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涉及到國家層面,卻無法當斷即斷!

都知道,中國今非昔比,不僅不窮,還成了世界第一大債權國,簡單來說,就是哪國都多少欠中國的錢,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中國的債務國前幾名當中,既有意料之中的發(fā)展中國家,也不乏意料之外的發(fā)達國家。

不過,這些國家在我國的信用程度也不盡相同……
第四名:巴基斯坦
巴鐵的上榜并不意外,因為在大多數中國人印象中,巴基斯坦就是一個比較貧窮落后且處處都需要中國幫助和扶持的國家。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中巴幾十年的合作過程中,中國借給巴基斯坦的資金先后已累計達到了350億美元左右。
而這些錢主要被用于巴基斯坦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保障工程,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中巴經濟走廊。

該走廊東起喀什、西至瓜達爾港,貫穿了巴基斯坦全境,不僅方便了巴基斯坦國內的交通,更是為中國打造了一條可以繞過馬六甲海峽、直連中東的陸上運輸線。

不過,中國考慮到巴基斯坦的經濟狀況,早在建設之初就允許巴基斯坦政府通過領取分紅或轉讓部分經營權的方式,來償還中國在該項目上投入的資金。
所以,與其說是借款給巴基斯坦,不如說中國在巴基斯坦做了一個雙贏的投資。
第三名:委內瑞拉
與巴基斯坦類似,中國對遠在南美洲的委內瑞拉也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建設投資,累計金額已經近500億美元。

但由于委內瑞拉自身經濟出現了嚴重問題,再加上長期遭受美國的制裁,導致其整個國家一直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tài)。
好在委內瑞拉也是世界產油大國之一,當初向中國借款時就是以自家的近3000億桶石油儲量作為擔保抵押的。

所以,中國便可以用低于市場價一定比例的成交價格,從委內瑞拉進口原油。這也算是一種變相補償了吧。
總的來說,中國能成為巴基斯坦和委內瑞拉的債權國,至少在中國人看來并不意外。

畢竟他們都屬于貧窮落后的發(fā)展中國家,需要經濟實力遠超過自己的中國的借款幫助也在情理之中。

但接下來排名在第一第二位的兩個債務國,卻頗為讓人意外了。
第二名:日本
作為鄰國、同時也是發(fā)達國家的日本,同樣也欠著中國大約850億美元的債務。

不過,這些債務主要源于中國對日本進行的經濟投資,如購買日本的優(yōu)質資產、控股日本的優(yōu)質企業(yè)、參與日本的建設項目等。
由于這些投資一般在事前都會做足調研,再加上日本的經濟狀況較為穩(wěn)定,所以通常都會帶來一定的收益。

或許有人會疑惑:日本是一個發(fā)達國家,為什么還要向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借款呢?
這就與日本政府在某段時期,鼓勵日本企業(yè)實施海外業(yè)務擴張的政策有關了。

因為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且人口已逐漸趨于老齡化的國家。一旦國內消費不振,經濟上便很容易受制于人。

因此,他為避免有朝一日國內經濟增長失速,在被迫與美國簽下廣場協議之后,便實行起了向海外遷移企業(yè)和資產的策略。
鄰近的中國自然成了許多日本企業(yè)的首選,大批日企開始涌入中國投資辦廠。

既然要新建產業(yè)基地,當然是吸引的投資越多越好啦。于是,當地政府和金融機構也積極參與了進來,相關的借貸業(yè)務便就此展開、且越做越大。
而這個過程持續(xù)至今已有幾十年,達到850億美元的金額,倒也不足為奇。

而且,這些投資主要依托于日本的實業(yè)和中國的市場,利息收入很有保障。
第一名:美國
根據截止到2024年的數據顯示,僅國債一項,美國就欠中國近8000億美元的債務。
而且,中國曾是持有美債最多的國家。只是到最近幾年,才滑落到第二持有國位置的。

那么,中國為什么會持有如此巨量的美債?以中美現在的關系,難道不擔心美國會賴賬嗎?
這個還真不必擔心,因為美國國債背后自有美元體系和美國政府的信用為其背書。

因此,只要美元還能作為全球最主要的交易貨幣,只要美國政府還沒有宣布破產,中國就不必擔心美債會砸在手里。
相反,平時持有美債,實際上就相當于持有著一定量的、隨時可以兌現的美元資產。

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把它作為一項靈活的資產配置,既可以用來穩(wěn)定自己國家的貨幣匯率,也可以用來備作貿易結算的一時之需。
實在無事,還可以把它當成純粹的理財產品,每年定期享受美聯儲支付的利息。

所以就美債而言,也可以算作是中國根據自身需求,而主動背負的一項有固定收益流動資產。
不過,中國也不是慈善家,更不是冤大頭,遲早會收回外債,但不會清空外債,畢竟有利益來往,才能穩(wěn)定關系!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