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性知識科普,圖片和文章中的敏感詞,已做處理,無不良引導。)
抱歉,是我們的助教小姐姐敏感了~
在做性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粉絲們各種關于“性”和“愛”的問題,其中就包括我們助教老師截圖中對話這類問題:我可以yp嗎?
對于這類話題,我曾經做過很多次相關的科普,包括科普文章和課程。但很多朋友依然壓抑不住內心的欲望,試圖從我這里找到一個“可以”的肯定答復。
很遺憾,這個問題在我這里沒有“可不可以”的答案,而是有幾個與之相關的重要事情需要和大家澄清。
一、愿你能有做選擇的勇氣
身為成年人,你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而不是讓別人替你選擇,替你負責。yp和我們生活中其他性與愛的事情一樣, 從個人權利層面而言,你有權決定是否參與。
但無論你如何選擇,需要明確: 這種權利并非毫無邊界 —— 合法、自愿、成年、不對他人造成傷害是必須恪守的底線。
任何違背法律、傷害他人情感或損害他人權益的行為,都不應以 “個人權利” 為借口,成年人需以理性和責任,審慎對待自己的每一次選擇。
二、愿你能充分知曉yp的風險
在社交軟件的包裝下,區(qū)別于傳統(tǒng)一夜情的“短期性關系”逐漸盛行。有人將yp視為低投入、高回報的行為,但這種認知忽視了背后潛藏的巨大風險。
·健康風險
任何形式的性行為都存在感染性傳播疾病的風險,這是不可忽視的醫(yī)學常識。然而在yp過程中,由于雙方往往缺乏足夠的了解與信任基礎,既無法準確知悉對方的健康狀況,也難以確保采取科學規(guī)范的防護措施,使得這種風險變得更加不可控。
隨著yp次數的不斷增加,暴露在潛在健康威脅中的可能性也會增長,這無疑為各種性傳播疾病的入侵創(chuàng)造了更多機會。
·心理沖擊
yp可能造成具有滯后性的心理創(chuàng)傷,譬如當激情褪去,雙方情感投入不對等時,一方極易陷入自我懷疑、焦慮或抑郁情緒。
這種缺乏情感基礎的關系模式,可能削弱個體對親密關系的信任感,影響未來建立健康戀愛關系的能力。
·道德與社會評價壓力
盡管個人有性自主權利,但社會普遍的道德規(guī)范和公序良俗依然存在。yp行為可能因違背傳統(tǒng)婚戀價值觀,引發(fā)他人負面評價與道德審視。
這種來自家庭、朋友或社會輿論的壓力,可能會給當事人帶來心理負擔。
三、性教育≠教人們變“開放”
之所以人們頻繁詢問相關問題,根源在于許多人存在認知誤區(qū),錯誤地將性教育等同于“開放”,甚至認為從事性教育工作的人都相當“開放”。
事實上,性教育的類型豐富多元,其中部分性教育甚至以倡導“守貞”為目標。
我所推崇的是“全面性教育”,它有著獨特的價值與意義。國內一項針對某城市中學生的調查數據極具說服力:接受全面性教育課程前,學生對性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僅為40%,而課程結束后,這一比例大幅提升至85%以上。學生們在生殖系統(tǒng)知識、性傳播疾病預防及避孕方法等關鍵領域,理解更加深入、全面。
我們開展性教育絕非鼓勵人們“隨意行事、過度開放”,其核心在于傳授處理性相關事務所需的專業(yè)知識與實踐能力,幫助人們以科學、理性、負責任的態(tài)度面對性與生殖健康問題 。
四、性教育社群≠約炮群
同樣的問題也在我們的【地區(qū)交友群】中出現,很多朋友加入我們交友群之前都會問:進群可以yp嗎?
我們的交友群,旨在為大家打造一個溫暖、走心的交流平臺,讓群友們能夠傾吐內心的想法,結識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陪伴成長。

“進群yp”不僅與我們建群的初衷背道而馳,也反映出部分人對yp存在諸多認知誤區(qū),因為yp這件事不可能進個群就能做到的。
低質量的yp遠不如高質量的社交有意義。
在我們的交友群里,大家通過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交流對事業(yè)和夢想的追求、探討興趣愛好等方式,建立起真摯而深厚的友誼。
這種社交方式能夠給予我們情感上的支持、啟發(fā)我們的思維,聚焦于人與人之間深層次的交流、情感共鳴與相互理解。
如果你渴望認識更多朋友,有一個地方可以敞開心扉傾吐愛的煩惱和快樂,歡迎你加入我們的【地區(qū)交友群】。
掃碼加助理微信,發(fā)暗號“交友”報名
愿大家在我們的交友群能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碰撞愛與性的各種想法,在彼此的陪伴下共同成長,收獲真摯的友誼和溫暖的情感。
進了這個群,你就不會再問“可以yp嗎”。

性教育,我驕傲!點擊下方卡片關注我,一起推動性教育的發(fā)展和普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