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4月30日報道 香港《亞洲周刊》4月28日刊發(fā)題為《中美信息結構不對稱的嘆息》的文章,作者是邱立本。文章摘編如下:
中美信息結構不對稱,正處于歷史上最嚴峻的時刻。關稅戰(zhàn)和兩國關系緊張之際,知己知彼,最為重要。但美國精英階層對中國的了解,遠遠落后于中國精英階層對美國的了解。
過去30年間,一批批中國留學生遠涉重洋,研習美國最前沿的學問,人才輩出。中國留學生和華裔在美國不同領域表現(xiàn)出眾,但美國來華的留學生卻非常有限,疫情后更是鳳毛麟角。這導致中國的“知美派”越來越多,美國的“知華派”越來越少,這種信息結構不對稱非常不利于兩國關系發(fā)展。
美國政界精英對中國的看法充滿刻板印象。最近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的涉華言論,不僅暴露了他的狂妄自大,更凸顯美國決策層對華無知的危險。特朗普周邊的幾位對華顧問都是意識形態(tài)掛帥,充滿冷戰(zhàn)思維,陷入一種“零和博弈”框架,誤判中國的崛起是對美國的威脅,甚至最后不惜搞砸自由貿(mào)易系統(tǒng),高筑關稅壁壘。
有中國留美精英指出,近年美國民主制度的崩壞源于社交媒體的興起,越來越多厚厚的信息繭房,讓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同溫層和回音壁中,導致很多演藝性強的極端主義抬頭,成為網(wǎng)絡主流,影響千家萬戶。一個自媒體博主可以左右千萬粉絲,獲得巨大經(jīng)濟報酬,但也刺激各種荒腔走板的言論大行其道,導致政治兩極化嚴重,民粹主義盛行,內(nèi)耗嚴重。美國民主不再具有整合功能,而是成為反智與極端主義的溫床。
美國媒體報道中國,很大部分都是意識形態(tài)掛帥及負面報道,對于中國社會的進步視而不見,見而不聞。
因此,每天被美國媒體貶損的中國突然成為最大工業(yè)國,美國全然不知緣由。關稅戰(zhàn)只會害了美國自身。美國領導層缺乏知華派的尷尬,導致其無法準確了解中國。
中國熟悉海明威和??思{的讀者,遠遠多于美國熟悉魯迅和沈從文的讀者。改革開放之后,中國迅速融入全球化體系,適應自由貿(mào)易,致力于實現(xiàn)資金、人才和技術自由流動,致力于推動全球繁榮。如今美國自毀長城,中國則成為世界貿(mào)易組織原則的捍衛(wèi)者。
今天中國既學習美國的優(yōu)點,也看到美國的缺陷,并對特朗普政府不等于美國社會這一點心知肚明。在美中國留學生也和美國民間社會緊密交流,致力于讓更多美國民眾認識真實的中國。

2024年12月26日,外國游客在北京前門大街參觀游覽。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