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聽“要留心眼”,就覺得這是小心眼,是不厚道,是挑事兒。

但現(xiàn)實就是——人心隔肚皮,哪怕親家關(guān)系再好,也要留點余地。

尤其是有兒子的家庭,更要懂得這一點。

不是你不相信人,而是你得保護好自己的基本盤,防住后路的那些“變數(shù)”。

在這個越來越現(xiàn)實的社會里,只有留三分心眼,你才能保住三分體面。

否則,掏心掏肺換來的,往往不是感激,而是一地雞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別把財產(chǎn)毫無保留地交出去。

很多婆婆一聽兒子結(jié)婚,就開始操辦大事:房子名字寫倆人的,車子也是出一大半,連裝修的錢都自己墊了。

心想:“反正都是一家人,給兒子就是給小兩口。”

結(jié)果幾年后吵架、冷戰(zhàn)、離婚,那邊人提起財產(chǎn)分割,眼都不眨一下。你再后悔,也來不及了。

我認識的一個阿姨,家里全款買了套婚房,直接寫了兒子和兒媳的名字。

當時覺得親家人挺厚道,兒媳也懂事,結(jié)果幾年后吵了個翻天覆地,最后那房子一分為二,凈身出戶的成了她兒子。

說白了,親家再好,也是“親家”。不是你兒子的人,不會替你打算。

你要是傻傻地大方,最后吃虧的,是你自己。

做父母的,得有底線。有錢出一半就行,名字寫誰,怎么寫,得留個心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別輕信親家的“人設(shè)”。

有些親家初見時,客客氣氣、熱情周到,恨不得天天問寒問暖,嘴上說得比唱得還好聽。

可千萬別以為那就是他們的“真性情”。

人跟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不是在喜酒席上建立的,而是在日后各種雞毛蒜皮中磨出來的。

我有個朋友,他媽剛開始對親家特別滿意,說“女方家人特別厚道,講話有分寸,待人真誠”。

可等孩子生了、帶娃的問題一出來,親家立馬換了臉——這也不行,那也不管,照顧半天落不到一點好,甚至背后還嘀咕“他們家不出力”。

你說你要是沒有一點防備,那不就是白白受氣?

親家之間的感情,是相處出來的,不是靠一頓飯、幾句好話決定的。

該尊重的尊重,但也別盲目推心置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別把“共同的孫子”看成感情紐帶。

很多人覺得,有了孫子,親家就是親人了。你一半,我一半,一家親。

說得真好聽,但現(xiàn)實不是這樣的。

孫子是大家都愛的沒錯,但親家之間并不會因為一個孩子,立刻變得無話不談、利益一致。

反而有時候,孫子成了爭搶、對比的焦點。誰帶得多?誰出得多?誰教得好?動不動就能吵起來。

我樓下那對親家,之前因為孫子誰來帶的問題,鬧得不可開交。

一個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該帶,另一個說你帶得不如我專業(yè),最后干脆各自把責任甩鍋,孩子夾在中間受罪。

說到底,孩子再可愛,也不能成為情感的“擔?!?。

你對孫子的好,是你的心意,不是你要求親家對你報恩的籌碼。

親情是親情,邊界也要清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讓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里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