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wǎng)紅’并不是一個貶義詞!” 5月2日,在2025長三角國際田徑鉆石賽(上海/紹興柯橋)的官方賽前新聞發(fā)布會上,身著運動服、笑容自信的吳艷妮出現(xiàn)在媒體面前。當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向她拋出“如何看待自己的‘網(wǎng)紅效應’”的問題時,她給出了淡定且誠懇的回答——既毫不避諱自己身上自帶的“熱度”,也表達了用行動帶動更多年輕人參與女子100米欄運動的初心。

圖說:吳艷妮在新聞發(fā)布會上
突破讓邊緣項目“出圈”
從2023年成都大運會突破12秒76,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刷新中國女子100米欄奧運最佳成績,再到今年3月的南京室內錦標賽跑出8秒01的全國新紀錄,吳艷妮用一次次突破證明了女子100米欄同樣能跑得精彩、跑得出彩。與此相對應的是,社會對女子100米欄的關注也在逐漸升溫。
如今的中國女子跨欄,說起項目代表人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吳艷妮。在她看來,這股“聚光燈效應”背后,正是自己從小開始的努力和職業(yè)生涯中的點滴積累。賽場上的“精致妝容”與獨特的個人風格,也成為吸引新一代觀眾的視覺符號。她坦言,這些都是在母親(同為前田徑運動員)的鼓勵下產(chǎn)生的靈感,“美美地上場”,讓更多人關注到田徑本身,也讓本來相對冷門的女子100米欄獲得了一把“出圈”的鑰匙。
“網(wǎng)紅”也能成正能量
對“網(wǎng)紅效應”,公眾往往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紅了就代表浮躁,會對運動員產(chǎn)生干擾;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傳播紅利”,能夠激發(fā)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對體育的興趣。對此,吳艷妮在發(fā)布會上的回應顯得從容而干脆:“‘網(wǎng)紅’并不是一個貶義詞。通過影響力讓更多小朋友走出家門去運動、去體驗跨欄之美,我覺得很開心?!?/p>
這番話背后是一種成熟的心態(tài),更是一種珍貴的責任意識。以吳艷妮為例,面對各種網(wǎng)絡爭議,她幾乎從未刻意逃避,而是大方地表示“感謝支持者,也感謝討厭我的人”。這種坦誠與胸懷,也讓所謂的“流量熱度”更有了正面的引領價值。從小眾走向大眾,女子100米欄需要的正是這種敢于亮相、敢于表達的運動員形象,以激發(fā)年輕群體的模仿和參與興趣。
用韌性化解爭議
其實,吳艷妮的運動軌跡并非一帆風順。她曾遭遇杭州亞運會搶跑爭議,也在巴黎奧運會止步半決賽,但她始終沒有停下腳步,而是不斷從挫折中汲取經(jīng)驗。例如搶跑事件,讓她更注重起跑技術的精進;奧運會的淘汰,則讓她意識到國際大賽舞臺的高度與個人積淀的差距?!皧W運會讓我意識到自己很渺小,但我會帶著學習的心態(tài)去積累經(jīng)驗。”她用謙遜的姿態(tài)為自己贏得了更多尊重。
此外,帶傷上場、堅持訓練,對她而言幾乎是家常便飯。正如她所說,“無論身體是否不舒服,我都會直接上場,因為運動員本就應該做好吃苦、受傷、挑戰(zhàn)極限的準備?!边@股韌勁,正是體育人最具感染力的特質之一。也難怪,有不少青少年因為看了她在電視上“眉眼鋒芒”的瞬間,從此對短跨項目萌生嶄新興趣。
帶動項目普及的更大意義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吳艷妮帶來的不僅是個人的高光時刻,更是一條通往“項目破圈”之路。在中國田徑的長久版圖里,男子110米欄曾因劉翔的傳奇一度萬眾矚目;而女子100米欄則相對“默默無聞”。如今,隨著她屢破紀錄、穩(wěn)定輸出成績,再加上獨特的個人品牌塑造,讓越來越多的觀眾意識到:原來女子跨欄也能如此精彩!
如果說吳艷妮的“吸粉”讓大家認識到這項運動的魅力,那么她更希望能有更多后輩繼承這份熱愛。她在場上場下都不遺余力地為此鼓與呼:在媒體專訪中,她常常鼓勵青少年“可以勇敢輸、也要勇敢贏”,在商業(yè)活動或社交媒體平臺上,她也一再呼吁“走上跑道,沖過欄架,感受速度與激情”。這正符合如今體育界對“文化輸出與榜樣塑造”的共識:讓專業(yè)競技不僅停留在金牌和成績層面,更在日常生活里向公眾傳遞積極、進取的能量。
用堅守鐫刻更多可能
這次在紹興柯橋亮相,吳艷妮再次確認了自己在2025年的目標:希望能打破女子100米欄室外全國紀錄,并力爭在更大舞臺上取得突破。未來,她還想將自己的影響力延續(xù)到青少年培訓、公益活動甚至文化傳播領域。讓更多小朋友在認識劉翔的同時,也知道中國有一條“女子跨欄”跑道,跑著吳艷妮,也跑著一批勇于追夢的后來者。
或許,對她而言,最寶貴的從來不是“網(wǎng)紅”身份本身,而是能借由大眾目光的聚焦,向社會持續(xù)傳遞體育的陽光與向上。正如她在發(fā)布會上所說:“通過我和這些世界級選手在同場競技,能讓更多人看到田徑運動的激情與美好。我希望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運動帶來的快樂與改變。”
競技體育從不排斥熱度與人氣,關鍵在于如何把這股“熱”轉化為更久遠的助力。吳艷妮的成功,并不止于個人的拼搏與汗水,更展現(xiàn)了女子100米欄這個冷門項目在中國“飛”出新天地的希望。她把“網(wǎng)紅效應”看作是一種加持,也是一種責任;把跨欄背后的苦與樂,變成勸導年輕人走出家門、擁抱跑道的“燃”與“美”。
原標題:《以熱愛點燃冷門項目!吳艷妮談女子100米欄的“網(wǎng)紅效應”》
欄目主編:陳華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姚勤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