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社保的成本是一單外賣增加2.3元,誰來承擔?

騎手社保問題,早就是懸在美團頭上的一把刀。

被被監(jiān)管部門約談、被社會輿論指責、競爭對手抓住把柄……

按照正常的邏輯,當一個問題已經嚴重到影響企業(yè)發(fā)展的時候,必須要盡快解決,尤其對于一個幾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

但為什么美團一直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早在2019年前后,企業(yè)社會責任的討論就開始興起,一些地方開始研究快遞員和騎手的職業(yè)情況,并探討繳納社保的可行性。不管初衷是什么,但關于騎手社保的議題也來到了美團的管理層。

然后,疫情中斷了原本的計劃。

接著是2021年開始的互聯(lián)網平臺監(jiān)管,7月,發(fā)改委等七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指導意見》,要求平臺為存在勞動關系的騎手繳納社保,隨后又約談了各家平臺。美團市值兩天跌去了5000億港幣,回應將落實整改,但沒有明確具體方案。

直到2025年2月,美團公告說:

已出資14億為7個試點省市的全量騎手繳納職業(yè)傷害保費,未來將進一步覆蓋所有省市所有騎手。

三年多的時間,只試點了7個省市的騎手職業(yè)傷害保費,還沒有談到社保,這一點不像互聯(lián)網公司的辦事風格。

為什么在監(jiān)管的要求下,美團花了三年還是沒能解決社保問題?

平臺是不想、不能、還是不愿給騎手交社保?

騎手社保問題的難點究竟是什么?

1、算賬的問題,社保的代價有多大?

很多人討論過騎手社保的問題,但很少有能把這個賬算清楚的。

先看騎手收入。以一個二三線城市的騎手為例,一天大概40單,一個月1200單,一單5元,平均一個月收入6000元左右。

如果完整交五險一金,我們分別算一下公司和騎手要交多少。

公司:需要繳費1830元,總費率約30.5%(養(yǎng)老保險16%、醫(yī)療保險8%、失業(yè)保險0.5%、工傷保險0.2%、生育保險0.8%、住房公積金5%)

騎手:需要繳費930元,總費率約15.5%(養(yǎng)老保險8%、醫(yī)療保險2%、失業(yè)保險0.5%、住房公積金5%)

五險一金的總成本就是2760元。

這2760元的成本,1200單,平均一單成本要增加2.3元?,F(xiàn)在問題來了,誰來承擔?承擔多少?

騎手?首先騎手收入少,一單掙5元,我知道大家也都不想讓騎手承擔。

商家?抽成已經高到怨聲載道,也不能再負重前行了。

代理商?我們最新了解下來,平均一單收入1塊多,扣完各種成本費用,掙幾毛錢,有的還虧錢,也很難再擠出油水。

平臺?按財報分析,一單掙1.5元,扣完稅掙1元多,也不夠2.3元的社保成本,如果長期犧牲利潤也不太可能。

答案只剩下消費者了,唯一可行的方案是讓消費者一單多付一點。

但是現(xiàn)在消費者也不愿意多給錢。

據調研,美團整體的客單價已經五六年沒漲了,最近三年還在降,原因大家都清楚。如果硬漲價轉嫁成本,平臺還會擔心用戶流失。

問題就卡在這了。

2、代理商愿不愿意給騎手交社保?

我一開始以為代理商也在壓榨商家、騎手,最近聊了幾個代理商朋友才知道,他們實際上也希望推動對騎手保障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平臺通過代理/加盟的方式,將幾百萬騎手的直接責任轉到了代理商,代理商就需要對騎手的糾紛、工傷、意外事故負責。

如果騎手沒有社保,一旦出事,代理商就需要承擔所有工傷責任。雖然代理商一般會買保險,但不夠應該賠付的工傷金額,還需要代理商再出20%-30%。很多代理商因為這個原因,每年會有不少超額支出,導致利潤其實沒剩多少。

一到刮風下雨的惡劣天氣,很多代理商就開始擔心,并在群里反復提醒騎手:

一定要注意安全!送餐晚一點也沒事,安全第一。

怎么辦?目前的方法是一些代理商要求騎手單獨買一份保險,一個月60-90元,成本是騎手承擔。

如果給騎手交社保,這個問題就能解決了,代理商當然是歡迎的。

3、騎手愿意交社保嗎?

愿意,也不愿意。

這里面主要涉及兩個因素:現(xiàn)金收入、流失率。

更多的騎手更關心的是,今天我能賺多少,這個月工資能發(fā)多少。與其繳納社保2000-3000多,還不如一個月多給我1000塊工資。

一項調查顯示,70%以上的騎手不愿意承擔一個月1000元左右的社保費用,哪怕公司承擔剩下的近2000元。并不是他們不知道繳納社保后,等他老了有養(yǎng)老保險,而是:

其一,很多騎手這個月就需要這1000元,少了1000元這個月就很難生活了。 其二,很多人當騎手送外賣只是過渡性工作,干幾個月,有其他機會就不干了。

這就是要聊的第二個因素,流失率。

很多城市騎手月離職率在30%以上,冬季更高,平均從業(yè)時長不足10個月。并且新人入職第一個月離職率50%以上,第二個月離職率15%,也就是新人能干滿2個月的只有40%左右。

這意味著,有一半騎手一個月跑不了1000單,有剛入職的天數(shù)和每天單量不夠、熟練度不夠、單量每天不均勻、本月要離職等等原因。如果按社保的最低基數(shù)來交,成本相對更高了。

從騎手整個群體看,30%的全職騎手可能希望有社保,但成本不想承擔太多。70%的兼職騎手,由于流失率問題,交社保本身就有難度。

4、誰需要社保?

針對以上我們討論的問題,想要設計一套滿足所有人的騎手社保方案,其實很難。

如果考慮一半騎手一個月跑不了1000單,真實的社保成本就不是一單2.3元,而是要接近3元了。

這可能是美團過去三年多,都沒能解決騎手社保問題的真實原因。

即使京東喊了這么多口號,也是得算賬過日子,達達130萬騎手,只有幾萬全職騎手符合他們的社保繳納要求。除非京東能一直虧損,否則要解決騎手社保問題,最后只能是消費者承擔。

我認為可行的騎手社保方案,是讓30%的全職騎手繳納社保、有保障,70%的兼職騎手可以更靈活、自愿參與。對應的成本承擔,消費者的配送費需要增加1-2元,平臺再承擔一部分。

一個更值得思考的問題是,誰需要社保?

多年前,服務了城市化崛起的龐大農民工群體,已經退出市場,他們沒有社保。同樣作為平臺經濟的滴滴司機,也沒有社保。但沒有太多人討論。

騎手關心的是能多掙一點,當下的生活改善一點,未來的生活有盼頭一點,社保并不是一個關鍵因素。更需要社保的,是填平道德指責、利益不均的平臺和政府。

而我們對騎手社保問題的義憤填膺,很多時候不過是自以為是的圣人心態(tài),等到點外賣的時候,還是想便宜一點。真想給騎手交社保,我們每次點外賣多給3塊錢吧。

這其實是一個社會問題。

我們都需要的,其實是一個公平、公正、可持續(xù)的商業(yè)生態(tài),讓所有人都能過有尊嚴、有保障的生活。

為什么要關注這個號?

  • 去年我們判斷,,不是電商

  • 1月喊出了,那時股價是88港幣

  • 用最簡單的比喻說清楚了

  • 反過來想,

  • 智能優(yōu)惠券,是

每個公司都有DNA,它根植于創(chuàng)始人團隊和組織文化中,這是故事的起源。

繼續(xù)努力寫一些有價值的觀點,不一定對,也歡迎和你探討。

推薦閱讀TOP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