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曾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p>
結(jié)婚找對象,強求不得,勉強不來。兩個人能否看對眼,也要看緣分。有些人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找不到對象,只能單著。
但船到橋頭自然直,說不定緣分就在身邊。如果這個人恰好是熟人,更讓人驚喜,也會覺得親上加親。
不過,若兩人的關(guān)系太特別,有些偏離常規(guī),難免會充滿爭議。兩人能否打破世俗偏見:就看是否是真愛。

近日,寧夏一女子嫁41歲喪偶姐夫,外甥激動流淚,大聲喊媽。網(wǎng)友炸鍋,倍覺不可思議:“該不會兩個人早就出軌了吧?”
女子30歲,已經(jīng)奔三了,但年輕時太挑剔,愣是沒找到對象。大姐結(jié)婚早,姐夫有本事,又顧家,讓人倍感羨慕。
她一直想找一個這樣踏實靠譜又有能力的人,奈何天公不作美,她一直單身。年前大姐去世,姐夫一個人拉扯著外甥。
作為小姨,她時不時過去幫忙照看孩子。一來二去,兩人有了情誼,但又覺得不好意思。畢竟雙方身份尷尬,一個是小姨子,一個是姐夫。

這事被丈母娘知道了,丈母娘拍手大笑。她也覺得大女婿踏實肯干,一直對他特別滿意?,F(xiàn)在二女兒單身,兩人就是天作之合。
她第一個舉手同意,還告訴女兒,與其便宜別人,不如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姐夫娶了別的女人,能對你外甥好嗎?你倆結(jié)婚再合適不過!”
丈母娘很開心,一手促成兩個人的婚姻。村民得知后,背后說閑話,嘲諷兩人有違人倫,但閑言碎語依然沒阻擋住兩個相愛的人。
這幾天,兩人辦婚禮,婚禮很盛大,直接把閑言碎語蓋下去了?;槎Y上,女子一頭短發(fā),穿著婚紗,看起來很得意。

新郎穿得也很時尚,白色襯衣加馬甲,又年輕了幾歲。司儀把外甥請上臺,外甥10幾歲了,大方上臺后,激動發(fā)言,令人十分感動:
“今天是我爸爸和我小姨的婚禮,我感謝我的小姨,能嫁入我們這個支離破碎的家!”男孩說罷,深深對小姨鞠了一躬。
新郎看兒子這么懂事,直接笑開花。小姨的表情反而毫無變化,有點過于正經(jīng)。男孩依然很激動,大聲喊了句“媽”,隨后跪下。
小姨神情有所松動,卻沒有任何動作表示。新郎也沒在意,樂呵呵地拉起地上的兒子。視頻曝光,網(wǎng)友徹底炸鍋。

有人不客氣道:“姐姐活著的時候,兩人就有意思了,或者早就出軌了,否則一般人做不到。我哥去世,讓我娶嫂子,我絕不同意,感覺對不起哥!”
也有人質(zhì)疑小姨面對外甥,并非那么親切,反而有些生硬:“孩子喊一聲媽,這個小姨一點都不感動,感覺不冷不熱的,應(yīng)該抱抱才對??!”
還有人調(diào)侃這爸爸太偉大,最終目的拿下。其實女子和姐夫知根知底,兩人能結(jié)婚,也是一種因緣造化。至于猜疑,始終是猜疑,何必再去毀掉一樁婚呢?
況且兩個人,一個單身,一個喪偶,又沒有血緣關(guān)系,孩子也樂見其成,有什么不可以呢?

一分深讀:
愛默生說:“愛情是美好的,可以戰(zhàn)勝一切距離?!?/p>
在愛情面前,無論是年齡,還是身份,抑或是世俗的眼光,都不應(yīng)成為幸福的障礙。只要兩個人敢于選擇彼此,就能贏得屬于自己的幸福。
對女子而言,找對象難,而姐夫單身,又是心儀對象。兩個人知根知底,什么都經(jīng)歷過,自然更懂得彼此珍惜,結(jié)婚也在情理之中。
尤其是對丈母娘而言,小女兒結(jié)婚,既能留住一個好女婿,也能給外孫找一個靠譜的媽,雙方親上加親,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真正的愛情,能跨越一切阻礙。有些無端的猜測和指責(zé),不過是固執(zhí)的觀念在作祟。我們要用包容的心態(tài),看待每個人的選擇,尊重每一份感情。
總之,婚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幸福與否,兩個人自會清楚。只要不違法不傷人,就多一些祝福,生活才多一點渴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