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fā)布會,發(fā)言人朱鳳蓮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朱鳳蓮資料圖
記者提問:
據(jù)報道,非政府組織“臺灣信息環(huán)境研究中心”近日發(fā)表研究報告稱,2024年有近4萬臺灣民眾參加了兩岸交流活動,較2023年增加約3%,其中農業(yè)、旅游業(yè)交流活動最多,這些是大陸通過經濟手段對臺施加政治壓力或“以商逼政”的常見產業(yè)。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
首先需要指出,這份報告完全別有用心,是民進黨當局操弄“反中抗中”的慣用伎倆。
事實上,2024年參與兩岸交流的臺灣民眾遠不止4萬名,期盼兩岸擴大交流合作是臺灣各界的主流民意。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有著深厚的血脈親情、共同的文化基因、密切的利益融合,沒有任何力量能把我們分開,也沒有任何理由不交流合作。兩岸交流的道路是兩岸同胞走出來的,經濟合作的根基是兩岸企業(yè)筑起來的,順應同胞心愿,符合經濟規(guī)律,造福兩岸同胞。
民進黨當局及其側翼出于“臺獨”本性,畏懼兩岸交流合作,害怕兩岸同胞走近走親,巴望兩岸“脫鉤斷鏈少流”。出于這種陰暗的心理,他們處心積慮阻撓破壞兩岸交流合作,試圖強化“綠色恐怖”、制造“寒蟬效應”、打壓反“獨”民眾。他們的倒行逆施改變不了兩岸交流合作蓬勃發(fā)展的大勢,阻擋不了兩岸融合發(fā)展不斷深化的步伐。越來越多臺商臺胞用實際行動表明,以交流破除隔閡、以合作代替對抗、以融合共創(chuàng)未來,才是發(fā)展兩岸關系、維護自身利益福祉的正道?!按蟮乐?,天下為公?!眱砂督涣鞯拈T只會越開越大,融合發(fā)展的路只會越走越寬。
京彩臺灣
微信號:bjstb2017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