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經標注文獻及截圖,請知悉。
特朗普上臺后,就不斷打壓中國。而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其實也不是從特朗普開始的,只不過特朗普放大了這一點。
那美國為什么要打壓中國呢?英國著名學者馬丁·雅克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一語道破問題所在。
美國之所以不厭其煩的打壓中國,就是以為中國犯了兩個“原罪”。
馬丁·雅克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新中國成立之后,美西方為首的國家就對中國進行封鎖,試圖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
但中國人民一直保持著不屈不撓、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tài),讓美西方的圖謀最終破產。
1978年,我國開始推進全國各經濟領域的改革。在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綜合實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中國的改革開放,也引起了美西方的高度關注。中國人口眾多,市場大。美西方都想借著這個風口向中國傾銷商品。
一些外企看到中國勞動力豐富后,也開始將工廠轉移到中國。

在美西方的設想中,中國是他們中低端廉價商品的輸入地。美西方只需要對高端商品制造保持壟斷,就可以一直吃中國的紅利。簡單來說,美西方希望中國一直都成為制造大國。
但我們也有選擇發(fā)展的權利,中低端廉價商品的制造慢慢的也無法滿足國人。我們也開始嘗試著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chuàng)造”
在無數國人的努力下,我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中國的成功,也引起了美國的不滿。
在美國看來,中國沒有按照美國原定設計的路線進行發(fā)展,讓美國曾經保持的優(yōu)勢蕩然無存。
當時我們保守的預測中國將在2050年的時候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在2010年的時候,中國就超越了日本,提前40年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而隨著中國創(chuàng)造的不斷發(fā)展,我們也迅速搶占了美國的市場,讓美國成為中國高中低端產品的傾銷地,中美也因此產生了巨大的貿易順差。
平心而論,中國的高中低端商品在美國賣的好。也是因為我們的產品物美價廉,這才迅速搶占了美國市場。
從這個時候開始,中美的身份也發(fā)生了轉變中國不再給美國提供中低端商品市場相反,美國開始成為中國商品的傾銷市場。
在一些美國人眼中,中國沒有按照美國預期發(fā)展就是“原罪”,所以出現了美國政府不斷向中國施壓的場面。

美國人認為中國犯下的第二個“原罪”,就是中國的崛起讓美國的霸權旁落。
蘇聯解體后,美國就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在沒有人肘掣之后,美國開始放飛自我,在全世界各地動用霸權。
一旦有國家反抗或者不服氣的話,美國要么經濟制裁,要么就是武力威脅。
但隨著中國的崛起,世界多極化的發(fā)展,美國“一言堂”的時代徹底過去了。過去面對美國的脅迫時,大多數國家都選擇委曲求全。
但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對美國說不。中國一直都是勇敢對美國霸權說不的國家。中國的反抗,也激起了其他國家的覺醒,不愿意再被美國驅使。

像特朗普實施“對等關稅”政策的時候,就是中國率先進行了反擊。之后,特朗普就對還未采取報復的國家暫緩90天關稅。
特朗普暫緩還未采取報復國家的關稅,也是為了抽出精力來針對中國。在特朗普不斷加征關稅的背景下,中美兩國的關稅早已經突破了100%。
打即便如此,中國依舊沒有選擇妥協,而是一直硬剛到底。與此同時,中國還向全世界喊話“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得不到尊重”。
美國的霸權,就是欺軟怕硬。如果選擇妥協的話,美國會變本加厲;但如果一開始就說不的話,美國就騎虎難下了。

在中國的帶頭下,許多國家也開始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系,也開始紛紛加入到反霸權的隊伍當中。
前不久召開的“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對國際關系的沖擊”的非正式會議上,就有來自全世界各地80多個國家參加。
這說明越來越多國家對美國霸權感到不滿,同時也表明中國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越來越大。
因此美國害怕了,開始埋怨中國的崛起“導致”美國的霸權旁落。
美國應該放下偏見和傲慢

英國學者總結的兩個“原罪”,也讓我們看到了美國沒有擔當的一面。首先,中國有選擇自主發(fā)展的權利。我們所做的一切,也是希望國人能夠過上更好的日子,生活水平更高;其次,中國從來都不追求霸權。美國霸權旁落并不是中國崛起而導致的,而是“天下苦美久矣”。
但美國不愿意正視這個問題,所以將所有原因都歸咎在中國身上,然后對中國進行打壓。
但在打壓的過程中我們也都看到了,美國并沒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是自己先撐不住了。
如果沒有一直保持著傲慢與偏見,不能正視中國的崛起,那美國遲早有一天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參考資料:
馬丁·雅克:對華關系,西方犯下一個巨大的歷史性錯誤 《觀察者網》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