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一母生九子,連娘十個樣”,這話放在星二代身上也不假。當張柏芝兒子和王菲女兒的日常畫面擺一塊兒,才讓人明白:家庭教育就像包餃子,餡兒不同,包出來的味兒也大不一樣!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張柏芝的“煙火氣育兒”:把孩子當普通人養(yǎng)
張柏芝帶娃主打一個“接地氣”。接送兒子上學,別的明星保姆專車,她親自上陣,校門口給孩子整理衣領的模樣,和咱小區(qū)里的媽媽沒啥兩樣。周末不搞高端活動,拉著孩子逛菜市場,教他們挑菜砍價,“這西紅柿得看蒂頭,綠的才新鮮”,活脫脫生活小課堂。工作再忙,也不忘陪孩子打球、做手工,兒子們在這種“柴米油鹽”的熏陶下,性格特敞亮。遇到鏡頭,咧嘴一笑比陽光還燦爛,在學校里也是“社交達人”,用東北話講就是“不拿自己當外人”,這股子親和力,圈粉不少。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王菲的“藝術范兒培養(yǎng)”:給孩子造精神花園
王菲的育兒路走的是“文藝掛”。家里就像小型藝術沙龍,音樂圈、藝術圈的朋友常來聚會,女兒從小聽著原創(chuàng)音樂、看著繪畫創(chuàng)作長大。別的孩子學數(shù)理化,她學鋼琴、學設計,耳濡目染之下,對藝術有自己的一套見解。穿搭也走個性路線,衛(wèi)衣配闊腿褲,戴著墨鏡出街,舉手投足都是“我有我的風格”。這種“放養(yǎng)式”藝術熏陶,養(yǎng)出的孩子骨子里透著灑脫勁兒,就像那句歇后語說的“飛機上掛暖瓶——高水平”,在藝術領域早早展露頭角。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育兒方式?jīng)]對錯,適合的才是“王道”
有人說張柏芝的方式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讓孩子從小體驗生活,以后遇事不犯怵;也有人支持王菲,覺得“藝術滋養(yǎng)心靈”,給孩子廣闊的精神空間。其實就像南方人愛吃米,北方人愛吃面,各有各的喜好。孩子成長本就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身心健康、活出自我,不管是“煙火氣”還是“藝術范兒”,都是家長交出的合格答卷。畢竟,日子是自家過,孩子的路也得自己走,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