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 月 22 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發(fā)生了一起恐怖襲擊,之后印度在未掌握確鑿證據的情況下,直接稱是人家巴基斯坦干的。

巴基斯坦為了自證清白,也在國際上喊話調查,但到目前為止五常中只有中國站出來“力挺”巴鐵的喊話。

那么印度為何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不斷對巴基斯坦施壓?中國為何又選擇“力挺”巴基斯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巴邊境局勢緊張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的帕哈爾格姆鎮(zhèn)發(fā)生了一起恐怖襲擊,三名武裝分子向游客開槍,導致26人死亡,另有17人受傷。

這件事的發(fā)生,使得原本關系就緊張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變得更加緊張,在事情發(fā)生之后,印度就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將罪名強加給了巴基斯坦。

按照印度的說法,這次襲擊就是“受到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裝分子”干的,但印度說這話的時候只是上嘴皮碰下嘴皮,根本拿不出任何證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之后印度又宣布暫停執(zhí)行1960年簽署的《印度河用水條約》,而印度河又是巴基斯坦的重要水源,這一操作,說白了就是在掘人家巴基斯坦的根。

之后印度又驅逐了巴基斯坦的外交人員,還封鎖了阿塔里陸路口岸,切斷了兩國之間的重要貿易通道,并且在雙方邊境地區(qū),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軍事部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度的這種種操作,看著就不是奔著解決問題去的,給人的感覺就是想借用這次恐怖襲擊事件,對人家巴基斯坦開戰(zhàn)。

那既然你印度做的了初一,人家巴基斯坦也只能咬牙做十五,面對印度種種針對自己的政策,人家也進行了相應的反制。

先是關閉領空、驅逐印度外交人員,之后又警告印度,要是你敢攻擊,那么就會警告印度巴基斯坦的核反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此之外,印度敢斷人家巴基斯坦的水,那巴基斯坦就敢斷了你印度的氣,這直接造成了印度古吉拉特邦大規(guī)模停電。

除了在經濟和外交上的交鋒外,雙方其實也有交火行為,4月25日到28日,印巴兩國的軍隊在克什米爾地區(qū)的實際控制線一帶多次發(fā)生交火,槍聲炮聲不斷。

尤其是4月28日晚至29日凌晨,雙方的交火力度越來越大,而且兩國都在軍隊上加大了力度進行部署,也就是說這件事如果還不解決,印巴兩國很可能發(fā)生大規(guī)模戰(zhàn)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事態(tài)發(fā)生到這種程度,其實我們也能夠看出來是印度在找事,畢竟啥都沒有調查清楚,就給人家巴基斯坦身上潑臟水,然后將事情鬧大,這種行為屬實有些過火。

在看人家巴基斯坦這邊,則是身正不怕影子斜,直接呼吁國際社會進行中立調查,明確事件真相,還自己一個清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方“力挺”巴鐵

對于這場印巴沖突,以及巴基斯坦在國際上喊話,聯合國五常似乎都有自己的考慮,畢竟印巴沖突可不止這件恐怖襲擊這么簡單,這其中涉及到了很復雜的歷史背景,以及自身的利益。

就拿美國來說,作為當前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就有點和稀泥的意思,表面上自己喊著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克制,認為兩國能自行解決問題,但事發(fā)不到24小時,軍機就開到了印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了美國之外,俄羅斯都沒做什么表態(tài),哪怕自己是印度多年的盟友,兩國之間有著軍事和能源方面的合作,但俄羅斯還是聰明的沒做任何表示。

其實當前俄羅斯說話也應該不頂啥用,畢竟自己還深陷俄烏戰(zhàn)爭這個泥潭當中,雖然最近一直傳出俄烏要和談,但到現在雙方好像也沒談出個四五六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至于英法對于這件事,那更是沒啥表態(tài),哪怕英國曾是印度的殖民母國,可今時不同往日,自己的影響力早不如以前,還是事不關己為好。

而法國這邊也沒啥表態(tài),不過卻宣布向印度出售26架“陣風”戰(zhàn)斗機,可能也是想趁著當前緊張的印巴局勢,從印度身上賺些好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至于中國,與上面四個國家的態(tài)度則完全不一樣,在印巴沖突中,中國站隊非常明顯,那就是堅定支持巴基斯坦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這件事說破大天就是個理字,而印度的做法明顯不占理。

所以在4月2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進行了電話會談,表示中國將始終支持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動,并且對巴基斯坦在反恐斗爭中的決心和努力表示高度認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巴基斯坦這幾天在反恐方面也是收獲頗豐,在其與阿富汗的交界處,擊斃了多個準備潛入巴境的恐怖分子。

說實話中國力挺巴基斯坦,最大的原因還是從國際法和公正的角度出發(fā),因為印度的做法顯然非常不合理。

而且在國際社會上,尊重主權、尊重每個國家的安全利益,是構建和諧國際秩序的基礎,而中國始終強調主權是每個國家的核心利益,任何外部勢力都沒有權利干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中國相信只有通過公正和透明的國際調查,才能還原事件的真相,說白了我們還是在堅持還原事情真相。

莫迪的想法

其實這次恐怖襲擊事件發(fā)生時,莫迪并不在國內,而發(fā)生這件事之后,莫迪也是取消了之前定好的計劃,火速回國。

然后我們就看到了莫迪在這件事上的強硬態(tài)度,不管印度這邊有沒有證據,就是一口咬定這件事是巴基斯坦干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其這么做的原因,說白了還是因為莫迪想要民意,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次恐怖襲擊發(fā)生之后,印度媒體就進行了報道,這間接推動印度國內對恐怖主義的憤怒情緒。

所以現在的印度民眾,也不管兇手到底是誰了,只看當前莫迪政府對這件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那在這種情況下,莫迪再不強硬些,可就失去民心了。

那為了避免這種局面,在這件事上莫迪只能奔著鬧大走,這樣才能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在短期內能夠有效提升政府的支持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莫迪現在在印度國內所面臨的情況,自2019年以來,中印邊境問題愈加緊張,而莫迪在處理這件事時,受到了國內反對黨的批評。

在反對黨看來,莫迪在應對中國時,缺乏果敢,拿印度農民的利益進行妥協(xié),而這套說辭也讓莫迪的支持率出現了下滑。

那如今又出了這件事,莫迪不管是不是巴基斯坦,他都要在國內樹立一個強硬對抗的形象,不然自己的支持率還會下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了這哥哥因素之外,莫迪也想借著這個機會,來逼著巴基斯坦做出某種讓步,同時將中國拉下水,給巴基斯坦在反恐問題上進行一些擔保。

但如今從中國的表態(tài)上看,莫迪的算盤顯然是落空了,因為中國還是秉持著公正、客觀的外交立場,力求根據事實的真相做出決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支持巴基斯坦進行國際調查也是理所應當該,可這無疑打亂了莫迪的計劃,所以未來中印之間的關系可能會變得緊張。

不過雖然中國已經表明態(tài)度,但莫迪政府不一定會配合,畢竟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并不在這次恐怖襲擊上,而是在很多歷史遺留問題上,想要在短時間內化解這個矛盾,顯然難以實現。

信息來源: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發(fā)生恐怖襲擊,至少26人死亡 央視新聞 2025-04-23 王毅同巴外長通電話:希望印巴雙方保持克制 觀察者網 2025-04-27 “巴基斯坦軍隊首次在一天內打死這么多恐怖分子” 環(huán)球時報 2025-04-28 因為這件事 莫迪提前結束訪問回國 新華社 2025-04-24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聲明:內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