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華表獎上,張譯成功二封影帝,然而在發(fā)表獲獎感言時,他卻突然做出一個讓觀眾震驚的決定:暫時息影!
正值事業(yè)巔峰期的他,為何要突然息影?在短暫休息后,正值“當打之年”的張譯,又該何去何從呢?

華表獎二封影帝
4月27日,中國電影華表獎第二十屆頒獎活動,在山東青島的東方影都大劇院如期舉行。
華表獎不愧是中國內地電影的三大獎,典禮活動現(xiàn)場,數(shù)百位老中青電影人齊聚一堂,共同期待著這次大獎究竟會花落誰家。

本次華表獎,共有20多部國產優(yōu)秀影片參賽,分別奪得優(yōu)秀故事片等11個獎項,競爭相當激烈。
其中,《第二十條》、《流浪地球2》、《三大隊》等10部影片,成功榮獲優(yōu)秀故事片獎。

一家歡喜一家憂,當優(yōu)秀男演員獎獲得者公布時,全場掌聲雷動,恭賀影帝的誕生,而一旁的落選者則顯得有些落寞。
憑借在《三大隊》中的精湛演技,張譯刻畫了一個與罪惡不共戴天、多年堅持追兇的刑偵大隊長,最終他也憑借此角色,成功二封華表獎影帝。

張譯是華表獎有史以來,首位實現(xiàn)“二封影帝”殊榮的演員,早在2023年,他就憑借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征服了華表獎,拿下影帝。
沒想到短短兩年后,張譯居然又站在了這個宏大的舞臺上,不得不令人心生佩服,張譯近幾年真的是佳作不斷,演技越來越爐火純青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晚與張譯共同角逐優(yōu)秀男演員獎的,是年輕的頂流男明星王一博,他在電影《熱烈》中的表演同樣可圈可點。
遺憾的是,在這場新老一代的正面碰撞中,最后還是資深演技派更勝一籌,王一博成了陪跑,從他臉上的神情也能看出些許的落寞。

再看我們的影帝張譯,在揭曉名單環(huán)節(jié),聽到主持人喊自己名字時,臉憋得都快繃不住了,嘴角根本壓不住。
扭頭和旁邊的沈騰對視一眼,看到沈騰眼角都笑出褶子了,張譯也是“徹底破防”,畢竟沈騰這自帶笑點的臉,誰看了能忍住不笑啊。


張譯一邊哈哈大笑,一邊使出“小拳拳捶胸口”,回應了搞怪的沈騰,被“揍了”一拳的沈騰故意捂嘴尖叫,隨時隨地都在搞笑。
小插曲過后,張譯和沈騰相互擁抱致意,可以看到同出黑龍江的兩人關系非常不錯,沈騰也覺得輸給張譯絲毫不冤,畢竟人家才是真正的實力派。

接下來,張譯在全場目光的注視下登臺領獎,本以為他會來一段感人肺腑的獲獎宣言,沒想到短短幾分鐘后,張譯就丟出一枚“重磅炸彈”。
二封影帝卻突然息影
走上頒獎臺后,張譯一手拿著華表獎杯,一手端著榮譽證書,西裝筆挺的他意氣風發(fā),已經頗具“老藝術家”風范。
在獲獎感言中,張譯說自己根本沒想到能獲獎,不少人覺得應該是在謙虛,要么就是在“凡爾賽”,畢竟剛剛跟沈騰坐一塊兒時,臉上的笑都快憋不住了。

接下來,就是一段老生常談的獲獎感言,“吧啦吧啦”自己非常榮幸啦,感謝華表獎各位評委,還有所有粉絲的支持等等。
然而,等到獲獎感言快說完時,張譯卻突然話鋒一轉,說了一句令人非常震驚的一段話:“我決定息影一段時間!”

語畢,全場嘩然,在場的幾百位演員都在驚嘆和討論,剛剛二封影帝的張譯,為什么要這樣做。
張譯宣布“息影”一事,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大家都不理解他為何毫無征兆就突然退出了。

要知道,張譯今年才47歲,可以說正值“當打之年”,現(xiàn)在他的演技爐火純青,人脈和名氣雙全,怎么看都是事業(yè)巔峰期,選擇在這時候暫退演藝事業(yè),會不會不太合適。
在后臺采訪中,張譯給出了解釋:“前幾年集中上映了一批作品,我覺得有點太密了,所以故意讓自己停下來。不說具體時間了,我還沒有特別滿意的時候,希望繼續(xù)再停一停?!?/p>
聽到這個原因后,很多人都表示可以理解,畢竟這些年張譯實在太“拼”了。
一直以來,張譯都沒有緋聞、沒有代言,除了出演電影和電視劇,你幾乎不會在綜藝等其他節(jié)目上見到他。

如果感覺到疲憊勞累的話,暫停下來好好調整,也是為了向下一個高峰進發(fā)。
當被媒體問及息影后會作何打算時,張譯繼續(xù)回答說:“我想陪陪我的貓,去大街上逛逛,安安靜靜的。”

“我覺得演員得扎根生活,不然就是紙上談兵,這是我特別害怕的一件事......很感謝今天這份鼓勵,它像是我和觀眾的一份契約,拿了這個獎,不好好去生活,不好好演戲,會對不起觀眾,對不起自己,生活也會拋棄我,所以我希望自己多沉淀一下?!?/p>
目前的張譯,不僅實現(xiàn)了華表獎二封影帝,還在2021年的電影《懸崖之上》,成功包攬了金雞獎和百花獎。
作為坐擁中國電影三大獎“大滿貫”的全料影帝,張譯就算現(xiàn)在徹底退影,他獲得的榮譽也足夠他傲視群雄、名留青史了。

然而,我們的影帝先生表現(xiàn)得仍舊低調又謙虛,其實張譯這種務實認真的性格,也和他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
黑土地長出的“金元寶”
1978年2月17日,張譯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父母都是學校老師,在那個年代收入比較微薄,家庭條件很一般。

在張譯的記憶中,小時候他和父母一起住在哈爾濱的老廠區(qū),廠區(qū)里有個大喇叭,每天準時播放《新聞聯(lián)播》。
每天整條街道上,都回蕩著播音員的聲音,那是小張譯印象里很親切、很喜歡聽的一種聲音,也讓他有了一個播音夢。

然而,張譯的兩次播音升學之旅,全都不太順利:
第一次考北京廣播學院,張譯一舉奪魁考了第一,卻因高二生不能參加高考,與廣院失之交臂;
第二次,高三的張譯信心滿滿,高考志愿上只填了北京廣播學院一個名字,最后卻發(fā)揮失常只考了第三,而那一年的廣院只招兩名學生,他再次落榜了。

最終,主播夢破碎的張譯,幾經輾轉后來到了北京,打算嘗試走一走演藝路,結果同樣非常不順利。
報考中戲,老師嫌他長相普通,報考軍藝,又被軍藝老師嫌棄身板單薄,最后張藝只好進了北京軍區(qū)的戰(zhàn)友話劇團。

只可惜在這里,張譯的地位依舊尷尬,那時隊里有個最丑排名表,張譯榮獲“三丑之一”的稱號,甚至還被人起了個“驢臉”的綽號。
在話劇團里,張譯基本處于沒戲可演的情況,好不容易等到了話劇版《士兵突擊》,卻也只被安排了一個袁郎的B角,也就是替補,只有主演生病他才有機會上場。

張譯為此興奮了很久,他把《士兵突擊》研究了一個透,只可惜直到最后,整部話劇的演員也沒有一個生病,張譯還是沒能獲得登臺表演的機會。
但是,張譯卻沒有因此氣餒,依舊堅持打磨演技,并在最后靠著對《士兵突擊》的熟悉,成功打破了枷鎖。

2005年,電視劇版的《士兵突擊》開拍,張譯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就給導演康洪雷寫了封自薦信。
在這封名為《我的請戰(zhàn)書》的信中,張譯真情實意地毛遂自薦,講了自己對該劇本的熟悉,和出演此劇的優(yōu)勢,終于是打動了導演,并為自己爭取到了“史今班長”一角。

正是憑借這一角色,以及在劇中的感人演技,尤其是最后的那場哭戲,張譯成功讓觀眾記住了他的名字。
在度過了坎坷的起步階段后,張譯的演繹很快就走上了正軌。

正如他演得那部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一樣,擁有踏實認真態(tài)度的張譯,不斷提升自己的演技,最后終于成功“一飛沖天”。
近幾年來,張譯飾演的各種角色,堪稱是拿獎拿到手軟,很多時候他的感人演技,看哭了不少觀眾。

張譯幾乎已經成了“好劇”的代言詞,只要有他出演,那么這部片就不會太差。這個黑土地成長的演員,證明了那句老話:“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
尾聲:
然而時光飛逝,暮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這塊金元寶,其實早已兩鬢斑白,頭發(fā)白了不少了,歲月和時光在他臉上留下了濃重的印記。

這或許就是張譯選擇暫時息影的原因吧,畢竟這位純粹的演藝人,這些年來一直都在奮斗,也是時候該休息一會兒了。
在此,希望張譯好好調整,早日重新復出,這樣才能再為我們奉獻他精妙絕倫的演技,期待張譯的下一部作品能盡快上映!
信息來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