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時間推遲?根據(jù)蘭州飛行情報區(qū)于4月29日上午發(fā)布的航行通告(NOTAMS),神舟十九號的返回時間將推遲一天,預(yù)計于4月30日13時前后降落在東風著陸場。
根據(jù)原定計劃,神舟十九號的著陸時間是在4月29日14時前后。按照全程9小時的返回時間來計算,神舟十九號原計劃應(yīng)該在29日早上5時左右撤離中國空間站。但目前來看,神舟十九號尚未踏上返回地球之旅。

那么,為什么神舟十九號沒能在最初預(yù)定時間返回著陸場呢?
首先,神舟十九號原定的返回時間不是隨便選擇的。神舟十九號遠在數(shù)百公里高的太空中,要瞄準東風著陸場進行降落,就需要等到飛船將要過境著陸場上空才行。根據(jù)中國空間站的確切軌道參數(shù),以及著陸場的具體坐標,就能知道相關(guān)過境信息,從而推測出什么時候適合返回地球。

不過,神舟十九號的返回還需要地面天氣的配合。如果著陸場出現(xiàn)惡劣天氣,比如風沙太大,那么,這會給飛船返回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不利于飛船的著陸和搜救,這樣就不滿足著陸條件。從目前全國大風預(yù)報圖來看,神舟十九號要推遲返回的原因可能與天氣有關(guān)。
航天員的安全大于一切,所以為了確保安全,神舟十九號的返回時間要進行重新調(diào)整。神舟十九號的三位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和王浩澤,將與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陳冬、陳中瑞和王杰,在空間站上多待一些時間。

中國空間站上的物資還是非常充沛,不用擔心6名航天員共同在軌生活問題。在神舟十九號任務(wù)期間,天舟八號貨運飛船給空間站帶來了6噸重的物資補給。另外,神舟二十號也攜帶了一些物資到空間站上。
根據(jù)新發(fā)布的航行通告,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將于4月30日返回地球。新的返回時間測算,也是基于同樣的原理,需要等到飛船將要再次過境東風著陸場上空,當然也要結(jié)合當天的氣象條件。

從新的返回時間來推測,神舟十九號將于4月30日早上4時左右與空間站分離。按照計劃,神舟十九號將會采用5圈快速返回模式。也就是說,飛船將會先繞著地球飛行5圈,然后脫離軌道,再入大氣層返回。從離開空間站到最后著陸,全程耗時預(yù)計9小時。
相比神舟十二號的十幾圈,神舟十九號的返回時間將會大幅縮短15小時。因為每繞地球飛行一圈,飛船就要多耗時90分鐘。要想飛船快速返回,就需要減少飛行圈次。

要想掌握快速返回技術(shù),需要有對飛船在軌飛行的精確控制能力,我們已經(jīng)有了這樣的能力。有了快速返回技術(shù),神舟十九號的返程將變得更加高效,讓航天員能夠更加舒適地回到地球上。
隨著中國空間站時代的到來,中國載人航天發(fā)射次數(shù)越來越多,我們的航天技術(shù)也變得越來越先進,越來越成熟,例如,從神舟十五號開始,我國就突破了黑障區(qū)跟蹤測量技術(shù)。

要知道,神舟飛船以每秒數(shù)公里的速度進入稠密大氣層,就會與空氣發(fā)生劇烈的摩擦作用,釋放出巨大的氣動熱量,產(chǎn)生1500度的超高溫度,導致飛船會被熾熱的等離子體所包裹。此時,飛船將無法與外界進行無線電通信,這就是黑障區(qū)。
多年來,我國科學家不斷研究神舟飛船在黑障區(qū)的雷達反射信號特征,終于實現(xiàn)了通過雷達和光學兩種設(shè)備進行聯(lián)合跟蹤。即便在黑障區(qū)飛行,我們也能實時捕捉到神舟飛船的高清圖像,為飛船的精準測控保駕護航。

雖然神舟十九號推遲返回地球,但我們的心始終與航天員們同在!太空之旅充滿未知與挑戰(zhàn),正是因為有了航天員的勇敢與堅守,才讓中華民族探索宇宙的夢想不斷延伸。期待神舟十九號三位航天員平安歸來,安全著陸!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