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處理事務時展現出明顯的“欺軟怕硬”特質,其行事邏輯深受商業(yè)思維主導。
盡管在對外政策層面常常表現出強硬姿態(tài),但一旦遭遇實力強勁的對手,便會選擇妥協退讓。

由此推斷,在可預見的未來,特朗普極有可能主動尋求與中國進行談判。
01
目前,種種跡象已充分印證了這一判斷。特朗普一改往日強硬立場,公開表態(tài)不僅不會繼續(xù)提高對華關稅,還計劃大幅下調,并強調中國將會對最終的稅率感到滿意。
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長也出面進行協調,明確指出持續(xù)的關稅爭端對中美雙方均無益處,主張雙方應通過談判來解決分歧。
美國態(tài)度的這一180度大轉變,極大地緩解了全球金融市場的緊張情緒。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特朗普突然“認慫”?深入剖析其當前處境,用“四面楚歌”來形容恰如其分。
盡管特朗普長期身處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對此類局面或許已習以為常,但他也清楚地認識到,在當前形勢下必須及時調整策略。
高關稅政策首先對美國企業(yè)的信心造成嚴重沖擊。若不降低關稅,商品價格上漲、企業(yè)收入減少將成為必然趨勢。
相關數據顯示,當前美國企業(yè)首席執(zhí)行官的悲觀情緒已達到與金融危機時期相當的水平,幾乎所有企業(yè)都在下調業(yè)績預期。

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有27%的公司已下調了2025年的業(yè)績預期,多家小企業(yè)更因難以承受壓力,決定聯合起訴特朗普。
美國民眾同樣深受其害。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高關稅政策導致美國民眾衣食住行等生活成本大幅上漲。企業(yè)盈利下滑,民眾消費意愿降低,經濟問題層層傳導。
以加州州長為首,已有11個州發(fā)起集體訴訟,要求法院判定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效,并禁止其今后實施類似的關稅措施。
這些反對聲音致使特朗普的支持率急劇下降,這對其明年11月的中期選舉極為不利。
此外,華爾街對特朗普決策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近期美國股債匯市場出現“三殺”局面,這使得標普等國際評級機構開始考慮下調美國信用評級。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標普下調美國信用評級還是在2011年,當時美股在兩周內大跌近20%。若再次下調,其后果將不堪設想。
正是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特朗普不得不放棄強硬態(tài)度,轉而考慮改善對華關稅政策。
02
事實上,即便特朗普試圖反悔,也為時已晚。特朗普剛拋出“關稅炸彈”時,確實嚇倒了不少國家。但隨著中國帶頭采取強硬反制措施,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以中國的態(tài)度作為行動參考。
例如,日本原本積極與美國談判,如今已表現出不愿輕易讓步的態(tài)度;泰國也提出,若東盟各國聯合起來,在與美國的談判中將更具優(yōu)勢;歐盟更是早已宣布反制措施,歐盟主席近期明確表示,若與美國談判后關稅問題仍得不到解決,歐盟將對美國企業(yè)展開全方位反擊。
而中國方面,此前白宮發(fā)言人宣稱中美貿易談判即將達成協議,隨即遭到中方辟謠,中方明確表示雙方尚未展開談判,更無達成協議一說。
自關稅戰(zhàn)爆發(fā)以來,中國通過拓展進口渠道,從巴西進口大豆和牛肉、從加拿大進口能源,并退還波音飛機訂單等舉措,充分表明了自身立場。
如今急于推動談判的一方顯然是美國,特朗普等待中方主動尋求談判的想法,恐難以實現。
美國迅速轉變態(tài)度,還有一個關鍵因素不容忽視,即美國稀土產業(yè)對中國存在高度依賴。

稀土作為17種元素的統稱,屬于不可再生的戰(zhàn)略資源,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
輕稀土廣泛應用于科技領域,例如每輛特斯拉汽車的制造至少需要3公斤以上稀土,手機、電腦芯片等產品的生產也離不開稀土;重稀土則主要應用于軍工和航空航天領域。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數據,2024年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近70%;在2022-2023年期間,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稀土量占其總進口量的70%。
當前中國對美國實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極有可能嚴重影響美國第六代戰(zhàn)機的研發(fā)進程,以及其他在研主戰(zhàn)裝備的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為應對此類局面,已進行了長達七八年的準備,相比之下,美國顯然尚未做好充分準備。
綜上所述,特朗普“欺軟怕硬”的行事風格決定了,在中國聯合其他國家采取強硬態(tài)度的情況下,其終將選擇妥協。
由此預計,在不久的將來,特朗普將主動尋求談判,這場關稅爭端有望得到相對平穩(wěn)的解決??蓪Υ顺謽酚^態(tài)度,未來事態(tài)發(fā)展值得持續(xù)關注。
朋友們有什么問題,歡迎在評論區(qū)提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