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突然宣布,在全國高中強制推行周末雙休,力度非常之大。
目前,河北、山東、浙江、湖南、廣東多省,已經(jīng)正式施行。
各地高中課程表有了很大的變動,周末雙休,開放自習室,但不上課。
不少學校,干脆連晚自習也取消了。

關于這件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一說,這是國家決心改變?nèi)瞬排囵B(yǎng)機制。
如今的AI工具,能輕松秒解高考真題。
再花那么多時間去培養(yǎng)刷題機器,實在是沒有太大意義。
二說,學校不上課,但家長不會讓學生休息。
如上海某私立學校的雙休日課程表顯示,精英子弟的周末充斥著馬術、科創(chuàng)沙龍、聯(lián)合國模聯(lián)等高端活動,這些經(jīng)歷最終將轉化為綜合素質(zhì)評價的華麗背書。
而普通家庭子女的周末,則在廉價網(wǎng)課與家務勞動中消磨。
兩者間的差距,已經(jīng)變?yōu)檎J知維度的代際斷層。
三說……
各種說法,都有道理。
而我想到的,是另外一件事。
01末日軍團計劃
2018年11月,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布,通過CRISPR-Cas9技術編輯胚胎基因,成功獲得三個免疫HIV病毒的嬰兒。
引起軒然大波。
全球122名科學家聯(lián)名譴責。
迫于輿論壓力,中國科技部不得不暫停其科研活動。
賀建奎本人,則因為非法行醫(y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于2022年4月刑滿釋放。
至少在6年前,人們對基因編輯技術普遍持反對態(tài)度。
技術突破,不應該建立在突破倫理底線上。
但僅僅過去幾年而已,這個世界的風向似乎就變了。

首先,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雙父生育”嬰兒誕生。
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和他的男性伴侶,通過雙雄繁殖技術得到了第一個孩子。
把男性的干細胞作為卵子,再與另一位男性的精子配對成受精卵,用人造子宮懷胎。
不僅顛覆了自然的生育規(guī)則,更突破了人類數(shù)千年的倫理防線。
當然,能接受男男生子的畢竟是少數(shù)。
要論對社會的影響,遠不如另一個大瓜。

《大西洋月刊》記者伊麗莎白·布魯尼格,在《埃隆·馬斯克的后宮》一文中爆料,他實際擁有的孩子數(shù)量可能已經(jīng)超過100個,遠遠超過公眾所知的14個。
甚至,馬斯克的終極目標,遠遠不止100個。
他認為自己肩負著拯救人類文明、延續(xù)人類火種的偉大使命,對生育充滿了焦慮。
《華爾街日報》爆料,他曾對第13個孩子的母親阿什利?斯蒂?克萊爾發(fā)送一條短信:
“在世界末日來臨之前,我們需要達到‘軍團’級別。”
軍團是羅馬帝國的最大作戰(zhàn)單位,滿編是6000人,一般4500-6000人。
所以言外之意,他希望自己大概能擁有5000個左右精英子嗣。
大多數(shù)媒體的解釋,基本到這里為止。
但是,我們可以再深入一點。
回到馬斯克提到的“軍團”概念。
古羅馬的軍團,不僅僅有正規(guī)軍,還必須配備同等人數(shù)的輔助軍團,包括戰(zhàn)斗工兵、輕步兵和騎兵……
輔助軍不是中國古代的民夫,他們同樣是戰(zhàn)斗人員。
唯一的區(qū)別是,他們主要是由外籍自由民組成,完成服役后才能獲得羅馬公民的身份。
也就是說,一個軍團的雖然滿編6000人,但實際的標準人數(shù)是10000-12000人之間。
而且,這還只是戰(zhàn)斗人員的數(shù)量,并沒有算蠻盟雇傭軍、城市守備部隊和地方民兵……
時間再回到現(xiàn)在。
所以馬斯克希望擁有的軍團,可能的結構應該是類似的:
5000名子嗣組成正規(guī)軍,另外招募同等數(shù)量的高素質(zhì)人才作為輔助軍團,共同作為主力。
如果有可能,還可以效仿古羅馬人,雇傭其他素質(zhì)較低的人,作為后勤部隊。

接下來有幾個問題。
第一,怎么才能擁有5000名高質(zhì)量的正規(guī)軍。
第二,同樣高素質(zhì)的輔助軍團從何而來。
以及,古代的輔助軍團,服完役可以獲得羅馬公民的身份,這不僅僅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價值。
馬斯克能給他們帶來什么?難道獎勵是和正規(guī)軍一樣,成為自己的兒子?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古羅馬軍團存在的意義,是為帝國開疆擴土;馬斯克希望擁有的軍團,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或許同樣是開疆擴土。
只不過征服的方向,并不在地球上。
02史上最強遠程軍
馬斯克在多次接受采訪時都發(fā)出警告,人口下降是文明面臨的最大威脅。
地球人口若跌破80億,人類文明將進入不可逆的衰退螺旋,必須要盡快成為多行星物種。
比如殖民火星。
但正如曾經(jīng)英法對北美的殖民開發(fā),殖民這回事,先不談技術,你首先得有人。
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需要多少人?
按照他的說法,至少需要100萬人口才能建立自給自足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所以早在SpaceX成立之初,馬斯克就明確了目標:
大約在20年內(nèi),通過在火星上建造一個自給自足、百萬人口的文明,來實現(xiàn)人類的跨星之夢。
馬斯克將之稱為“種族的生命保險”。用通俗的話來說,即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
現(xiàn)在所有人都居住在母星,一旦遭遇什么不測,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黑科技自毀或自然災害,根本沒有回旋的余地。
為什么選擇火星?這個顯而易見,太陽系中只有火星和地球環(huán)境相似。
至于太陽系之外,旅行者號至今還沒有飛出太陽系,更別說載人飛船了……
這些都好理解。問題在于,哪來100萬人?
既有足夠高素質(zhì)、又能負擔得起船票的先驅(qū)者,肯定有,但很難湊到百萬人。
不夠怎么辦?自己創(chuàng)造。

但創(chuàng)造不是那么容易的,先說第一個問題。
生孩子這回事,不是說你有條件,就能想生多少就生多少。
只有小孩才會說全都要,大人都知道身體受不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中國歷史明確記載子女最多的,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共生育120個孩子;其次是宋徽宗趙佶,共有72個子女,38個兒子、34個女兒……
這些都是非??鋸埖臄?shù)字了。
正常來說,即便你擁有再多資源,身體素質(zhì)足夠棒,再怎么努力也只能生這么多。
但通過非正常繁衍,確實有可能做到。
人造子宮技術至少在1年前就實現(xiàn)了重大突破,連男男生子都能實現(xiàn),當然也能實現(xiàn)馬斯克的欲望。
只要付出金錢。
或許,難點并不在于馬斯克能不能擁有5000個孩子,而是如何把這么多孩子培養(yǎng)成合格的“戰(zhàn)士”?

早在2014年,馬斯克就專門成立了一所學校Ad Astra,給自己的子女提供教育。
當然,也對外招生。
招生標準是什么?必須是智商130以上的小孩。
130是個什么概念?
全球大多數(shù)人(約68%)的智商在85-115之間,130-145的高智商群體只占2%。
也就是說,能夠進這所學校學習的學生,至少也得是百里挑二的水準。
為什么要制定這樣一個標準?
最大的可能性之一,是馬斯克的子女都是這種高智商兒童。為了給孩子營造合適的學習環(huán)境,身邊的同齡人必須同樣優(yōu)秀才可以。
什么樣的學習環(huán)境,需要這么高質(zhì)量的學生?
Ad Astra與世界上所有學校都不一樣。
首先,打破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學生,學什么課程取決于自己的興趣,而不是取決于老師教給你什么。
其次,沒有體育、音樂、外語等學科,重點偏向倫理、工程、數(shù)學和實用科學。
具體點,是AI編程、星際生存等未來技能,目的是“培養(yǎng)能在火星領導文明的下一代”。
你完全無法想象,一群小學生,居然正在學習我們這些大人都聞所未聞的課程。

Ad Astra的存在,或許可以回答第二個問題。
首先,這些被招進來的天才兒童,是否就是馬斯克為自己寶寶軍團準備的輔助軍團?
如果是,他們能得到什么?
可能就是Ad Astra的目標,領導火星文明的下一代。
古羅馬的輔助軍團,得到的是羅馬公民身份;馬斯克的輔助軍團,得到的將之第一代火星公民身份。
第一代火星人最重要的任務,依然是壯大人口。
SpaceX的火星城市設計文件顯示,其規(guī)劃中包含“生育中心”和“兒童保育艙”,配備人造子宮和基因編輯設備。
馬斯克要求首批殖民者“必須攜帶生育能力”,并承諾為每個新生兒提供100萬美元的“星際公民基金”。
“你可以把火星殖民想成一個剛由受精卵進化而成的有機體,之后它會成為多細胞機體,然后進行器官的分化——這對于新世界也一樣。”
這……確實比羅馬公民身份,更有吸引力。
03永恒的金字塔
馬斯克打造寶寶軍團的目的,或許是為了遠程火星、成為新世界之神的野心。
但對于普通人的我們來說,這其實并不是重點。
重點是,Ad Astra只招天才學生——這是否意味著,馬斯克的子女,大概率也全是天才?
凡事沒有巧合。
年初,據(jù)《華盛頓郵報》爆料,馬斯克的第13個孩子是超級嬰兒。
什么叫超級嬰兒?
為馬斯克提供服務的是基因檢測公司Orchid,他們?yōu)榭蛻舻呐咛ジ采w從單一基因缺陷到復雜多基因風險的全面分析,以規(guī)避包括癌癥在內(nèi)各種遺傳疾病的風險。
也就是說,通過篩選的嬰兒,極可能沒有疾病、也沒有遺傳風險。
更關鍵的是,馬斯克還利用基因技術給自己的孩子點亮了兩項超能力:超強的記憶力和語言學習能力。
這個孩子,可能6歲就能掌握幾門外語,超越以往的任何神童。
雖然這只是傳言,不過馬斯克并沒有否認。
若這件事屬實,那馬斯克其余近百個孩子也一定基因編輯的產(chǎn)物,甚至未來的5000個,同樣全部都是天才。
雖然他們最終的去處,可能是遙遠的另一顆行星。
但你不能保證別人都是這種想法。

技術不分善惡。
既然馬斯克可以打造寶寶軍團,其他富豪同樣可以。
問題是,他們的目標不一定是星辰大海,而是留在地球上壯大自己的家族……
這或許才是所有普通人即將面臨的最大危機。
此時此刻,究竟有多少超級嬰兒已經(jīng)開始孕育?
十年、二十年后,又將有多少這種超級人類俯視數(shù)十億基因“低劣”的普通人?
根本不可想象。
同時,AI將取代大部分創(chuàng)造性低的崗位。面對這種未來,90%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存在的意義還剩下什么?
大部分人存在的價值,大概只剩下維持現(xiàn)代商業(yè)循環(huán)的完整性。
若樂觀一點,奶頭樂還將延續(xù),只不過形式更高級。
普通人每天照常上班,做著毫無意義的工作,下班后玩玩虛擬游戲,和機器人聊聊天、逛逛購物平臺,讓自己的收入成為社會資本循環(huán)的一份子。
這樣的未來世界值不值得期待,不好說。
現(xiàn)在還拼命卷孩子的分數(shù)、上什么學校,不是說完全沒必要,但意義確實越來越小。
基因種姓制度,比任何社會制度都更難打破。(全文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