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破防了!
當全網(wǎng)還在羨慕江浙滬獨生女背著愛馬仕喝下午茶時,東北老鐵們已經(jīng)默默把閨女寵成了頂配人類樣本。

為啥哈爾濱酸菜鍋里的獨生女,能打敗黃浦江邊的白富美,成為全網(wǎng)最想投胎的模板呢?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物質界的“東北暴擊”
在沈陽中街的商場里,你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穿著軍大衣的老爸,正對著手機視頻里的閨女喊:
“貂要白金的還是紫標的?爸給你整兩件換著穿!”這不是段子,而是東北獨生女的日常。
哈爾濱姑娘的18歲生日一般收到的都是價值不菲的白貂,姑娘的媽媽還輕飄飄甩出一句:“東北姑娘出門沒貂,就像戰(zhàn)士上戰(zhàn)場不帶槍?!?/p>
其實這種對女兒的頂配式養(yǎng)育,在東北早就不局限在穿戴。
大連的咖啡店老板張悅(化名),當初辭掉北京工作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時,她爸二話不說轉了20萬。
“閨女,賠了就當爸請你喝咖啡了?!边@話讓多少在外漂泊的年輕人酸成檸檬精。
而哈爾濱的林然每次回家,總能看到老爸提前半小時在小區(qū)門口轉悠,見到她第一句準是:
“你媽在家燉酸菜呢?!憋堊郎蠜]有催婚轟炸,只有“錢不夠就說”的碎碎念。

沈陽老劉家的女兒結婚前,老劉偷偷在隔壁小區(qū)買了套房:“將來吵架了,別讓婆家看見你哭?!?/p>
這操作直接把女兒是招商銀行的陳舊觀念碾成渣。用沈陽大姨的話說:“咱東北姑娘結婚,帶的是退路,不是嫁妝。”
所以,江浙滬的胎動了嗎?打算回投東北了嗎?
其實不難看出,網(wǎng)友們對東北的好感無非就是東北的女兒要比其他地方的女兒地位高一些,這其實和東北的歷史也有一些關系。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1953年,東北老工業(yè)基地轟鳴的機床聲里,男女工人戴著同款狗皮帽并肩工作。
這段歷史在東北基因里就刻下了平等:大慶油田的女鉆工能掄起18斤的管鉗,鞍鋼的女技術員敢和男同事掰手腕。

這種能頂半邊天的底氣,讓東北父母打心里覺得,生閨女怎么了?照樣能當工程師!
另外,東北90%是山東、河北移民的后代,這些闖關東的先輩們,早把重男輕女的包袱扔在了山海關。
還有1998年國企改制那時候,挑起社會重擔的都是女性。
女性有多么美好?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戈登說過,不管你給予了女人什么,你都會得到更大的回報。
例如,你給她一個精子,她給你一個孩子;你給她一個房子,她給你一個家;你給她一個微笑,她會把整顆心都給你。
電視劇《黃石》里的老約翰在為農場聘請牛仔的時候,有一個女人叫Avery,來應聘,老約翰毫不猶豫收下她了。

家里人很迷惑,因為他們覺得女人在力量方面太懸殊了,不能勝任牛仔這份工作。
沒想到老約翰說,這個女人,你付給她和其他男人同樣的薪水,但你的牛棚里永遠都是干凈的,牛仔宿舍也是,還會多一些生活氣息。
男的牛仔之間也會有競爭力,這一切對農場來說都是昂貴的附加值,根本不是那些薪水能買到的。
以上這些都說明,女性本身是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的,但目前社會的重點都把女人的這些特質當成了理所當然,理所當然帶來的后果就是價值缺失。
所以女人會開始找尋那些認同女人價值的地方,東北就是這樣的地方,最明顯的一點就是;

江浙滬家里的獨生女依然要承受來自家長的催婚壓力,而東北在這方面開明得多,上面我們也有提到的例子。
對女性價值的探索往往是在經(jīng)濟下行階段
曾經(jīng)有一項調查研究顯示,經(jīng)濟下行階段,雄性(男性)會經(jīng)常和雄性(男性)一起玩;
而在經(jīng)濟上行階段,雄性(男性)才會經(jīng)常和雌性(女性)待在一起。
正因為經(jīng)濟下行,面臨生存危機,就好比遠古時代在饑餓的時候,男人要聚集起來一起狩獵,自然就沒有和女性交流的時間。
他都不和女性交流,他能知道女性心里面想什么嗎?能知道女性的價值嗎?

經(jīng)濟上行的時候,沒有生存危機,男人和女人的關系就比較好,是和諧的,是共生的,大家有事都可以商量解決,男女之間沒有那么多尖銳的矛盾。
我們把范圍擴大一些,就會發(fā)現(xiàn),自疫情以來,我國的經(jīng)濟乃至全世界的經(jīng)濟都受到了波及,那么在這段時間,女人的價值也是否逐漸被發(fā)現(xiàn)了?
經(jīng)濟下行=男人的危機=女人的自我覺醒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24年諾貝獎把文學獎頒發(fā)給了描寫女性困境的《素食者》。
所以,想想看東北的經(jīng)濟和東北的女人地位一直都很高,是不是和經(jīng)濟有關?
-The End - 作者-李眉 圖片源自網(wǎng)絡,侵權請聯(lián)系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