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生苦短,知道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四書集注》有云:

“適可而止,無貪心也。”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學會適可而止,知足常樂。

因為一個人若是太過沖動,太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話。

那么,一個人就會容易掉進耍小聰明的陷阱里,從而在不知不覺當中,把自己的人生毀了。

人最幸福的活法,其實就是懂得適可而止,及時止損。

因為你要這么想,人生如下棋,舉棋落子,每一步,我們都要足夠謹慎,足夠細節(jié)。

最后,人生才能夠走得輕松,遠離煩惱,避免災患,不再痛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 欲望,要適可而止

真正能夠成就一番大事的人,從來不是急著去追求,也不是追求滿打滿算的人。

你要明白,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晝夜連軸轉,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好的狀態(tài)。

所以,聰明人會懂得節(jié)制自己的欲望,并不是自己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什么。

太多太多的人,就是因為太容易被影響,太容易被干擾,所以不管做什么事,以及不論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從頭到尾都是非常沖動,說來就來的。

以至于在執(zhí)行的過程當中,倘若遇到了困難,然后就會懷疑一切,甚至否定一切。

其實,當一個人還沒想清楚自己為什么而出發(fā)的時候,那么他在途中所遭遇的一切,其實對于他們來說,都是虛擬的,浮躁的。

《道德經(jīng)》有云:

“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strong>

學會節(jié)制你的欲望,知道自己在做一件事情之前,究竟是為了滿足欲望去做的,還是為了更高的理想信念去做的。

顯然,如果你是為了滿足自身的欲念,那么很有可能,你會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你卻不自知。

古人說:“人之心術,多欲則險,寡欲則平?!?/strong>

紅塵萬丈,人不能太容易受到誘惑的驅使,不能成為欲望的奴隸和工具。

因為那樣的話,最終你會把自己沉淪在欲望的溝壑里,把自己埋沒了。

人若能修身克己,則能遠離禍患。

就像《菜根譚》里有一句話:

“人生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strong>

欲望如同枷鎖,如果一個人越是想要追求得到更多,那生活對于他來說,就是在無形當中,給到他更多的枷鎖。

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修身克己,最終才能夠守住清歡,過好當下的生活和人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 善良,要適可而止

人的欲望要適可而止,同樣,一個人的善良也要適可而止。

畢竟在這個世道,不是誰都值得你不顧一切地付出。

很多時候,如果你好到有了菩薩一般的心腸,好地毫無保留地善待別人的話,那么就相當于加大了自己不被珍惜的概率。

人性就是如此,只會拿捏那些好拿捏的,欺負那些好欺負的,利用那些好利用的。

你要學會適可而止,尤其是當你發(fā)現(xiàn)對方根本不值得自己去付出,對方的人品也真的不咋地的時候。

那么,如果你還傻乎乎繼續(xù)好好對待他人,那么也就意味著,你在把自己交出去,任由他人宰割和利用了。

一個人做人做事,可以善良,但是一定要有原則,要有底線,更要有鋒芒。

這樣,別人才不會,也才不敢肆無忌憚在你身上做壞事,因為覺得那樣做,自己也需要承擔不可名狀的風險。

甚至,很有可能會遭受反噬,讓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變得越來越不知道該怎么辦,該怎么活了。

就如余華說的:

“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

做人做事,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善良,到頭來不會反傷到自己。

起碼,我們要知道,不是誰都值得自己好心對待,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真誠面對的,善良對待的,其實永遠只有自己。

至于對于別人,我們要學會適可而止,保證一個度就好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 一種幸福的活法:適可而止

弘一法師曾送過夏丏尊兩個字“知止?!?/p>

所謂的知止,其實就是懂得適可而止,知道事過即止,人過即止。

如此,這才是一種智慧的選擇,也才能夠真正讓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走得更坦然,活得更自然。

很喜歡曾國藩曾說過的一句話:

“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現(xiàn),不因功名而貪欲,不因感極而求妄。”

人生苦短,知道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讓自己珍惜眼前,著眼于當下,致力于自己的生活過程,也積極主動好手邊上的每件事。

這樣,你就能夠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更充實,也能夠變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