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系,是從古至今最難處理的一種關系,很多家庭婆媳關系都是勢同水火。
以前那個年代,經濟條件普遍比較差,結婚后,大多數(shù)兒媳需要和婆婆同住一起。雖然人多嘴雜,有時候難免有吵嘴、拌嘴的情況,但天天抬頭不見低頭見,吵吵鬧鬧還是得湊合過下去。

兒媳有委屈不敢說,婆婆抱怨起來,也吐槽自己吃力不討好!
但現(xiàn)在和以前的婆媳關系,變得不一樣了。
現(xiàn)在的年輕人,思想比較獨立,結婚后不愿意和老人同住。
有錢的,兩家人湊合著買套房獨居;沒錢的,寧可租房過小日子,也不想老人摻和進來。
俗話說得好“遠香近臭”。

兒媳和婆婆,各過各的日子,這種叫新型“婆媳關系”,現(xiàn)在越來越流行了,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我們聽聽兒媳和老人各自的心里話!
兒媳很舒坦:距離產生美,日子更自由!
我們小區(qū)的寶媽成鳳,她兒子3歲之前,都是由婆婆幫忙照顧。
但是成鳳的婆婆,性格有些強勢,同住一個屋檐下,不光是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也愛管東管西,成鳳覺得很別扭,心里藏著說不出的委屈。
等到孩子3歲上了幼兒園,成鳳實在不想遷就了,于是委婉給婆婆提出,讓她可以回老家歇段時間再來。
成鳳的婆婆知道,兒媳這是覺得自己沒用了,想趕自己走。自尊心很強的婆婆,二話不說就收拾東西回了老家。
雖然婆婆回去后,成鳳生活中沒人搭把手,日子過得十分忙碌,像早上趕著送兒子上幼兒園,下午接了孩子放學,又要匆忙回家做飯。

但成鳳卻說,“寧可自己辛苦點,也要過這種由自己做主的日子。像周末睡個懶覺,家里衣服攢一塊兒洗,沒了老人的嘮叨,耳朵清凈了,心情也變好了?!?/p>
有空就用手機跟婆婆視頻,匯報一下孫子的情況,讓老人在視頻里圍觀孩子的成長。
她表示:這種距離感,真的挺好。
婆婆有苦難言:雖然事少了,但是心落空了一塊
再說我們同小區(qū)的羅阿姨,典型的熱心腸人,沒事就愛張羅小區(qū)老人一起聚聚餐,東家、西家有什么要幫忙,她總是沖到前頭。
有人問羅阿姨:“你這精力這么旺盛?怎么不趁著身體還硬朗,幫忙帶一下孫子?”
羅阿姨人前都是樂呵呵地笑:“媳婦能干,不用我插手!”

但是,羅阿姨幾個相熟的姊妹都知道,羅阿姨之前也幫兒媳帶孫的,只是后來三代人同住產生了矛盾,后來羅阿姨就回家了。
現(xiàn)在呀,羅阿姨保持跟兒媳每周一次的視頻通話,不光是交流孫子的成長,婆媳倆也偶爾會聊聊天。
兒媳叮囑羅阿姨,沒事自己多出去走走,不用擔心小輩。
看起來熱熱愛愛的,但是掛斷視頻電話后,羅阿姨的心總是落空了一塊,感覺自己成了局外人,兒子的小家,自己根本融不進去了。

但有一說一,結合身邊的例子來看,婆媳真不應該勉強湊合一起住。
畢竟啊,婆媳本就沒有血緣關系,短時間住一起過渡倒還好,湊合住在一起久了,難免就有一方覺得委屈。
新型婆媳關系流行的好處,都有哪些?
簡單歸納有這三點:
家庭自由的話語權
成年人,誰不渴望自由?。康怯欣先送〉募彝?,婆婆很容易就把自己帶入到家長的角色中。
像現(xiàn)在年輕人,工作忙,沒時間做家務,婆婆可能就認為媳婦太懶,話里話外愛嘮叨。
而在媳婦看來,老人不懂體諒自己,長時間就結下了矛盾。

而分開住之后,婆婆和兒媳,各自都是家庭的“話事人”,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自己規(guī)劃自己的日子,不會因為小事而引起矛盾。
夫妻關系更融洽
都說啊,夾在婆媳關系之間,最難處的就是丈夫了,兩頭都不討好。
婆媳分開住,丈夫就不用夾在媳婦和老媽之間左右為難了。
家里的大事小事,像給孩子報什么輔導班,家里添置什么新家具等,夫妻倆關上門商量,不用顧慮老人的想法,意見更容易統(tǒng)一,少了意見分歧的爭吵,自然夫妻關系也更加融洽。
親子關系更溫馨
婆媳同住的親子關系呀,大多是一塌糊涂。因為觀念沖突,老人大多偏袒孩子,認為兒媳管教太嚴厲。
尤其是缺乏邊界感的老人,兒媳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張嘴插話,讓兒媳成了孩子眼里的惡人。
婆媳分開住后,孩子教育,由父母自己做主,該表揚就表揚、該批評就批評,親子關系回歸正軌,相處起來更溫馨。

所以啊,一句話簡單總結。
新型婆媳關系的流行,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淡了,而是大伙把日子過明白了。
老人安心享受夕陽紅的美好,兒媳承擔自己的育兒責任。
逢年過節(jié),老老少少歡聚一堂,各自聊聊生活近況,分享生活趣事,誰也別埋怨誰,誰也不念叨誰委屈,日子呀,大伙都過得明明白白!
互動話題:你覺得這種新型婆媳關系,好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