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印度時報》的最新報道,印度政府已經(jīng)明確回絕了巴基斯坦要求對克什米爾帕哈爾加姆事件進行中立調查的要求,稱其是一種“欺騙”。

印方振振有詞,將其形容為一種“轉移人們關注點的手段”,并聲稱這樣的調查能夠“蒙蔽世人的眼睛”,似乎印度已經(jīng)能夠預見到調查的結果會對他們不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度嚴詞拒絕巴方中立調查要求

不知道印度人為何會產(chǎn)生這樣奇怪的擔憂,沒有任何調查他們怎么就一口認定那些襲擊者就是巴基斯坦方面安排的呢?現(xiàn)在是巴方主動要求成立調查組,想把事情查清楚。如果印度方面對自己針對巴基斯坦的指控胸有成竹,怎么現(xiàn)在這么心虛?

并且調查組的成員構成也將是由印巴雙方共同決定的,不會只有與巴方關系較好的國家,也不會只有與印方關系較好的國家。這樣公平且公開的調查印度方面現(xiàn)在卻不想接受,很難讓人理解。然而,巴基斯坦已經(jīng)在幾天前的一份初步調查中發(fā)現(xiàn)了印度方面的一些不尋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萬斯訪問后,克什米爾流血事件發(fā)生

根據(jù)巴基斯坦方面掌握的情況,襲擊發(fā)生地點距離最近的印度警察局5.3公里,但是由于這里山路崎嶇,開車最快也需要30分鐘到達。

再加上從收到報警,外加確定情況,之后指派人員并集合隊伍然后出發(fā)這一過程也需要時間,印度人還是出了名的效率慢,按理說最快也需要40分鐘到達。不過非常出乎意料,當天的印度警察有如神助,不到10分鐘就到達了現(xiàn)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度警方只花10分鐘便到達現(xiàn)場

或許印度警局出現(xiàn)了“車神”,或許那天情況十分緊急導致他們的效率特別快,10分鐘就到了。但他們居然到現(xiàn)場后幾乎沒怎么調查便很快向上一層匯報,直接認定這次襲擊和巴基斯坦方面有關。但實際上他們至今并沒有抓到襲擊者,也沒有任何其他證據(jù),這一點有些耐人尋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巴基斯坦方面掌握的材料

面對這些無端指控,巴基斯坦自然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并且很委屈,便提出要調查到底怎么回事。現(xiàn)在從印度方面對于成立聯(lián)合調查組的抗拒,以及他們?yōu)樽约旱目咕芏幵斓墓诿崽没实睦碛蓙砜矗坪醺苡∽C一些猜想。身正不怕影子斜,而身子不正那可就怕了。

所以,連平時與印度關系較好的俄羅斯都表示不支持印度的單方面說法。5月3日出訪俄羅斯,企圖尋求外交支持的印度外長蘇杰生在拉夫羅夫那里就碰了一鼻子灰。俄羅斯外長義正言辭地告訴蘇杰生,印巴要通過外交努力解決分歧,要互相理解并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

很顯然,站在一旁的蘇杰生似乎對這一答案悶悶不樂,但公道自在人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源:《今日俄羅斯》

▲印度外長好像并不開心

印度人想蠻橫無理,想隨便找個借口就想開戰(zhàn),還想得到別人的支持這肯定是行不通的。畢竟他們還沒有這種說一不二的實力,而且各方在表達自己態(tài)度的前也要考慮巴基斯坦背后的中國。

只能說,印度自身的影響力還差得很遠,此番恰好能幫他們看得清楚。這次想獲得外部的大力支援,對印度人來說恐怕是很難了,如果他們想繼續(xù)玩火,那可以憑自己的力量跟巴基斯坦試一下。但是這一切的后果,也將是由印度自己負的。

【內容本人原創(chuàng),盜用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