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美國最大的電商平臺,其售賣的商品70%源自中國。
特朗普要開啟關稅戰(zhàn),尤其是要針對中國征收145%巨額關稅的這事,沒有提前通知過亞馬遜,也沒考慮過亞馬遜怎么替換貨源,特朗普覺得只要宣布了關稅政策,亞馬遜自己就會迅速把中國貨替換好。
根據(jù)市場經(jīng)濟的規(guī)律來看,根據(jù)亞馬遜是國際巨頭來看,這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么?總統(tǒng)已經(jīng)很忙了,難不成還要提前操心電商平臺怎么備貨這點小事?
你亞馬遜賣的大部分都是低科技的日用品,世界這么大,到處都有貨啊。
但亞馬遜愧對特朗普總統(tǒng),就這么點小事硬是沒給辦好,不僅沒有提前想到總統(tǒng)會對中國貨征收巨額關稅的可能性,而且事后也沒有辦法解決替換貨源的問題。
關稅戰(zhàn)開啟了接近一個月后,亞馬遜上的商家紛紛開始庫存告急,之前的備貨已經(jīng)快賣完了,也不知道去哪里能尋找合適貨源,于是只能繼續(xù)從中國進貨,然后漲價,直接把關稅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第一個這么干的商家沒有遭到市場拋棄,依然大賣,因為不漲價的那些直接沒庫存了,價格雖低但沒貨。
當看到先行者漲價后依然賣的很好之后,其他人就毫不猶豫的跟風了,于是整個亞馬遜掀起了一股漲價潮。
消費者雖然捏著鼻子買了,但對于漲價這事還是很有意見的,不過罵人的時候不會罵某個具體商家,而是寬泛的罵亞馬遜,說亞馬遜漲價漲的太猛了,東西貴。
為了保護公司的商譽,避免被罵,亞馬遜的高管們就開了個會,討論解決方案,然后有人提了一嘴,說這漲價都是因為關稅引起的,可以在商品價格旁邊標注關稅金額,這樣至少消費者不會把怒火撒在亞馬遜身上。
就只是有高管提了一嘴,別說正式實施,都還沒能在內部形成決議。
然后立馬就有人把這個消息泄露給了媒體,然后各種新聞就開始在美國刷屏,說亞馬遜“打算”把關稅金額標注在商品價格旁邊。
新聞說的確實是真的,但亞馬遜也真的只是想想而已,不僅沒有正式上線這個功能,甚至內部都還沒討論完呢。
看到這個新聞后,特朗普暴怒,白宮暴怒。

白宮的發(fā)言人舉著亞馬遜老板貝索斯的照片出現(xiàn)在了發(fā)言臺上,聲稱亞馬遜的老板和中國的宣傳部門有合作關系。

同時白宮的發(fā)言人還直接將這種把關稅金額標注在商品購物單上的行為,定義成“敵對的政治行為”。

簡單的說,個人財富超2000億美元的貝索斯,雖然是世界第七富豪,雖然是美國頂級資本家,但被白宮認定為有通共嫌疑,可能是共諜。
怪不得當年國民政府時期很多資本家被認定為有通共嫌疑,天天被軍統(tǒng)調查呢,這貝索斯都能被認定為有通共嫌疑,國民政府時期的那幫實際上沒幾個錢的所謂“資本家”,被懷疑通共那不是很正常么。
貝索斯不想死,也不想被FBI調查,辛辛苦苦賺2000億美元不容易,還沒活膩歪呢。
于是亞馬遜趕緊發(fā)了個聲明,說所謂把某些產(chǎn)品進口費用披露的想法,以前沒有被批準過,現(xiàn)在以及未來都不會被批準,永遠不會發(fā)生這種事情。

但是政府征收的任何稅款都應該告知啊,這不是納稅人應該享有的權力嗎,一個擔心納稅人知道自己納稅金額的政府,那是多么的心虛啊。
過去一二十年里公知對中國人都是這么講的,對吧,他們說美國一直都是在消費小票里公示納稅金額,只有中國不敢。
那實際情況究竟是什么呢?
美國在消費者小票里公示的稅款,一直都不是全部的稅款,只是銷售稅這一項,其稅率最低0%,最高11.5%,之所以打在小票上是因為這個稅種和消費者直接相關,而且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單一最大稅種,其他不直接相關的零零散散的稅種就沒有打在小票上了,視作商家成本。

只要在美國購過物的,都知道這個稅金其實很小,TAX的錢沒多少。

給大家展示一張超市小票購物全景圖,你就知道那個TAX到底有多小。

美國人購物小票上的這個銷售稅,大部分就百分之幾,而現(xiàn)在亞馬遜打算列一個也許高達百分之50的稅金上去,任何美國人看到之后都會氣炸的。
而中國這邊的稅金,一直都是列出的,只要你去開發(fā)票上面一定且必須給你列出稅率和金額,拒絕給消費者開發(fā)票則是違法行為,商家的收銀臺或服務臺必須當場給提出要求的消費者開發(fā)票。
電子化以后那就更方便了,直接把發(fā)票二維碼列在購物小票后面,手機掃描就可以開票。

就算你只花了5塊錢買了一瓶烏龍茶飲料,也會給你開發(fā)票,而且明示你稅率和金額。

不管稅率是16%,還是0%,只要你去開票,都會在發(fā)票里給你明示。

美國那邊明示的是銷售稅,中國這邊明示的是增值稅,對消費者來說沒區(qū)別,但美國那邊只敢明示一個很小的稅率意思一下,中國這邊是啥都明示。
即便是關稅,中國這邊也是明示的,只要納稅就會領取一個明示清單,稅率和金額都會清清楚楚的告訴你。

消費者之所以看不到關稅,是因為全世界通行的原則是誰納稅就給誰公示,每個納稅環(huán)節(jié)只能領取自己納稅后的發(fā)票,所以只能看到自己的,但如果是直接購買進口商品的消費者,那就可以直接感受到關稅,有些網(wǎng)站已經(jīng)把這個稅直接列出來了,不管是5%還是10%都會給你直接列上去。

根據(jù)全世界通行的原則,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納稅人只能看到自己的納稅金額,不然是寫不清楚的,比如上游公司繳納的所得稅什么的給計入成本了,要不要列,如果這都要列那首先沒法算金額,然后就會列個沒完了。
而終端消費者所納的稅在美國只有銷售稅,在中國只有增值稅,所以只給消費者展示這個,所以亞馬遜給消費者展示關稅金額確實是違反傳統(tǒng)和潛規(guī)則的。
而在特朗普看來,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故意打破傳統(tǒng)搞這種事情,不是敵對政治行為是什么。
但對亞馬遜來說,這個突然增加的關稅太重了,而且確實是消費者直接承擔,這個稅和以前那種百分之幾的銷售稅不同,金額和稅率都實在是太大了。
從直接承擔稅款的人可以且應該看到自己納稅金額這個原則來說,亞馬遜是可以這么做的,也是符合法律精神的,消費者確實有資格且應該知道自己突然暴增的購物款到底是因為什么。
但這個不重要,因為特朗普已經(jīng)明確宣布不允許這么做了,特朗普不希望美國的消費者知道自己承擔了多少關稅,也不敢讓他們知道。
所有試圖讓美國消費者知道自己承擔了多少關稅的行為,全部都是在通共,全部都是有敵意的政治行為。
那個,20年前公知們對消費者繳納稅款金額公示這件事是怎么說的來著,我覺得你們當年說的很不錯,可以翻譯成英文到美國再說一遍嗎?
這件事對我們的意義不僅僅是調侃公知,而是白宮這種暴怒的行為泄露了其政治底牌。
那可是貝索斯啊,私人財產(chǎn)超2000億美元的世界第七富豪,資本主義國家絕對的國之棟梁,白宮發(fā)言人就這么舉著貝索斯的頭像說人家通共?
這說明特朗普及白宮對這件事非常氣憤,怒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但人家貝索斯啥都沒干,說破天了也就只是內部討論了一下標示關稅的可行性,連一天都沒實施過,至于這么上綱上線么。
這說明特朗普目前是極其的著急上火,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已經(jīng)方寸大亂了。
直接公開宣稱貝索斯有通共嫌疑只是其中一個證據(jù),還有其他的證據(jù)就是白宮現(xiàn)在天天碰瓷,天天說中國已經(jīng)來和美國談判了,逼得我們天天辟謠,隔幾天就要發(fā)一次公開說白宮在撒謊,我們根本就沒和美國談判。

4月28日剛公開辟謠,4月30日還得公開辟謠,然后一波波的外國記者天天過來問,問我們過去的24小時里到底有沒有和美國聊天啊,白宮說已經(jīng)聊上了等等。

不要覺得這種做法已經(jīng)很沒底線了,還有更沒底線的事情,那就是白宮派人化妝成中國代表來欺騙其他國家。
在韓美談判前一個小時,蹲守在美國財政部大樓門口的記者們拍攝到了十幾個中國人長相的人,戴著G20中國代表的掛牌,在美國財政部門口晃悠。
記者立刻抓拍下了照片,這幾天在全球瘋傳,說這是中國代表來和美國談判了。
然后就開始查證身份,畢竟已經(jīng)公開拍下了正臉照片,找到具體是哪個談判代表是很簡單的,畢竟中美談判這種大事不可能是無名小卒出場,怎么也是得有一定級別的官員。
查完之后發(fā)現(xiàn),照片上顯示的“中國代表”,和目前已知的所有中國官員都對不上,根本沒人認識這十幾個人,不知道這十幾個佩戴著G20中國代表牌子的人哪冒出來的,又為什么會恰好在韓美談判開啟前恰好出現(xiàn)在媒體鏡頭面前。
查實后,那些媒體立馬就把照片刪了,但韓美談判已經(jīng)談完了,那幾天也造成了很大的輿論影響。

而在美國通脹暴漲的情況下,美國一季度的GDP增速變成了負值,除了疫情期間,美國已經(jīng)多少年都沒見過負經(jīng)濟增速了,特朗普一上臺就給干出來了。

高通脹說明貨幣過多,需要立刻加息。
負GDP增幅說明經(jīng)濟過差,需要立刻減息。
兩者如果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國家,那可就不好玩了,說明經(jīng)濟出大問題了,一般手段已經(jīng)沒法治了。
我左看右看,美國都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貝索斯都是一個大資本家,最頂級的那種,全球第七名。
如果美國的情況已經(jīng)到了連貝索斯都被公開指責有通共嫌疑,那支撐美國的中堅力量還剩幾個人?
作者:遠方青木(公號ID:YFqingmu )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