐盟也未能幸免。

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了所謂“對等關稅”,對歐盟稅率為20%。一周后,隨著金融市場崩潰,特朗普在維持10%的基準稅率的基礎上暫停了關稅90天。此外,歐盟還面臨美國25%的鋼鐵、鋁和汽車關稅。

隨后,歐盟加緊與美國展開談判,但時至今日,未取得明顯進展。彭博社日前援引消息稱,歐盟正在擬定一項提案,計劃對部分輸美商品實施出口限制,作為對特朗普挑起大規(guī)模貿易戰(zhàn)的潛在報復手段。

與此同時,馮德萊恩在最近幾周的講話中,對華采取更為合作的語氣。中國與歐盟近來互動頻繁,一連串的高層互訪、一系列“富有建設性”的視頻通話引起關注。有歐盟官員表示,歐盟“不會投入中國的懷抱”,但“如果現(xiàn)在不把我們的市場作為與中國打交道的籌碼,那我們就是傻瓜”。

據(jù)歐盟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2023年,美國是歐盟產(chǎn)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價值5019億歐元),其次是中國(2235億歐元)。同時,中國對歐盟出口的商品份額最大(5162億歐元),其次是美國(3467億歐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政府與歐盟在貿易和安全問題上漸行漸遠后,不少人認為,這將為改善歐盟與中國關系提供一個機會。但截至目前,歐盟對中國的態(tài)度依舊別扭。此前,一些歐盟成員國竟擔憂起了“中國”,聲稱大量中國進口產(chǎn)品將涌入歐盟市場并沖擊歐盟企業(yè)。

近日,據(jù)多家外媒報道,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準備在關稅談判中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其他國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以換取美方關稅豁免。特朗普被問及拉美是否應該與中國“脫鉤”時竟聲稱:“也許,是的,也許他們應該這么做?!?/p>

對此,中國商務部發(fā)言人21日回應指出,近期,美國打著所謂“對等”旗號對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同時又脅迫各方與其開啟所謂“對等關稅”談判。這是打著“對等”的幌子,在經(jīng)貿領域推行霸權政治、實施單邊霸凌。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xié)也得不到尊重。為一己一時私利,以損害別人利益來換取所謂豁免是與虎謀皮,最終只能是兩頭落空,損人不利己。

發(fā)言人稱,中方尊重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其與美方的經(jīng)貿分歧。中方認為,各方在“對等關稅”問題上應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應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應捍衛(wèi)國際經(jīng)貿規(guī)則和多邊貿易體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對等地采取反制措施。中方有決心有能力維護自身權益。

發(fā)言人強調,面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沖擊,誰都無法獨善其身。國際貿易一旦回歸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所有國家都會淪為受害者。中方愿與各方加強團結協(xié)調,攜手應對,共同抵制單邊霸凌行徑,維護自身正當權益,捍衛(wèi)國際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