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戰(zhàn)火重燃,導火索是一起恐襲事件,但是讓特朗普萬萬沒料到,這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終回旋鏢扎中了美國。
本周,美副總統萬斯首次出訪印度,然而后腳印控克什米爾卻爆發(fā)一起惡性恐怖襲擊事件,隨后一支恐怖武裝認領了這次案件。
特朗普公開表示支持印度,然而莫迪再一次不按套路出牌,將所有責任推到巴基斯坦身上,印巴互相報復后,兩國軍隊在克什米爾交火,局勢徹底失控,極有可能升級為全面戰(zhàn)爭。
就在這個關鍵的節(jié)骨眼上,巴基斯坦突然把美國供了出來。

據俄媒最新報道,近日巴基斯坦防長阿西夫在接受采訪時語不驚人死不休,承認巴基斯坦30年來一直在為美國干“骯臟事”,其中就包括“支持恐怖分子”,如果巴基斯坦沒有參與針對蘇聯的戰(zhàn)爭,以及9·11后的反恐戰(zhàn)爭,歷史記錄將無懈可擊。
與此同時,他還警告印巴沖突可能升級為核戰(zhàn)爭,并點名特朗普呼吁美國介入。
那么,如何看待巴基斯坦突然把美國拖下水呢?
首先,巴基斯坦現在承認歷史錯誤,可能標志著在反恐問題上的轉型,不想繼續(xù)充當美西方的“劊子手”了。


眾所周知,巴基斯坦過去長期是美國的盟友,在南亞充當美國代理人。
自從蘇聯入侵阿富汗后,美國就通過巴基斯坦這塊跳板,不斷給當地的武裝組織提供支持,后來蘇聯敗走阿富汗,美國卻重蹈覆轍陷入戰(zhàn)爭泥潭,一直到拜登政府撤軍。
而巴基斯坦作為中間人,至今都是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安全形勢長期惡化,也導致經濟發(fā)展停滯不前。
巴基斯坦從關閉境內美軍基地,到切斷與美國情報交流,再到如今承認錯誤,既是對美國將自己長期“工具化”的控訴,也標志著其在內外安全壓力下的戰(zhàn)略調整。
說白了,巴基斯坦決定洗心革面,加大國際反恐合作。

其次,巴基斯坦要求美國介入克什米爾問題,這就十分復雜了。
一來,巴基斯坦自認為克什米爾局勢惡化,美國具有最大責任,休想拍拍屁股就走人,必須幫忙解決問題施壓印度。
說白了,中國的立場更加傾向于勸和促談,眼下印巴已經打起來了,巴方可能認為美國的介入可能更加有力,即便被拒絕,也可以在美印之間釘釘子。
二來,特朗普自從上臺以來,對于斡旋國際沖突非常感興趣,比如推動俄烏停火,在巴基斯坦看來,若是邀請美國介入印巴沖突,特朗普說不定會答應。

再者,眼下美印正在就關稅問題談判,巴基斯坦此時送上一塊籌碼,對特朗普很有誘惑力。
三來,這反映出巴基斯坦對美國傳統影響力的路徑依賴,但這無異于引狼入室。
毫無疑問,沒有好處的生意特朗普是不會做的,巴基斯坦若是不能拿足夠的利益進行交換,美國不會輕易下場。
而巴方又有什么地方值得白宮高看一眼呢,無非就是跟中國的關系,但是這將挑戰(zhàn)中巴關系,可能動搖巴基斯坦長期的安全支柱,回報和代價不成正比,希望巴基斯坦政府三思而后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