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益峰

中國風水歷史上,有數(shù)百個風水流派,其中影響非常大的,就算楊公風水?,F(xiàn)在很多風水愛好者,以自稱是楊公風水第37代傳人,楊公風水第38代傳人,楊公風水第39代傳人等等為榮耀。

1、楊公地理風水簡介

楊筠松(834年——900年),名益,字筠松,號救貧,竇州人(治今廣東省信宜市鎮(zhèn)隆鎮(zhèn))。生于唐文宗大和八年三月初八日,公元834年。

楊筠松,沒有記載有拜師學藝,沒有明顯的師承,自稱是唐朝國師,傳說其無意中得到宮廷失散的風水書籍,其主要內容應該是丘延翰的尋龍點穴技術和方位學說,然后前往江西,開展業(yè)務,開班授徒。傳說其親傳弟子有曾文辿、廖瑀、范越風、厲伯紹、劉淼、葉七、邵庭監(jiān)等。

楊公地理,就是以楊筠松為代表的地理風水技術,其歷史大約有1000年左右。楊公地理,其技術來源主要是學習堪輿隱者白鶴仙人和丘延翰的尋龍點穴技術。丘延翰為唐朝貞觀時期的風水名家,白鶴仙人為邱延翰的師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公三元風水,是楊公風水的重要總結,其中有形巒、喝形、理氣方位等大量系統(tǒng)的理論。值得地理愛好者,反復研究,反復揣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砂水理氣真訣》和《 斷章及案例》。兩本書內容非常豐富,比較厚,分別是450頁和458頁,文字量極大,全書展示了幾乎所有的楊公風水的理論核心,以及數(shù)百個楊公風水的案例。

2、楊公風水值得研究,仔細揣摩,必定有所收獲和啟發(fā)

楊公風水,是形巒、理氣、造葬法、擇吉等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一門理論體系非常完整的風水術。其主要特長就是將風水體系統(tǒng)化、理論化、格式化、簡單化、標準化,讓更多的風水愛好者,可以學習風水,可以掌握一些風水理論。所以自古以來,多數(shù)的地理風水愛好者,都特別喜歡研究楊公風水。

楊公風水,是多數(shù)研究風水的師傅,必備的基礎理論。筆者曾經花費巨大的金錢代價,巨大的時間精力,專門拜師學藝,然后多方考察楊公風水,其中獲得很多啟發(fā),所以筆者花費五年的時間,將楊公風水整理出來,供更多的風水愛好者繼續(xù)學習。

所有人的閱讀楊公風水,研究楊公風水,都可以得到一些收貨,甚至有大師的感覺。很多農民和知識分子,將其作為祖?zhèn)髅卦E,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公三元風水,《 砂水理氣真訣》基本上囊括了大多數(shù)的風水形巒和理氣技術,是研究地理風水的大百科全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斷章及案例》,專業(yè)論述了數(shù)十個楊公風水的案例。

  地理風水的最高境界沒有文字可以描述,是無形的,是虛幻的,是變化莫測的,是靈活的。但是我們研究地理風水,常常只能從這些有形的案例和理論之中,尋找啟發(f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砂水理氣真訣》,其中有大量的水法和理氣原理。其中的先后天水法,為楊公風水重要的理氣規(guī)律。

3、實踐的最高境界,沒有太多條條框框,地理研究的道路,依然漫長,依然需要我們繼續(xù)前進

我們研究楊公風水,也要特別注意:

地理風水的最高境界,沒有文字可以描述,我們只能通過有形的文字理論,和大量的基層實踐和思考,才能接近最高境界。

楊公風水,值得反復研究,其將風水的形巒理論、理氣理論,全部描述出來,這是楊公風水的優(yōu)點。其將過去的生活經驗,做出一些系統(tǒng)的總結,這是值得研究和肯定的。

自古以來,地理的最高境界是虛無,是虛幻,是不能用文字描述的。現(xiàn)實的地理風水,其興旺和衰敗的氣息,是變幻莫測的,常常不太依賴形巒和方位而獨立存在。楊公地理風水,因為過于系統(tǒng)化,理論化,造成走向機械的教條主義的傾向。

正是因為如此,常常一些底層的農民,或者底層百姓,憑借多年的基層生活經驗,憑借直覺和眼光,也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奧妙,卜選住宅,卜選墳墓,獲得興旺的運勢,最終發(fā)家發(fā)業(yè)。相反,很多以楊公風水為祖?zhèn)髅卦E,不能面對實踐,不能跳出來,不能繼續(xù)前進的家族,反而失去了靈活和興旺,變成社會最底層,最滑稽,最可憐的家族,反而死氣沉沉,一點也不興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迪拜,為當前世界上,最繁華,最興旺的地方之一。

  筆者多次前往歐美等地,相度地理風水,游離考察,這些地方,沒有那些復雜的地理風水理論,依然富貴。

  說明獲得最高的智慧,不一定完全依賴理論。尋找富貴,獲得興旺的氣數(shù),最后還是依賴智慧、辨別能力和眼光。獲得這個智慧和辨別能力,有多個渠道和辦法,研究我國的傳統(tǒng)經典理論,依然是一個重要的渠道,但是不能搞教條逐一。這些理論部分有重要價值,是對現(xiàn)實經驗的總結。部分理論,這是故作高深而已。實踐中,能不能跳出來,面對現(xiàn)實,依然是所有地理師傅的最大挑戰(zhàn)。

部分懶漢和農民,學習其中一招兩式,掌握了幾個高深的名字,有點飄飄然,走火入魔的感覺,嘴里都是大地,眼里都是蔑視一切現(xiàn)實,甚至王侯將相都不在話下。

但是瑕不掩瑜,我們在研究一門學問,必須從正反兩個角度來看。對于楊公風水,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中尋找靈感,尋找啟發(fā),最終的目的,是繼續(xù)前進。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