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黃秀琴,今年62歲,初中文化。

年輕時家里窮,念完初中就沒再讀書,早早嫁人。

我們這小縣城窮地方,像我這樣的女人,要么嫁人,要么進(jìn)廠,我選了后者,也選了前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那口子姓馬,比我大三歲,年輕時在鎮(zhèn)上的供銷社工作,后來單位改制,他就提前退休了,日子雖然緊巴巴的,但好歹穩(wěn)定。

我和馬志國結(jié)婚四十年了,一兒一女,全都成家立業(yè)了。

兒子馬文輝在市里開了家汽修店,女兒馬文靜嫁到省城做了全職太太,丈夫是個工程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起來,我們家也算其樂融融,但只有我自己清楚,我在這個家里,其實(shí)一直是個“外人”。

我不是那種吵鬧的女人,我一輩子都拎得清,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

可就算這樣,我還是沒能換來一句“媽,您辛苦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尤其是這幾年,老伴退休后,整天圍著兒孫轉(zhuǎn),三句話不離“我孫子”“我孫女”,而我做飯、洗衣、帶孫子,像個保姆一樣,卻連個好臉都難得見。

那天早上,馬志國一臉喜氣地說:“我兒孫三家十一口都要回來給我過壽,你趕緊去菜市場買菜去,今天可是大日子。”

我聽著心里發(fā)涼,沒說什么,轉(zhuǎn)身進(jìn)屋收拾了幾件衣服, 中午,我就上了高鐵,沒告訴任何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我走了,真的是走了,不是賭氣,不是耍性子,而是徹底死心了。

你問我為什么?那我就慢慢說給你聽。

早些年,我們家窮,馬志國上班,我一個人帶兩個娃,種地、喂豬、做飯,還要照顧他那偏癱的老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時候婆婆天天罵我,說我生不出兒子,后來終于生了個兒子,她卻還是嫌我“命硬”,克死了她小兒子(我小叔子是意外車禍)。

我哭了多少夜,沒人知道。

后來婆婆去世了,日子稍微好過點(diǎn)。

我省吃儉用,把孩子拉扯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老大馬文輝從小調(diào)皮,初中沒讀完就跟著人家學(xué)修車,后來自己開了家鋪?zhàn)印?/p>

結(jié)婚那年,我把攢了十幾年的兩萬塊錢全給了他當(dāng)首付,他媳婦還嫌我“舍不得給”,說她媽給了三萬,問我要不要臉。

我忍了。想著一家人能和和氣氣總是好的。

可后來呢?

孫子出生,兒媳婦一個電話:“媽,你來帶孩子吧,我要上班?!蔽叶挍]說,收拾行李就去了。

整整兩年,我一口熱飯都沒吃上,孩子夜里哭,我一個人抱著哄,白天還得做飯洗衣服。

兒媳婦下班回來,連句“辛苦了”都沒有。

有一次,我發(fā)燒了,躺在沙發(fā)上喘不過氣,兒子回來一看,說:“媽,你別裝了,孩子還等著你喂呢?!蔽夷且豢陶嫦胨溃也皇菋?,是他們的傭人。

我老伴呢?他從來不問我累不累,只會說:“你是當(dāng)媽的,帶孩子是應(yīng)該的。”

我以為女兒會體貼些,可她嫁人后也變了。

馬文靜從小就懂事,學(xué)習(xí)好,人也乖。

嫁到城里后,生活條件好了,倒是沒給我要過錢。

可她一生孩子,又是我去伺候月子。

兩個月里,我早上五點(diǎn)起床做飯,晚上十二點(diǎn)還在洗尿布。

有次我實(shí)在太累,炒菜放多了鹽,她當(dāng)著女婿的面說:“媽,你是不是年紀(jì)大了,做飯都不會做了?”

我當(dāng)時站在廚房里,眼淚一滴滴地掉下來。

我不是不會做飯,是我太累了。

還有小兒子馬文輝,他三番兩次讓我掏錢,說是店里資金周轉(zhuǎn)不開。我拿出我和老伴的退休金給他,老伴還夸他“能干,有出息”,可他連句謝謝都沒有。

我跟馬志國說:“我們得留點(diǎn)錢養(yǎng)老啊?!?/p>

他不耐煩地說:“養(yǎng)兒防老,別小家子氣?!?/p>

可你知道嗎?前年我摔了一跤,躺在醫(yī)院里,兒子只來了十分鐘,還催我:“媽,早點(diǎn)出院吧,我店里忙。”

那一刻,我徹底明白了,我在這個家里,從來沒被當(dāng)成過一個“人”。

老伴的六十大壽,兒女們說要回來吃飯,我原以為他們是來看我。可那天早上,馬志國一臉自豪地說:“我兒孫三代都要回來給我慶生,多有面兒啊。”

我心里“咯噔”一下。

他說的是“他兒孫三代”,沒有“我”。

我問他:“你兒子、你女兒回來,那我呢?我算什么?”

他不耐煩地說:“你就是瞎想事兒,咱是一家人,你別挑事?!?/p>

我沒再說話,默默地收拾了幾件衣服,把存折和身份證放進(jìn)包里,走到大門口,回頭看了一眼那個我住了四十年的家,一點(diǎn)留戀都沒有。

我上了高鐵,去了南方的一個小城市,那里有我初中同學(xué)老吳,他開了家小旅館,聽說我來了,熱情地接我,說:“你以后就在這兒住吧,咱們老同學(xué),互相照應(yīng)?!?/p>

我住了下來,安安靜靜地活著。

每天早晨我去菜市場買菜,中午做點(diǎn)簡單的飯菜,下午在公園里曬太陽,跟幾個老年人下下棋,日子慢慢有了溫度。

我才知道, 人活著,不是為了忍氣吞聲,更不是為了被“需要”才存在。

03

現(xiàn)在的我,雖然一個人住在異鄉(xiāng),但心是輕松的。

我不再為誰起早貪黑,不再為了孩子們的冷眼默默忍受。 原來,一個人活著,是可以為了自己。

老伴后來給我打電話,說孫子孫女都問我去哪了。我笑了笑,說:“我出來散散心?!?/p>

他說:“你太任性了,兒孫都回來給我慶生,你連句生日快樂都沒說?!?/p>

我說:“那是你兒孫,不是我的?!?/p>

他沉默了很久,才說:“你變了?!?/p>

我輕輕回了一句:“我不是變了,是我終于學(xué)會為自己活了?!?/p>

電話那頭,再也沒有聲音。

我知道,他們不會理解我,但我也不需要他們理解了。

這一生,我為別人活了太久,剩下的日子,我只為自己。

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我已經(jīng)不再害怕孤獨(dú)。因?yàn)槲医K于明白, 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有尊嚴(y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