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wǎng)友在社交平臺發(fā)帖稱,想?yún)⑴c上海博物館的一項活動,可是這個活動參與年齡顯示為18-40歲,自己因年齡不符合要求無法報名成功。上海博物館解釋說,授課教師想在一些特定問題上討論得更深入些,認為更適合青年人來聽。去博物館參加活動也要限制年齡,這股歪風邪氣究竟從何而來?

有人可能會說,活動限制年齡,是不是因為講座更適合年輕人,40歲以上的人不適合參與?根據(jù)新聞報道,這次引發(fā)爭議的活動是一個講座,對,一個學者的講座,講座的名字叫《古埃及人的永恒之路》。各位,請問你看了這個名字,你會認為它更適合年輕人嗎?你會認為超過40歲的人就不適合這個內容嗎?

職場里35歲門檻還沒拆干凈,文化場所又筑起40歲圍墻。年齡大了就那么可恥嗎?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空間,請注意,你是國家財政養(yǎng)活的,具有文化導向意義的地方,你本來應該是打破壁壘、弘揚正向價值的場所,如今卻淪為年齡偏見的“倡導者”。這樣的學者,你或許懂得埃及古文明,但是你不懂現(xiàn)代文明。
想想也挺難過的,人一旦過了40歲,找工作被另眼相看,想去博物館聽一個講座也被拒絕?關于這個事,上海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還嘴硬地表示:“不同的活動可能會面向不一樣的人群,但各個年齡段肯定都有自己對應的活動?!边@樣的考慮,或許有一定道理,但分眾化不等于年齡隔離,真正的文化傳播應基于需求而不是標簽,更不是簡單粗暴地“卡年齡”。
請問上海博物館,你這么做,究竟是在傳達什么價值觀?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是知識分子弄壞的,他們冠冕堂皇談文化,卻一本正經(jīng)做壞事。
說到底,博物館不只是存放文物的倉庫,更是安放城市靈魂的殿堂。當我們用簡單粗暴的年齡禁令解決問題時,你本身就已經(jīng)成了問題,讓人鄙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