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來運尸體的人員每次不得超過50人,要在白天能見度良好的情況下,打著“紅十字”旗幟來,不攜帶武器。只要按此辦理,我方絕不開槍開炮,確保你方人員的生命安全。特此通告。

這是1984年7月14日,越軍前線士兵突然收到來自我方送出的一份通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份通告很快就被送到了越軍位于老山一帶的前線指揮部,指揮部長官看了這份通告,又羞又惱,卻又無可奈何。

就在兩天前,越軍調集了一萬八千多軍隊,發(fā)起神秘的“北光計劃”,妄圖以近兩萬的兵力,偷襲我軍的兩個團,而后一舉拿下他們一心想要奪回了老山陣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開展軍事行動之前,越軍早已探知,在老山和松毛嶺陣地,我軍只有兩個團的兵力,此次越軍派出了近兩萬兵力,又在行動前,絕對保密。越軍深信,此次行動一定能夠將老山和松毛嶺一舉拿下,讓他們一雪前恥。

哪知,最后,越軍卻為此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松毛嶺一帶越軍的尸體更是堆積如山,尸臭轟天,不得已,我軍才以發(fā)送通告的形式,通知越軍前來收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光計劃”劍指老山

1984年7月12日,越南軍隊從河內、高平、老街、諒山等地集結,迅速調集了包括精銳之師316A師、356師、1師等8個團在內的一萬八千余兵力,向我國與越南邊境的老山地區(qū)迅速出發(fā),企圖一舉奪回老山陣地。

由于這一次的偷襲老山軍事會議,是在越南河內省一個名叫北光的小山村組織召開的,因此,這次的軍事行動,就被稱為“北光計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和越軍計劃周密又軍力充沛的優(yōu)勢條件相比,我軍在老山陣地、松毛嶺陣地部署的兵力,就薄弱多了,總兵力加在一起,只有兩個團。

正因為如此,在越軍作戰(zhàn)區(qū)第二軍區(qū)司令員武立等人的眼里,這一次的偷襲之戰(zhàn),他們必然大獲全勝。

為何越軍對于老山和松毛嶺陣地如此心心念念,志在必奪,甚至愿意為此付出巨大代價呢?

這還要從這兩處陣地特殊的地理位置說起。老山陣地分為東、中、西三個戰(zhàn)區(q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東區(qū)以八里河東山為核心,南北走向的山峰高達1600米;西區(qū)以老山主峰為核心,共有大大小小27個山頭,均被我軍控制;在東區(qū)和西區(qū)的中間地帶,即為綿延長達4公里的山梁,此處名為中區(qū),實際上就是松毛嶺陣地所在。

沿松毛嶺向南14公里外,就是越南的大青山。在此地,大青山和八里河東山交匯,交匯處有一峽谷口,峽谷口處坐落著越南當地人的一個村寨,名叫清水口。此地是越軍進入老山地區(qū)的咽喉要道,軍事意義非常重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越南而言,老山和松毛嶺陣地,地勢險要,對于前沿戰(zhàn)局影響很大,此外,此兩處陣地,原先一直為越軍占領,越軍在此處打造了對外號稱是固若金湯的堅固防御堡壘,卻怎料,竟然被我軍輕易攻破,讓越軍顏面掃地。

因此種種原因,不論是出于國內的政治壓力,還是出于民族自尊心的驅使,這兩處陣地,越軍都勢在必奪,且愿意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關門打狗、務求全殲”

越軍的此項名為北光的軍事計劃,實際上早在這一年的5月初,就已經制定了,但是,越軍對這一軍事計劃,高度保密。

我方偵察人員,花了很高的價錢,才好不容易從情報販子的手里,買回來這個計劃的名稱,至于具體內容,則無從知曉。

不過,知道了軍事計劃名為北光,我方就已經對越軍的行動目的有了大致的判斷,這次越軍的行動很明顯是沖著老山和松毛嶺陣地來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5月20日,我方的工兵部隊及已經提前在陣地前拋射了30多萬枚地雷,又設置了一處長達7公里,寬度在半公里的雷區(qū),用于抵御越軍隨時可能發(fā)動的反攻。

防御性雷區(qū)部署完成之后,我軍的后勤保障部門又大批量向這兩處陣地運送了充足彈藥,彈藥量達到了驚人的3個基數,比常規(guī)彈藥量高出了整整2倍以上。

此外,我軍的一線作戰(zhàn)部隊還部署了當時先進的英制“辛柏林”炮偵雷達,該雷達系統(tǒng)可以在敵軍火炮攻擊之后的數秒時間內,就能準確出敵人炮火所在位置及發(fā)射攻擊的火炮種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切準備就緒之后,我方偵察人員再次對越軍電臺24小時不間斷監(jiān)聽。讓人意外的是,在過去的兩個月時間里,越軍的全部電臺均保持了靜默,沒有發(fā)出任何電波。

這是絕對不正常的,我方據此判斷,關閉了電臺的越軍,在這兩個月里,一定在密謀著更大的軍事行動。

暴風雨來臨前,都是出乎尋常的寂靜,這寂靜里,隱藏著更大的動作。

為此,我軍一刻也不敢放松對于越軍電臺的監(jiān)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終于,在7月11日入夜之后,在這天夜里23時50分的時候,我軍的電子偵聽部隊忽然捕捉到了越軍二軍區(qū)前指電臺發(fā)出的一個無線電信號,經過我方破譯,其內容為,“各部速報準備情況。”

得到這一情報之后,我軍立刻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分析認為,越軍有極大可能會在12日的凌晨,開始實施他們的北光計劃。

為了對付越軍對我方兩處陣地的偷襲,我軍根據我方防御帶三面環(huán)山的地形,將主要防御軍事力量都部署在清水口處,因為此處是越軍人員和輜重部隊的必經之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了有效殲滅越軍有生力量,我軍制定了“趕羊入圈、分段攔截、關門打狗、務求全殲”的作戰(zhàn)策略。

此策略先是誘使越軍進入我軍的防御環(huán)形帶,而后利用我方強大的炮火優(yōu)勢,打亂越軍的隊列隊形,使其首尾不能相顧,這之后,再用強大火力,逼迫越軍進入清水口,待其進入清水口之后,扎緊口袋,讓其有進無出,務求將越軍全部殲滅在中區(qū)這一戰(zhàn)略位置。

所有這一切都科學部署后,這一夜,我軍徹夜不敢睡,側耳諦聽越軍的一舉一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通告收尸 詭計多端

凌晨2時30分,越軍各部隊以無線電條碼的形式,向上級發(fā)送“開飯完畢”的信號,很快就被我方人員破譯。我方據此判斷,越軍已經向我方的防御帶開始了軍事行動。

果不其然,越軍電臺的電波隨即開始此起彼伏發(fā)送出來,經過我方破譯,其內容都只有相同的四個字:“準備完畢。”

這就意味著,越軍要開始行動了。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軍昆明軍區(qū)前指立即發(fā)出命令,令炮兵各團以大口徑加榴炮向越軍可能集結之地、炮兵陣后方供給基地、保障基地、前線指揮機關等地,把握戰(zhàn)機,迅速實施火力急襲。

當越軍按照事先部署,進入我防御帶的時候,我方瞅準時機,首先下令3個85MM加農炮營立即對前沿陣地3公里范圍內實施火力急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瞬間,在最先進入我防御雷區(qū)的越軍,被地雷炸得鬼哭狼嚎。越軍怎么也沒想到,為何會在一瞬間,整個陣地突然開始萬炮齊發(fā)。睜眼看去,只見整個老山陣地、松毛嶺陣地以南的廣大區(qū)域,全部被炮火燒紅了天。

加農炮之后,我炮兵師的130mm、122mm加榴炮開始正式出場。該口徑加榴炮威力極其強大,一發(fā)炮彈就可以直接干掉越軍一個排的兵力。

在如此強大的火力強攻之下,原先整飭有序的越軍部隊,開始失去了組織紀律性,隊伍很快就被打散了,各自紛紛逃命,有的越軍誤打誤撞,糊里糊涂就撞進了我軍提前布置好的雷區(qū),于是,聲聲爆炸巨響此起彼伏,火光沖天,越軍被炸得哭爹喊娘,悲慘哀嚎,亂作一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時被打得暈頭轉向的越軍,怎么也想不通,在軍事行動前,嚴格保密的夜間偷襲計劃,是如何被我軍精準獲知的,我軍又是如何做到在提前半個小時,就預知越軍實施的軍事行動,然后趕在越軍行動前,直接對他們來個炮火全覆蓋。

實際上,越軍怎知,我軍并不知道越軍北光計劃的具體詳細內容,但是,久經沙場,我軍早已可以做到見微知著,提前預判。

偷襲忽然變成了“明襲”,此時的越軍,也顧不得絕密與機密了,竟然直接用明碼向上級發(fā)出了一個又一個請求支援的信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部建制已被打亂,請予以協(xié)調。

我部現敵火力攔阻,無法按時到達高地,請求炮兵壓制敵炮兵火力。

我部遭敵炮火突襲,傷亡嚴重,請求予以支援。

戰(zhàn)斗正酣,此時的清水口,卻已經堆滿了越軍的尸體和無法行走的傷員,被我軍擊中燒毀的越軍后勤的車輛和輜重車輛大火燃燒的高高火焰,映紅了整個南面的半邊天,那絢爛明亮的橙紅、火紅、黑紅各色火光,如同黃昏時分的各類晚霞繽紛升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高處望去,但見在老山陣地的中區(qū),中越雙方共投入了47個炮兵營,東西寬5公里、縱深7公里的陣地,寸寸土地都被轟炸了無數遍,變成了一寸寸噴射著灼灼高溫的黑土、焦土、火土。而在這一方陣地上,上萬越軍正在進行著慘烈的拼殺。

據參戰(zhàn)越軍醫(yī)療部隊士兵回憶,開戰(zhàn)不到一小時,就從前線送下幾百肚破腸出、缺胳膊斷腿的傷兵。由于傷員太多,救治不及時,三分之一的傷員,只能眼睜睜看著斷氣。

在7·12松毛嶺戰(zhàn)斗中,被擊斃的越軍達3700多人,這還不包括被炸成碎片無法統(tǒng)計的越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清水口一線陣地,不僅鋪滿了越軍的尸體,大部分尸體都找不到完整的尸身,有的被炸斷了的尸塊,和泥土混合在了一起,已經無法準確分辨哪是尸體哪是泥土,一腳踏上去,就會看到從泥土里立刻滲透出血水來。

“我們從來都沒有遇到過那么激烈的地面炮火攻擊,就算與美軍作戰(zhàn),也沒有見過。”參戰(zhàn)越南老兵吳清山回憶起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很多年以后仍心有余悸。

不過,對于我軍而言,打得最為酣暢淋漓的莫過于7月12日與越軍的這一戰(zhàn)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這一生最痛快的一天,莫過于7月12日,那天最痛快的一件事,四師長通知我說炮彈運上來了,放開手打!

時任119團團長張又俠,多年后回憶起這一戰(zhàn),仍心情激動。

在142高地,不甘心失敗的越軍的兩個加強連,一次次對只有15人防守的我方142高地發(fā)起進攻。

我軍的15名勇士,利用重機槍全力阻擊越軍,最后被迫轉入坑道內,繼續(xù)與敵人展開周旋。經過兩天的拼殺,越軍傷亡極其慘重,層層疊疊的尸體,在142高地,堆了一層又一層,足有4層之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戰(zhàn)斗至12日晚十時半,在經過整整17個小時六次沖鋒之后,越軍的6個戰(zhàn)斗團基本喪失戰(zhàn)斗力,部分團的陣亡人數已經過半,無可奈何的越軍,不得不趁著夜色,全部奉命撤退。

13日一大早,當張又俠走出119團指揮部,他無比震驚地看到越軍的尸體觸目皆是,最近的距離指揮部,還不到30米。

由于天氣炎熱,松毛嶺等前線陣地又潮濕多雨,無法及時收殮的越軍尸體,開始迅速發(fā)爛發(fā)臭,氣味極其難聞,有些戰(zhàn)士甚至因此吃不下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了避免出現瘟疫,我軍這才以通告的形式,通知越軍前來收尸。

令我軍沒有想到的是,慣于背信棄義的越軍,在人道主義收尸這一常規(guī)操作中,竟也開始玩起了陰招。

越軍派出的收尸隊,既沒有打“紅十字”旗幟,也沒有放下武器,而是隨身攜帶武器,假裝收尸,準備再次偷襲我軍。

識破了越軍的詭計之后,我軍不由分說,再次開打。經此一事之后,越軍再也不派人前來收尸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越軍丟下的層層疊疊的尸體,最后我軍只有用火焰噴射器將其全部燒毀。

直到今天,在松毛嶺一帶的山石里,仍然殘存有許多沒有爆炸的火箭彈和迫擊炮彈,每當大雨過后,從山石泥土中還會沖刷出許多越軍戰(zhàn)死士兵的破碎骨骼,在無聲訴說著那一場戰(zhàn)斗的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