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所以在故事的開頭,德高望重的文學教授,不愿為財大氣粗的暴發(fā)戶寫自傳序言,成為了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后來,教授的妻子與暴發(fā)戶聯(lián)手,慫恿醉酒的教授在別人寫好的序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從而落下污點,都被視為是這位教授背叛發(fā)妻的反噬。
可最終才發(fā)現(xiàn),暴發(fā)戶白手起家,積累財富,雖中年喪妻卻潔身自好,始終未娶,反觀教授吃盡軟飯,卻禁受不住誘惑,在功成名就之后,背刺供養(yǎng)自己的妻子。
果然,愛到最后全憑良心。
而這良心被叫做暴發(fā)戶的李奮斗有,而受人尊敬的大學教授丁致遠卻沒有。
所以,了解了李奮斗的人生,才發(fā)現(xiàn)丁致遠根本不配為他的自傳寫序。

一個人的境界到哪里,眼中才能看到怎樣的世界。
而這種境界與學歷無關(guān),只受人生經(jīng)歷與自身本質(zhì)所影響。
因此,同樣是看李奮斗的自傳,身為文學博士的大學教授丁致遠,卻只看到了李奮斗的自我夸贊,太過粗魯?shù)退?,也太過夸大其詞。
可中專畢業(yè),賣了將近二十年保險的胡曼黎,卻從這本書里,看到了李奮斗的辛酸過往,和拼搏人生。

從雜貨鋪老板到地產(chǎn)界大亨,李奮斗用二十年,積攢下了很多人一輩子都賺不來的財富,卻在這場奮斗之路上,失去了摯愛的妻子,也漸漸與唯一的女兒離了心。
只是,無論李奮斗多么絞盡腦汁的賺錢,又怎樣費盡心思的躋身上流社會,甚至是出書立傳,精心打造和包裝,只為和文化沾邊,都是為了留給女兒一個輝煌的未來。
奈何,被李奮斗捧在手心里庇護長大的女兒李羽可,卻無視李奮斗打造出的商業(yè)帝國,拼命想要回到,當年蝸居一家三口的小雜貨鋪。
那間雜貨鋪只有三十平,前面賣貨,后面住著李奮斗和他的妻女。
在大人的世界里,那樣的生活很辛苦,可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卻最是快樂。

雜貨鋪就開在李羽可的小學門口,當時她的同學們都很羨慕她,因為那間雜貨鋪,在孩子的眼中,就是一個童話王國,所有好看的,好玩的玩具,飾品,都是屬于她的。
李奮斗和妻子都是上進心極強的人,他們不愿意一輩子守著這樣一間小店,也想給女兒一個優(yōu)渥的生活,和安穩(wěn)的未來。
于是,夫妻兩人齊頭并進,小小的雜貨鋪越做越大,他們一家三口,從小房子搬進大房子,生活也越來越好。
積累了足夠的資本后,李奮斗與妻子一起闖入地產(chǎn)界,趁著風口賺得盆滿缽滿。
只是成功從來不是表面的光鮮亮麗,而是背后的嘔心瀝血。
事業(yè)越大,生活便越忙碌,商場爾虞我詐,也是危機四伏。

李奮斗和妻子早出晚歸,沒有時間陪伴女兒成長,為了搞定客戶,喝酒陪笑,基本上就是在拿健康換機會換金錢。
更驚險的是,有一次李奮斗去外地談生意,卻被人扣住關(guān)進豬圈,不簽合同不放人,餓了只能吃豬食。
是李奮斗的妻子,單槍匹馬趕來,靠唇槍舌戰(zhàn),將丈夫解救了出來,還拿下了這一單生意。
那時候的李奮斗,無論事業(yè)做得有多好,最敬佩的人,永遠是他的妻子,那個每天風風火火,仿佛有使不完的牛勁的女人。
她的身上,從來不背名牌,只帶著一只大包,那里面,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她拿不出來的。
可惜的是,這樣好的一個女人,卻因作息不規(guī)律,長年累月的喝酒,罹患胃癌。
她太堅強也太執(zhí)拗了,不舒服還不去醫(yī)院,等到抽出時間去檢查了,卻已經(jīng)是晚期了。
他們得到了過去想都不敢想的財富,可李奮斗卻中年喪妻,李羽可年少喪母。

后來,李奮斗再未娶妻,獨自將女兒拉扯大,人生的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事業(yè)之中忙碌。
開始,隨著李羽可漸漸長大,她生活上不愁衣食,可心靈上,卻最是缺愛。
在李奮斗的視角里,他所有拼搏的動力,都是為了這個女兒。
但在李羽可的視角里,這份事業(yè)犧牲掉的,是她母親的生命,和父親的陪伴。
所以,李羽可叛逆不服管教,更不愿聽從父親的安排,接管家業(yè),寧愿去當一個售貨員,也要自食其力,攢錢開一個復古小店,找回小時候的感覺。
在別人眼中,李羽可這個富二代,實在是沒苦硬吃。
就連李奮斗,都覺得這個女兒就是沒苦過,所以矯情。

可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幼時那個三十平的雜貨鋪,給她留下了怎樣深刻的記憶。
在李羽可不愿回家的這些年,不是沒有人勸過李奮斗,完全可以再娶妻生子,重新培育一個繼承人。
但李奮斗根本不敢想,若是自己再生幾個孩子,有朝一日他走了,那幾個孩子,聯(lián)合他們自己的媽媽,去欺負他的女兒,那他在九泉之下,怎么有臉見女兒的媽媽呢?
或許李奮斗只是隨意的說出了心里話,可在那一刻,人物的高光瞬間亮起。
回想起李奮斗的初次登場,作為邱麗蘇辦公大樓的房東,一個脾氣暴躁,不拘小節(jié),還有錢有勢的暴發(fā)戶形象,幾乎是板上釘釘。
偏偏是這樣的一個人,還出了自傳,想要讓邱麗蘇的新男友丁致遠,給寫一篇序。
當丁致遠讀完那本自傳,痛批書中內(nèi)容,就是曲意逢迎,難入高雅之流時,幾乎自動代入李奮斗身為商人的目的和算計。
雖然事實上,李奮斗之所以迫切的,想讓丁致遠寫序,也確實是要利用他這位網(wǎng)紅教授的名氣,給自己的書,增加一些權(quán)威,提升一些地位。
但李奮斗的這本,名為《李奮斗的奮斗》的自傳,卻的的確確記錄了他傳奇的一生。

真正了解過這個人之后,才發(fā)現(xiàn)李奮斗對感情專一,又是妥妥的女兒奴,除了脾氣暴躁點,竟然全身都是優(yōu)點。
畢竟一個愛玩消消樂的老板,又能壞到哪里去呢?
丁致遠自恃文化名流的身份,瞧不上李奮斗的暴發(fā)戶身份,戴著有色眼鏡看他的書,清高的拒絕為他寫序。
可細細想來,若李奮斗知道丁致遠是如何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受妻子幫襯完成學業(yè),實現(xiàn)階級跳躍,剛有了名氣和成就,轉(zhuǎn)身就愛上別人,拋棄妻子,估計他根本不會讓丁致遠為自己寫這個序。
丁致遠的高學歷,讓他有了講大道理的資本,但李奮斗的三觀,卻令他成為了有情有義的商人。
嘴上說著再華麗的辭藻都沒用,所作所為都會將自己的本質(zhì)暴露。
所以學術(shù)界的名流也會出軌,流連名利場的商人卻能保持本心。

這也是李奮斗最終會將家族信托項目,交給胡曼黎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她深得李羽可的信任,還因她在某些方面,真的像極了李羽可的母親。
別的銷售,為了拿下這個項目,只會沒有溫度的紙上談兵,只有胡曼黎,真正想要的,是打開李羽可對父親的心結(jié),讓李奮斗得以與女兒和解。
就如李奮斗的自傳,被丁致遠斥責低俗一樣,胡曼黎的努力,也被丁致遠認定為市儈。
但是,永遠熱情大方,有良心有底線的胡曼黎,丁致遠配不上,就連為李奮斗真實的奮斗史寫序,丁致遠也配不上。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