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到頭終有報,始知天道果無親”
為了所謂的“美國夢”,他從上海千里迢迢地跑到了美國,幻想一夜暴富。
孤身在外漂泊了32年,他終于獲得了回國探望親人的大好機會。
不過這場看似圓滿的“探親故事”卻為我們解開了人性的丑惡。

本文信源來自官方媒體 為提升文章可讀性 細節(jié)可能存在潤色 請理智閱讀 僅供參考
他的家人不但沒有對他笑臉相迎,反而是對他說“滾回你的美國!”
這場慘淡收場的鬧劇背后,到底有什么樣的隱情?
而這位上海老人如今又過得怎么樣了?

本文信源來自官方媒體 為提升文章可讀性 細節(jié)可能存在潤色 請理智閱讀 僅供參考
?——【·一個上海人的“美國夢”·】——?
20 世紀 90 年代,國內(nèi)掀起了一股 “出國熱”,在許多人眼中,大洋彼岸的美國,是遍地黃金、機遇無限的樂土。
“美國夢” 的傳說吸引著無數(shù)懷揣憧憬的國人,劉玉生便是其中之一。
劉玉生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擁有上海本地戶口,這即使到了今天也讓人羨慕。

他在工廠擁有穩(wěn)定工作,收入雖不算豐厚,卻也能維持家庭生計。
家中,有小他 10 歲的妻子李鳳英,溫柔賢淑,操持著家中大小事務;還有年幼的女兒,活潑可愛,是家中的開心果。
一家三口,雖不富裕,卻也其樂融融,生活平淡而安穩(wěn),可惜人總是不知足。

劉玉生的哥哥早年去過美國,在他的描述下,美國充滿了機遇與財富,可以說“遍地是黃金”。
在哥哥的影響下,劉玉生的心開始躁動,他厭倦了工廠里日復一日的工作,想著如果去了美國,或許就能一夜暴富。
最終,在 “美國夢” 的蠱惑下,劉玉生狠下心,拋下了深愛的妻女,與哥哥一同踏上了赴美淘金的道路。

一家人唯一一張合影
偷渡出國并非易事,劉玉生和哥哥歷經(jīng)艱辛,躲在擁擠昏暗的船艙,在提心吊膽中跨越重洋,抵達了美國。
可當他們真正踏上這片土地時,才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與想象的天壤之別。
劉玉生語言不通,僅有的工廠工作經(jīng)驗在美國毫無用處,再加上非法身份,根本找不到工作。

他四處碰壁,那些體面的工作,那些一步登天的機遇,根本不可能落在他的身上。
他的哥哥在經(jīng)歷一段時間的碰壁后,果斷選擇回國,可劉玉生卻不愿放棄自己的暴富夢。

他堅信,只要等待美國政府的 “大赦”,獲得合法身份,便能在美國站穩(wěn)腳跟,實現(xiàn)財富自由。
于是,他留在了美國,開啟了漫長而艱辛的等待。

?——【·32年的流浪生涯·】——?
劉玉生等待 “大赦” 的這一等,便是 32 年,這 32 年里他從沒想過回國,更是一次都沒聯(lián)系過家人。
由于沒有合法身份和穩(wěn)定收入,劉玉生只能露宿街頭,紐約的街頭確實很繁華,可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乞討成了他生活的常態(tài),每天他都在沿街乞討,可換來的卻往往只是冷漠的眼神或微薄的施舍。

劉大爺露宿街頭
劉玉生所在的法拉盛地區(qū),亞裔、華裔占比頗高,這里雖有濃厚的華人氛圍,卻也聚集著眾多貧困人群。
在這片異國的土地上,劉玉生艱難地求生,而在國內(nèi)他的一切身份信息和戶口也早已被注銷。
就這樣,32 年時光匆匆流逝,他從一個懷揣夢想的中年男子,變成了風燭殘年、一無所有的老人。

2022 年,75 歲的他在街頭偶遇了美國上海同鄉(xiāng)會的人員,同鄉(xiāng)會成員了解到劉玉生的悲慘遭遇后,心生同情,決定伸出援手。
他們發(fā)起了一場眾籌,他們籌集到了 1.5 萬美元,同鄉(xiāng)會用這筆善款,幫他補辦了證件,并籌備回國的各項事宜。
在眾人的幫助下,劉玉生看到了回家的曙光,他滿心期待著與妻女團聚,幻想著回國安度晚年。

在他心中堅信妻子和女兒會原諒他曾經(jīng)的不辭而別,畢竟這32年里自己早已吃過苦頭了。
雖然32年來他從來沒有承擔過家庭的責任,但劉玉生心中抱著一絲僥幸。
他覺得只要回到上海,面對面與家人溝通,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歸國后的眾叛親離·】——?
當劉玉生回到上海,來到曾經(jīng)的住處時,發(fā)現(xiàn)那里早已拆遷,和從前一點也不一樣了。
他又前往妻子的單位尋找,可妻子早已退休,單位里的人對他也一無所知。
劉玉生,漂泊半生回到家鄉(xiāng),卻發(fā)現(xiàn)自己無處落腳,如同無根之萍。

劉玉生用同鄉(xiāng)會籌集的善款,租了一間狹小的房子,試圖找回妻女,和她們共度余生。
在尋親的過程中,他的侄子看他可憐對他伸出了援手,帶著劉玉生找到了她的妻女。
可妻女的態(tài)度非常冷漠,妻子李鳳英在這 32 年里獨自拉扯女兒長大,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滾回你的美國”!除了這句話,妻子李鳳英什么話也沒留給劉玉生。
女兒和女婿也明確表態(tài),“當他不存在”,拒絕與他有任何溝通。
雖然劉玉生一直解釋,說自己是回來照顧心臟不好的妻子的,但他妻子比他小十歲,還不知道是誰照顧誰呢。

眼看沒人給自己養(yǎng)老,劉玉生又把主意打到了房子身上。
當年,劉玉生在單位到了一套房子,他出國后,這套房子拆遷,李鳳英用拆遷補償款購置了新房。
如今,劉玉生提出,房子有他的一半,要么分一半房子給他,要么將房子賣掉,分一半房款給他。

他的這一要求,徹底激怒了妻女,在妻女看來,劉玉生多年來對家庭不聞不問,現(xiàn)在回來卻要分走一半房產(chǎn),實在是厚顏無恥。
而劉玉生則認為,從法律角度講,房子本來就有他的一半,自己的要求很合理。
事情越鬧越大,引來了很多網(wǎng)友的罵聲,還有人說求愛心人士眾籌再把他送回美國!

劉玉生最終未能挽回妻女的心,也未能如愿分得房產(chǎn)。
政府得知他的情況后,恢復了他的上海戶口,并每月發(fā)放 1 千多元的低保,保障他的基本生活。
在街道和救助站的協(xié)助下,劉玉生入住養(yǎng)老院,在那里度過了他人生最后的時光。

2025 年 2 月 2 日,劉玉生在養(yǎng)老院因病身亡,他的離世,沒有引起太多波瀾,甚至都沒人來為他處理身后事。
他的一生,充滿了波折與遺憾,在追逐 “美國夢” 的過程中,他什么也沒得到,反而眾叛親離。
最終他在孤獨與凄涼中結束了生命,實在令人唏噓!

在那個時代確實有很多人追求所謂的“美國夢”,劉玉生只是他們的縮影。
如今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繁榮富強,不知那些人是否后悔了?
對于劉玉生的故事你又有什么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信息來源:
上海法制報

觀察者網(wǎng)

新華報業(yè)網(wǎng)

極目新聞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