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飛機墳場”里,一批被塑料膜包裹的F-16殘骸正在被裝運上烏克蘭的運輸機。這看似“廢品回收”的操作,卻成了特朗普政府近期最受爭議的外交動作——一邊以“援助”之名向烏克蘭輸送退役戰(zhàn)機零部件,一邊罕見公開炮轟普京“敷衍和談”,這場精心設計的戰(zhàn)略博弈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算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廢鐵換礦產”:特朗普的“空手套白狼”生意

美國空軍證實,從“飛機墳場”運往烏克蘭的F-16戰(zhàn)機已拆解關鍵部件,無法直接參戰(zhàn),但能為歐洲盟友提供的現(xiàn)役F-16機隊提供零部件支持。然而,這批“廢鐵”的價值遠不止于此。5月1日,美烏簽署《重建投資基金協(xié)議》,美國以“恢復軍援”為籌碼,換取烏克蘭油氣、礦產及關鍵基礎設施收入的五成份額。

特朗普的算盤打得精明:用退役戰(zhàn)機零部件這一“低成本道具”,既兌現(xiàn)了對烏軍援承諾,又撬開了烏克蘭的礦產資源。正如美媒所言,這是“一箭雙雕”——既向基輔展示“誠意”,又為美國資本攫取利益鋪路。而烏克蘭的妥協(xié),實則是迫于戰(zhàn)場壓力與國內經濟崩潰的雙重困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炮轟普京”背后的戰(zhàn)略施壓

此前,特朗普曾多次宣稱“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zhàn)爭”,甚至施壓澤連斯基簽署“城下之盟”。但近期,特朗普態(tài)度突變,不僅恢復軍援,更在公開場合指責普京“不想停戰(zhàn)”“敷衍和談”。這一轉變的導火索,正是俄烏談判陷入僵局。

俄羅斯對西方援助F-16反應激烈,普京直言“將像摧毀其他武器一樣擊落它們”,但特朗普的“廢鐵援助”實則試探俄羅斯底線——既避免直接激怒普京,又釋放威懾信號。正如分析指出,特朗普試圖用“有限軍援”施壓俄方讓步,同時為國內選舉塑造“強勢領導人”形象。

三、“聯(lián)俄制華”的野心與困境

特朗普的真正目標,遠非俄烏?;疬@般簡單。其核心戰(zhàn)略是通過離間中俄關系,實現(xiàn)“聯(lián)俄制華”。早在斡旋初期,特朗普便多次暗示“中國崛起威脅俄羅斯”,試圖挑動普京的戰(zhàn)略焦慮。然而,普京在庫爾斯克戰(zhàn)役后高調宣稱“準備打滿五年”,甚至加速與白俄羅斯的核武器部署,顯然未給特朗普留下操作空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次“廢鐵軍援”暴露了特朗普的困境:若過度施壓俄羅斯,可能徹底破壞美俄關系;若放任俄軍推進,又恐失去對歐洲事務的影響力。進退維谷之下,退役F-16成了“安全牌”——既安撫烏克蘭,又不觸怒俄羅斯。

四、全球格局的“蝴蝶效應”

特朗普的“突變”背后,是俄烏戰(zhàn)爭引發(fā)的連鎖反應:

1. 歐洲的核恐懼:俄羅斯將戰(zhàn)術核武器部署至白俄羅斯,歐盟主席馮德萊恩緊急求助中國調停,凸顯歐洲對美國“核保護傘”的深度不信任。

2. 烏克蘭的“工具化”:從“暴風陰影”導彈到F-16,西方武器不斷升級,烏軍卻淪為大國博弈的消耗品。

3. 中俄的默契堅守:盡管美國試圖分化,但中俄在烏克蘭問題上仍保持戰(zhàn)略協(xié)作,中方堅持中立立場,拒絕選邊站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語:一場沒有贏家的游戲

特朗普的“廢鐵外交”,本質是商人式的風險對沖——既不想放棄離間中俄的機會,又急于從烏克蘭榨取利益。然而,俄烏戰(zhàn)爭的復雜性遠超預期:普京的“持久戰(zhàn)”決心、歐洲的核焦慮、烏克蘭的生存掙扎,以及中俄的戰(zhàn)略定力,共同構成了特朗普難以破解的困局。

這場博弈揭示了一個殘酷現(xiàn)實:大國博弈中,小國的命運往往只是籌碼;而所謂“和平”,不過是利益重新分配前的短暫喘息。對于世界而言,特朗普的“突變”或許只是序幕,真正的風暴,還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