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萬一張的乒乓球賽門票。有球迷盯著手機屏幕直吸氣。“加一萬都能娶老婆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網友的玩笑里全是無奈。這是2025年多哈世乒賽的VIP門票價格。
幾天前還是4萬的標價,轉眼就翻了近3倍。單日票價從430元到5200元不等,混雙決賽直接沖上云霄。
要知道,曾經幾十元還送盒飯的乒乓球賽,如今成了奢侈品。票販子的聊天記錄截圖瘋傳。“莎頭組合的場次最搶手。
”有人算出,月薪3000的打工人,得攢近4年才能買一張?!罢Φ?,王楚欽打完比賽能跟我回家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網友的反問扎心了。
賽事方說定價遵循市場規(guī)律。可市場規(guī)律不該讓普通球迷靠邊站吧?以前張怡寧、馬龍的比賽,票價也沒這么離譜。
現在的門票,到底賣給熱愛還是賣給資本?
社交平臺滿是吐槽聲?!白返氖瞧古仪?,不是債啊?!庇星蛎試@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數據顯示,此次票價超過網球大滿貫和頂級演唱會。
體育賽事的門檻,啥時候變得比音樂會還高了?我個人覺得,商業(yè)化沒錯,可吃相別太難看。當看臺上坐滿舉著望遠鏡的黃牛,比賽還是球迷的節(jié)日嗎?
那些攢錢想買票的年輕人,難道只能在屏幕前眼紅?賽事熱度不該成為割韭菜的理由。
有人說高價是因為明星效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明星效應不該讓普通觀眾望而卻步。乒乓球本是全民運動,現在卻像戴上了奢侈品標簽。
這漲價速度,是不是該有人管管?留白的是,賽事方和票務平臺的具體定價機制。
但明眼人都知道,中間的炒作鏈條不簡單。當“看球”變成“燒錢”,體育的初心還剩多少?我們懷念的,是賽場上的熱血,不是天價門票的冰冷。
最后想問,下一次賽事,普通人還能買到正常價格的票嗎?這股漲價風,會不會吹跑更多真心熱愛的球迷?
體育不該是少數人的狂歡,別讓門票成了心墻。留住球迷,才是賽事長久的根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