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這個色號適合我嗎?”
尼格買提站在洛陽的牡丹市集口紅攤前,手里拿著一支玫紅色口紅,滿臉認真地問身邊的宋軼。她笑著點頭:“你涂這個,絕了。”

這一幕,被路人拍下,瞬間登上熱搜。
央視主持人、春晚常客、一直走“正經專業(yè)”路線的小尼,居然大街上當眾試色口紅?更重要的是,陪他一起的,居然是宋軼,一個一向以端莊優(yōu)雅著稱的女演員!

這一對組合,不是情侶卻勝似情侶,甜得讓人牙都酸了。

誰能想到,一場傳統(tǒng)文化宣傳節(jié)目,最后被這支“口紅”拐成了搞笑綜藝現場?
1、人群中最亮的“燈泡”,居然是尼格買提?
宋軼出場那一刻,真的有點“自帶聚光燈”的意思。
穿著一條淺藍色蛋糕裙,扎著半馬尾,頂著烈日卻依舊白到發(fā)光——這不是濾鏡,是生圖!

她站在古城墻邊,用手擋著陽光,眼神專注,像極了校園初戀劇的女主角。
而小尼呢?紅袍加身,腰系綬帶,雖然42歲了,但那股少年感沒跑。站在人群中,像極了“護花使者”,不搶風頭,卻也吸睛。

一個是甜美明媚的“旗袍美人”,一個是央視臺柱子級別的主持人。

兩人罕見同框,竟毫無違和感。
2、誰說主持人不能搞笑?小尼直接打破“人設”
在節(jié)目現場,小尼一邊主持、一邊陪宋軼逛市集。

走到賣口紅的攤位前,他居然自己擰開蓋子就往嘴上涂,動作熟練到讓人懷疑他是不是“練過”。

宋軼一邊笑,一邊幫他挑色號,還細心地教他怎么涂勻。

這不是“女明星和主持人”,這明明是“女朋友和男朋友”的既視感!
圍觀群眾目瞪口呆,彈幕網友瘋狂刷屏:“他倆怎么這么配!”、“這是在給我們發(fā)糖?”、“小尼你是不是偷偷談戀愛了?”

誰說主持人只能端著?在文化宣傳節(jié)目里撒糖,小尼這招,穩(wěn)了。

3、明星也會“手忙腳亂”?宋軼初見小尼超拘謹
其實剛開始,兩人并不熟。

節(jié)目剛開拍的時候,宋軼坐在小尼對面,明顯有點緊張,眼神飄忽,雙手放在腿上,姿勢一板一眼。

而小尼也是“社交小天才”,用一罐水果撈就把氣氛打開了:“你喜歡吃芒果的嗎?這個冰的,適合現在的天氣?!?/p>
一句話,宋軼笑了。

隨后,兩人一起喝茶、畫畫、逛花市、試口紅,氣氛從“社恐”變“輕熟”,最后變“親密”。
從陌生到熟悉,只用了半天。

這不就是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第一次和新同事錄節(jié)目的真實寫照嗎?一開始尷尬,后來笑出八塊腹肌。
4、熱浪中的清涼一刻:她白得像燈,小尼笑得像光
洛陽當天氣溫30℃起步,陽光辣得像火。

但宋軼依舊狀態(tài)在線,白到發(fā)光,笑容甜得像冰淇淋。她手里拿著一朵粉色牡丹,站在古城門下,像極了穿越劇的女主。

小尼站在一旁,笑容滿面,完全不像42歲的大哥,更像個陪女生逛街的鄰家男孩。
他們一起聽講解、拍合照、走遍古街,有網友調侃:“這不是拍節(jié)目,是拍戀綜吧?”

有人說:優(yōu)秀的人總會彼此吸引。宋軼的文化底蘊,小尼的親和力,兩人站在一起,自帶一種“同頻共振”的默契。

5、從央視嚴肅到市集搞笑,小尼完成“人設反轉”?
你以為央視節(jié)目就只能高冷嚴肅?
這次小尼把文化節(jié)目“玩”出了新花樣。

不僅帶著宋軼體驗傳統(tǒng)文化,還用“抹口紅”這種接地氣的方式吸引年輕人關注。

從龍門石窟到洛陽博物館,從古裝拍照到市集閑逛,這對組合一路留下了數不清的“名場面”。
小尼還在鏡頭前隔空喊話:“歡迎大家來洛陽看看?!?/p>
一個主持人,能把節(jié)目做成旅游宣傳片,還順便拉一波好感度,這能力,不輸任何一位流量大咖。

6、網友磕瘋了,宋軼白敬亭CP危了?
有趣的是,這波互動一出,網友的CP方向突然搖擺。
原本一水兒磕她和白敬亭的,現在開始改嗑“小尼宋軼”了。

甚至還有粉絲把小尼和她一起的花墻圖P成情侶照,還真有點那味兒。

不過也有人理智表示:“嗑CP可以,但別太當真,明星也有自己的生活?!?/strong>
說到底,這就是一場節(jié)目,一場用溫柔和幽默講述傳統(tǒng)文化的節(jié)目。

但它也讓我們看到了明星真實的一面——不端著、不做作,笑得像普通人,也累得像普通人。

6、娛樂圈需要更多這樣的“真實感”
在這個濾鏡泛濫、劇本橫行的娛樂圈,一個主持人和一個演員,用一支口紅、一次市集互動,打動了無數人。

他們沒有撒狗血的劇情,沒有刻意的炒作,有的只是自然、真實、接地氣的笑容和互動。
娛樂不該是虛構的夢,而是貼近生活的溫度。

就像那句老話:
“人生如戲,但最打動人心的,往往是最不像戲的時刻。”
感謝小尼和宋軼,讓我們在熱浪滾滾的洛陽,看到了一點清涼的、真誠的歡笑。
——END——#娛樂最前沿#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