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關注香港富豪李兆基的葬禮。一般來說,香港豪門的紅白喜事在娛樂圈都會引起強烈反響。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李兆基的生平,再探討一下普通人是否有機會逆襲成為千億富豪,以及這些富豪究竟是如何積累下巨額財富的。
李兆基,香港第二富豪,目前家族明面上的財富約 2000 億港幣,而暗面資產估計至少還有 3000 億港幣。由于其上市公司每年都有巨額分紅,且這些分紅又持續(xù)用于投資,這部分資產的具體規(guī)模鮮為人知。曾有香港媒體披露,早在十幾年前,李家就拿出約 1000 億資金建立投資基金。能在十幾年前就有如此大手筆,如今他們家族的隱性資產之龐大可想而知。

還有一件事能讓我們對其財富規(guī)模有所感知。2008 年,內地胡潤富豪榜上突然出現(xiàn)一個此前不知名的富豪 —— 李兆楠,其身家約三四百億。李兆楠并非商人,卻能上榜,是因為他名下持有大量中國平安的股票。后來才知道,他是李兆基的弟弟。早年李兆基因身份原因,借用弟弟的名義入股平安,將股票放在弟弟名下。僅這一筆資產,在 2008 年后隨著平安股票的上漲,若李家在股價翻倍或翻兩倍時清倉,其收益之高難以估量。
一個家族坐擁幾千億資產,究竟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要是輕信網(wǎng)上 “白手起家”“努力就能成功” 之類的雞湯,那就大錯特錯了??纯蠢钫谆慕洑v就明白,一個人想要達到這樣的高度,不僅要聰明、努力,還得有強大的背景。
李兆基 1928 年出生,16 歲前往香港創(chuàng)業(yè)時帶了 1000 塊錢。在當時,這可是一筆巨資。而這筆錢的來源,要追溯到他的父親。李兆基的父親是順德當?shù)赜忻母簧?,家族更是望族,早年就經營著金鋪、錢莊等諸多生意。李兆基從小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十幾歲就已成為家里錢莊的大掌柜,負責處理生意。16 歲去香港獨立開金鋪,背后是家族強大的支持,說他是富二代毫不為過,他的兒子是富三代,孫子則是富四代。

李兆基的成功,家族助力不可或缺。6 歲時,他父親就從中山大學請來知名教授擔任家庭教師,這樣的教育資源,即便在當下也極少家庭能夠擁有。而且,他自身天賦異稟,傳聞 6 歲就善于心算,13 歲便能獨立處理生意事務,這等能力遠超常人。
不過,僅有家庭背景和個人實力還不夠,時代因素同樣關鍵。以王思聰為例,他家庭背景強大,本人也不缺乏聰明才智,但創(chuàng)業(yè)卻屢屢受挫,核心就在于時代不同。他沒趕上像其父那樣的創(chuàng)業(yè)黃金時期,也沒遇上如馬云在 2000 年左右的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浪潮。2010 年后創(chuàng)業(yè)競爭激烈,機遇難尋。
李兆基、李嘉誠等人的成功,離不開時代的眷顧。當時香港處于特殊時期,經濟飛速發(fā)展,成為政策洼地。1990 年,香港 GDP 達到內地的 20%,堪稱 “東方之珠”,繁華程度令內地民眾震撼。同樣是李家兄弟,李兆基去了香港成就商業(yè)傳奇,留在內地的弟弟卻一直在國營工廠當工人,由此可見選擇和時代的重要性。

超級富豪的誕生,是時代機遇、個人能力與家庭背景等多種因素交織的結果。在當下,國內富二代、富三代雖多,但想要取得李兆基那樣的成就,難如登天。如今創(chuàng)業(yè)逐漸集中于高科技領域,創(chuàng)業(yè)門檻不斷提高。所謂 “富不過三代” 并不準確,在當下,普通人想要逆襲成為頂級富豪,遠比想象中艱難 。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