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六王鎮(zhèn)的老農用蛇皮袋堵門口時,百色的李大姐正給菜地澆水——同一天,廣西東邊泡在55毫米暴雨里,西邊曬得玉米葉子打卷。這場景太反常。

按說5月初該是“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的時節(jié),可眼下東邊的玉林容縣,一場雨就下完了四月整月的量,低洼處的水漫過腳踝;西邊百色、崇左卻像被火烤,35℃的高溫曬得人頭暈,地里的玉米葉子卷成了煙卷。
“五月天,孩兒面”,老一輩常說的變天道理,今年格外明顯。

氣象上管這叫“天氣系統(tǒng)打架”,北邊的冷空氣和南邊的暖濕氣流較上了勁,東邊成了“戰(zhàn)場”,西邊成了“烤場”。更讓人緊張的是,這波大雨分三波“接力”。第一波今晚就到桂林、柳州這些北邊城市,桂林北部山區(qū)后半夜雨勢最猛,一小時能下60毫米,跟拿盆往下潑似的,還夾著10級大風,能把碗口粗的樹吹斷,冰雹有鵪鶉蛋大小,砸在瓦片上叮當響。
南邊的南寧、北海暫時沒大雨,可沿海地區(qū)下午會突然來陣雷雨,跟誰甩了盆水似的,說下就下。西邊的百色雖然溫度降了點,可濕度大得像蒸包子,悶得人喘不過氣。

第二波雨明晚往南挪,柳州中南部、河池東部要遭暴雨,累計雨量能到80 - 100毫米,相當于小半米深的水鋪在地上。
南寧北邊、貴港開始下雷陣雨,大明山附近的雨也不小,30 - 50毫米的量,山路得小心打滑。

這時候西邊的百色還是熱,可農民們更擔心地里的莊稼——東邊的澇,西邊的旱,同一片土地上,有人忙著排水,有人忙著澆水,咋能不讓人發(fā)愁?第三波雨后天晚上到大后天,輪到玉林、北海這些東南部城市。
玉林博白、北海合浦的暴雨能到60 - 110毫米,馬路積水怕是少不了,開車的得慢點開。北部灣海上風也大,陣風7級,浪有2米多高,出海的漁船可得提前回港。

有人納悶:前幾天還穿短袖曬谷子,咋突然要防冰雹?天氣預報說后期準度可能下降,這更讓人心里沒底。
種地的老張就說:“靠天吃飯的年頭,多留個心眼總沒錯,該收的曬谷場趕緊蓋,該挖的排水溝趕緊掏?!边@天氣就像個任性的孩子,東邊哭西邊笑,讓農民兩頭操心。
咱老百姓能做的,就是跟著天氣的節(jié)奏走,暴雨來了防積水,高溫來了勤澆水,多留意天氣預報,可別讓老天爺打個措手不及。說到底,種地靠的是“人勤地不懶”,可天氣這事兒,誰又能說得準呢?
就像老輩人說的:“天有不測風云”,咱多準備點,總比事后后悔強。你說,這東邊暴雨西邊烤的怪天氣,啥時候能消停點?天氣這事兒,像田里的莊稼,你多上心,它才不跟你較勁。
不管是澇是旱,提前張羅著,總能扛過去。就盼著這三波雨下得勻溜點,讓東邊別澇壞了苗,西邊別旱枯了根,老百姓的日子,就指著這天氣順順當當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