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沒有認輸,拒絕停止揮舞關稅大棒就是最好的證明。即使特朗普將對華加征關稅的稅率降低了許多,但又沒有完全降至零,這說明當下的特朗普仍然不準備同我國進入到談判階段當中。
只有美國真的撐不下去了,特朗普才會主動選擇低頭,可這樣的一幕還要一段時間才會出現(xiàn)。
據(jù)媒體報道,特朗普為主動選擇和美國談判的國家開出了不能再買我國制造的商品的限制條件。
也就是要想站到美國這一邊,首先需要做到拒絕購買中國貨,同美國一道削弱我國的制造業(yè)實力。
這無疑再次說明了關稅戰(zhàn)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特朗普的真實意圖是打擊我國的制造業(yè),同時推出一系列政策讓美國制造業(yè)強大起來。
為了做到這一點,特朗普還推出了針對于我國建造和運營的船只征收港口費的限制政策。
如果是美國建造的船舶則可以豁免,不受港口費的限制。
然而,美國石油學會卻對特朗普發(fā)出警告稱:“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美國石油學會給出了三點理由,第一點是美國想要在近幾年建造一艘專門用于營運液化天然氣的運輸船簡直“癡人說夢”,因為美國沒有船廠擁有建造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經(jīng)驗和技術。
也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美國自己都無法建造這樣的LNG運輸船,何談費用豁免?
第二點是目前美國制造的船舶中沒有能夠運輸液化天然氣的船只,這意味著如果是美國自己需要用地,那也會不可避免地被特朗普政府征收港口費。
這可能會重創(chuàng)LNG行業(yè),甚至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處于其他產(chǎn)業(yè)鏈條當中的行業(yè)。
LNG行業(yè)一年可以為美國帶來340億美元的收益,是特朗普推出傳統(tǒng)能源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朗普不能一邊喊著讓美國的能源礦產(chǎn)出口到全世界,一邊又從能源礦產(chǎn)行業(yè)身上割肉;
第三點是我國建造的船只份額實際只占全球LNG運輸船隊的7%,即使算上我國運營的船只份額,也不到30%。
這意味著特朗普推出的征收港口費的限制政策非但不會起到精準打擊我國的明顯作用,還會造成額外的損害,而額外損害將由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共同承擔。
其實從美國石油學會給出來的三點理由當中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特朗普推出來的征收港口費政策過于一刀切了,并沒有看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美國造船能力不及我國的1/200,要想重振造船業(yè)可謂困難重重。
據(jù)美國海軍情報部門估計,中國造船能力已達到美國的232倍,這意味著特朗普的征收港口費政策會影響到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
也就是打擊我國造船業(yè)反而可能會引發(fā)眾怒,取得適得其反的明顯效果。
像集裝箱貨輪運營商ONE的首席執(zhí)行官杰雷米·尼克松就表態(tài)稱:“征收港口費就像在打出曲線球,并非直奔目標,反而在行進軌道上極大傷害了遠洋運輸業(yè)本身和龐大的受眾群體”。
英國特許出口與國際貿(mào)易協(xié)會總干事福吉奧尼也表示:“自美國出臺了關稅政策以來,歐盟地區(qū)的船舶積壓愈發(fā)嚴重,如果再征收港口費,無異于雪上加霜”。
但是特朗普可不會管這么多,反正朝令夕改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
如果效果確實沒有達到預期,那么只需要進行動態(tài)調(diào)整即可。
事實上,特朗普自開打關稅戰(zhàn)以來一直都是如此隨心所欲、肆無忌憚行事。
但不管特朗普怎么作妖,在我國擁有絕對實力的領域面前無疑不會取得太大效果。
中美造船差距相差200倍,完全可以用已然無力回天來形容。
參考資料:
美對中國船只收港口費,中方:強烈不滿、堅決反對!|環(huán)球網(wǎng)
想得挺美!特朗普威脅他國別買中國貨|觀察者網(wǎng)
日媒:美國造船能力不及中國1/200,重振造船業(yè)困難重重|觀察者網(wǎng)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