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認錯:中國的不動便是威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聽風的蠶

(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鳴,請“點贊”以及“轉發(fā)”,以支持繼續(xù)創(chuàng)作,謝謝大家?。?/p>

2025年4月27日,一則出人意料的新聞傳出: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針對中美貿易問題,罕見地自責稱,“目前中美關系的僵局不是中國的錯,而是我的錯?!边@一表態(tài),不僅是他自2025年4月2日發(fā)起新一輪關稅戰(zhàn)后的首次認錯,也是特朗普政治生涯中極其罕見的低頭。

這一細節(jié),絕不是簡單的口誤或情緒化表達。它背后,是特朗普對局勢深刻認知后的主動轉向。而這種轉向,預示著中美貿易戰(zhàn)、乃至全球經濟格局,都可能正在醞釀新的變化。

今天咱們就從多個角度,來剖析特朗普這次低頭的真實動因及影響。

特朗普的認錯,意味著什么?

首先,咱們先看一下特朗普的原話核心內容:

“中國不想再和美國做生意了”

“是我(特朗普)導致了這一局面”

“145%關稅讓任何生意都做不了”

“也許會出現轉機”

這可不是特朗普隨便一說自己錯了就完事了,這意味著態(tài)度上的轉變。

一方面,他承認了自己政策的“負面效果”;另一方面,他釋放了對未來變化的期待。

這背后,至少傳遞出三個重要信號:

一、特朗普意識到極限施壓帶來的副作用遠超預期。

美國企業(yè)的供應鏈受損、農產品出口銳減、消費品價格飆升,已經讓經濟數據開始惡化,繼續(xù)硬碰硬只會自傷更深。

二、特朗普試圖為自己留出回旋空間。

通過認錯,特朗普事實上在為可能的政策調整(比如關稅下調、重啟談判)鋪路,避免未來被批評為“出爾反爾”。

三、特朗普在對內管理危機情緒。

貿易戰(zhàn)升級,導致美國股市大幅波動,商業(yè)界反彈劇烈。認錯,是向國內利益集團釋放“我在控制局面”的安撫信號。

簡言之,這是特朗普政治風格中的典型——不是放棄對抗,而是尋找更有利的下一步動作。

了解特朗普的人都知道,認錯不是他的風格。在長期的商業(yè)生涯和政治生涯中,特朗普一貫奉行的是:強硬、不認錯,一切歸功于自己,所有失敗歸咎他人,通過不斷制造沖突,掌握議題主導權。

即便在2019年第一次中美貿易戰(zhàn)時期,哪怕市場劇烈震蕩,特朗普也極少在公開場合承認錯誤,總是用“我為美國贏得了更多”的邏輯自圓其說。

因此,這次主動認錯,說明他看到了某種無法硬扛的巨大危機。

從商業(yè)談判邏輯看,特朗普深知:如果對方不愿意談,極限施壓反而會變成一場雙輸。

所以,適度示弱,不是投降,而是為了重新搭建談判桌。

用特朗普自己的商業(yè)哲學來說,就是:“要在最壞局面出現前,給自己留一條后路?!?/p>

特朗普在采訪中提到:“有人建議美國與中國徹底脫鉤?!?/p>

這句話,看似隨口一提,實則直指當前中美經濟關系的核心矛盾。

咱來分析一下2025年中美貿易脫鉤的情況。
美國給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定了超高的關稅,這一下子就讓咱們出口的那些大宗商品,像機電產品、紡織品還有基礎化工品這些,數量大幅減少。
美國那邊的農產品,特別是大豆和玉米這些,往中國出口的時候,就讓美國那些農業(yè)州的選民們壓力特別大。
還有美國的高科技產業(yè)鏈為了擺脫對咱們中國的依賴,不得不去到處找別的供應商??墒沁@一時半會兒的,成本一下子就漲得特別厲害。
咱們中國呢,加快了“去美元化”的步伐,還在貿易布局上搞多元化,和東盟、非洲還有拉美這些地方加強合作。
同時呢,也在大力強化咱們國內的大循環(huán)。簡單說,雙方都在調整,但美國受傷更重。

尤其是美國中小企業(yè),他們本身就沒有太多海外布局能力,一旦中國市場斷供,供應鏈崩塌,立刻造成就業(yè)下降和地方經濟衰退。

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GDP增速已經下滑至1.1%,遠低于2024年的2.8%。

而失業(yè)率,則從2024年底的3.7%反彈到4.5%。

特朗普當然知道這一串冷冰冰的數字意味著什么。

如果只看總統個人意愿,特朗普或許還能咬牙死扛。但在現實政治中,沒有人能忽略資本集團和基層選民的力量。

這次貿易戰(zhàn)爆發(fā)以來,反對聲音愈演愈烈。

華爾街多家大行公開呼吁政府重新考慮關稅政策,警告貿易戰(zhàn)可能引發(fā)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

美國制造業(yè)協會警告供應鏈脫鉤可能導致至少300萬個就業(yè)崗位流失,農民聯盟稱貿易戰(zhàn)損失已經超過了政府補貼金額,農場主破產數量創(chuàng)十年新高。

普通消費者日常消費品價格上漲5%-10%,通脹壓力逼得美聯儲進退兩難。

所以,特朗普認錯,是為了保命,不是為了示弱。

特朗普釋放出“或許事情會出現轉機”的信號,意味著未來幾個月,中美關系可能出現以下幾種變化:

一、秘密談判重啟

雙方可能在不對外公開的情況下,重新恢復低調接觸,為達成“低調協議”鋪墊條件。

二、關稅結構微調

特朗普可能逐步降低部分關稅稅率,尤其是針對美國內需依賴大的品類,比如農產品、機電產品。

三、象征性讓步換取選舉話題

特朗普可能在部分非核心領域對中國讓步,比如放寬某些科技出口限制,以換取中國在能源、金融領域的微小開放,并包裝成自己“贏了”的政績。

四、制造新焦點,轉移矛盾

這是特朗普的拿手好戲。如果短期內中美難以真正和解,不排除他通過在其他國際議題(如中東、俄烏、印巴)上大打出手,轉移國內焦點。

所以,認錯并不意味著特朗普要放棄強硬,而是意味著,他準備換一種方式繼續(xù)謀取優(yōu)勢。

而對于中國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等待特朗普態(tài)度變化,而是繼續(xù)穩(wěn)住自己的戰(zhàn)略節(jié)奏,扎實推進內部建設,拓展國際合作,擴大內需市場。

因為只有自身夠強,才不會因為對手的戰(zhàn)術變換而被動跟隨。

未來的中美關系,依然充滿博弈,但主動權,正悄悄從咄咄逼人的特朗普手中,流向更加冷靜、成熟的對手。

(感謝大家的喜歡和贊賞!創(chuàng)作不易,期待大家的點贊、轉發(fā)!感謝大家的支持,聽風的蠶自營烈隱產品已上線,需要的可以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