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鮮軍隊號稱百萬雄師,長期以來靠著意志力和老舊裝備硬撐門面???024年援俄參戰(zhàn)這場硬仗,像一面鏡子,把朝鮮軍隊的短板照得清清楚楚。
俄烏沖突的現代戰(zhàn)場上,無人機、精確制導武器、信息化作戰(zhàn)成了主角,而朝鮮的傳統打法和過時刻板體系,愣是沒跟上趟。
這次失利,不光是戰(zhàn)場上的傷亡,更讓金正恩意識到,再不搞現代化改革,這百萬大軍怕是要在未來戰(zhàn)爭里徹底沒戲。
援俄參戰(zhàn)的慘痛教訓
2024年10月,朝鮮決定派兵支援俄羅斯,摻和進俄烏沖突這攤渾水。官方說法是加強與俄的戰(zhàn)略合作,順便讓部隊練練手。
據報道,朝鮮一共派了1.2萬名士兵,首批1500人里不乏“風暴軍團”這種精銳。
他們從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陸,11月被扔到庫爾斯克州蘇賈地區(qū),跟俄軍混編作戰(zhàn),目標是幫俄軍擋住烏克蘭的反攻。

結果呢?
沒打幾天就露餡了。朝鮮士兵擅長的是夜襲、近戰(zhàn)這些老套路,帶著AK-47和RPG就上了??涩F代戰(zhàn)爭壓根不是這么玩的。
烏克蘭的無人機滿天飛,熱成像一抓一個準,遠程炮彈跟著就砸過來。朝鮮部隊根本沒招架之力,傷亡數字蹭蹭往上漲。
據統計,11月單周就有上千士兵掛了彩甚至丟了命。俄軍指揮官看不下去了,有些朝鮮單位直接被撤出前線,嫌他們拖后腿。
這仗打得窩囊,主要問題出在哪?一是裝備太老,二是戰(zhàn)術過時,三是壓根不懂信息化作戰(zhàn)。
美西方的衛(wèi)星盯著戰(zhàn)場,烏克蘭的情報和火力配合得滴水不漏,朝鮮這邊卻連個像樣的通信系統都沒有,指揮亂成一團。
俄軍本來指望朝鮮能頂一頂,結果發(fā)現這幫“盟友”成了累贅。這場仗,讓朝鮮軍隊的真實水平暴露無遺,也給平壤敲響了警鐘。
朝鮮軍隊現代化的老大難
朝鮮軍隊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攢出來的。百萬大軍聽著唬人,但細扒一下,從裝備到訓練,再到指揮,全都跟不上現代戰(zhàn)爭的節(jié)奏。

1. 裝備落伍,硬實力不夠
先說裝備,朝鮮的主戰(zhàn)坦克還是T-62和T-72這種上世紀的老貨,火炮大多是牽引式的,射程短、機動性差,連自行火炮都少得可憐。
空軍更慘,主力是米格-21和米格-29,面對現代防空系統基本沒還手之力。海軍也好不到哪去,小型艦艇湊個數,真要遠洋作戰(zhàn),連出海都費勁。
這些東西對付周邊小打小鬧還行,真碰上高科技戰(zhàn)爭,壓根不夠看。
再看信息化裝備,朝鮮幾乎是空白?,F代戰(zhàn)爭靠的是衛(wèi)星、雷達、無人機這些高科技玩意,朝鮮卻連基本的電子對抗能力都沒有。
通信設備老舊,戰(zhàn)場上信號一被干擾,部隊就成了一盤散沙。俄烏沖突里,烏克蘭用無人機和遠程火炮把朝鮮部隊打得找不著北,根子就在這。

2. 訓練陳舊,跟不上時代
朝鮮軍隊的訓練還停留在冷戰(zhàn)時期,強調步兵沖鋒、刺刀見紅、游擊滲透這些傳統套路。士兵苦練體力,能扛能打,但對現代戰(zhàn)爭的關鍵技術一竅不通。
比如無人機,怎么防、怎么打,他們壓根沒練過。電子戰(zhàn)、信息化指揮這些新概念,更是聽都沒聽過。
戰(zhàn)場瞬息萬變,靠人海戰(zhàn)術早就行不通了,可朝鮮的訓練體系還死抱著老辦法不放。
3. 指揮僵化,反應慢半拍
指揮體系是另一個大坑。朝鮮軍隊等級森嚴,下級服從上級,決策全靠頂層拍板。這種模式在和平時期還能湊合,到了戰(zhàn)場上就完蛋了。
現代戰(zhàn)爭節(jié)奏快,要求指揮靈活機動,可朝鮮的軍官反應慢、應變差,基層基本沒自主權。俄烏沖突中,朝鮮部隊經常因為指揮失誤被打得措手不及,俄軍都看不下去了。

4. 信息化短板,睜眼瞎
信息化是現代戰(zhàn)爭的命脈,朝鮮在這塊幾乎是零基礎。他們缺先進的偵察手段,情報全靠人力收集,效率低得可憐。
戰(zhàn)場上,烏克蘭靠衛(wèi)星和無人機實時掌握動態(tài),朝鮮卻像瞎子摸象,連敵人在哪都搞不清。通信系統落后,被干擾后部隊直接失聯,協同作戰(zhàn)更是空話。
這些問題疊一塊,朝鮮軍隊的戰(zhàn)斗力可想而知。援俄這一仗,等于把這些短板全抖出來了,金正恩想裝看不見都不行。
金正恩的改革決心

吃了這么大虧,金正恩坐不住了。
2024年12月,他親自跑去金日成政治大學和姜健綜合軍官學校視察,擺明了要抓軍事改革。
據報道,他要求全面提升軍隊現代化水平,從裝備到訓練,再到指揮體系,都得動大手術。
1. 更新裝備,補硬件短板
金正恩很清楚,裝備不換代,軍隊就是個空架子。他下令優(yōu)先發(fā)展高科技武器,比如無人機、精確制導導彈這些現代戰(zhàn)場的標配。
朝鮮過去搞核武器和洲際導彈,砸了不少錢,現在看來,常規(guī)部隊的裝備也得跟上,不然光有核大棒也沒用。
據傳,朝鮮已經開始跟俄羅斯談技術合作,想引進些先進玩意,起碼別在戰(zhàn)場上老被無人機欺負。
2. 改進訓練,學新打法

訓練方面,金正恩要求軍官學校改課程,把信息化作戰(zhàn)、電子戰(zhàn)這些現代內容加進去。士兵不能光練體力,還得學會操作新裝備、對付無人機。
2024年底,朝鮮軍方開始試點新訓練計劃,重點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想慢慢把部隊從“人?!鞭D向“科技”。
3. 優(yōu)化指揮,提效率
指揮體系也在改。金正恩想打破僵化模式,給基層軍官更多決策權,加快戰(zhàn)場反應速度。
他還計劃建現代化的指揮控制中心,配上新通信設備,起碼別再被敵人一干擾就啞巴了。這步棋不好走,畢竟朝鮮體制太死板,但不改肯定不行。
改革的攔路虎

1. 錢從哪來?
現代化燒錢,朝鮮經濟本來就捉襟見肘。核武器和導彈已經花了大頭,現在還要給常規(guī)部隊換裝備,錢包撐不住。
國際制裁卡得死死的,靠自己攢錢太慢,跟俄羅斯合作又怕被坑。金正恩得想想辦法,不然計劃再好也是白搭。
2. 技術哪弄?

朝鮮工業(yè)底子薄,高科技武器的研發(fā)和生產能力有限。自己造不出來,只能靠進口或合作。
可俄羅斯自己也在打仗,能給多少技術還是個問號。其他國家更別提,誰敢跟朝鮮做這買賣?技術短板不補上,現代化就是空話。
3. 人能不能跟上?
軍隊觀念老舊,士兵和軍官適應新打法需要時間。光換裝備沒用,人不會用等于廢鐵。朝鮮教育水平低,培養(yǎng)技術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金正恩急著改,可底下的人跟不上節(jié)奏,效果肯定打折扣。

4. 體制能不能松綁?
最難的還是體制。朝鮮高度集權,軍隊改革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給基層放權,上面怕失控;推信息化,又得打破保密傳統。
這都是動老底的事,金正恩敢不敢下狠手,誰也不知道。
前景咋樣?
朝鮮軍隊現代化這條路,走得通嗎?不好說。短期看,援俄的教訓逼著金正恩得干點啥,不然軍隊真成擺設。
中期看,靠著俄羅斯的幫忙,裝備和訓練能有點起色,但幅度有限。長期看,除非經濟和技術有大突破,不然百萬朝軍還是很難在現代戰(zhàn)場立足。

現實點講,朝鮮的國力撐不起全面現代化。金正恩可能得挑重點,比如先搞無人機和電子戰(zhàn)這些性價比高的領域,起碼別再被打得那么慘。
可要想追上主流軍事強國,那差距不是十年八年能抹平的。百萬大軍聽著嚇人,真上了戰(zhàn)場,沒科技加持就是活靶子。
援俄這事,像當頭一棒,把朝鮮軍隊的虛實全砸出來了。金正恩不是傻子,知道再不改不行??筛钠饋?,錢、技術、人、體制,哪樣都不好弄。
百萬朝軍要真想在未來戰(zhàn)爭里站住腳,這場現代化改革得玩命干,不然等著他們的,可能就是徹底的邊緣化。
戰(zhàn)場不講情面,朝鮮這次是真看清自己了,就看能不能邁出這關鍵一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