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4日,港臺的社交媒體簡直像炸開了鍋,好多人都在討論一個聽起來挺玄乎的“末日預言”。說的是日本南海海槽可能會發(fā)生一場大地震,而且時間還被定在了2025年7月5日凌晨5點。這事兒傳得越來越邪乎,不少香港和臺灣的網(wǎng)友都開始坐不住了,又是囤物資又是規(guī)劃逃生路線,甚至有人打算往山上跑,搞得人心惶惶的。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日本政府的一個地震評估說起。今年1月,日本的地震研究機構(gòu)把南海海槽未來30年發(fā)生8到9級大地震的概率,從原來的70% - 80%上調(diào)到了約80%,還說要是真發(fā)生了,經(jīng)濟損失可能超過292萬億日元,死亡人數(shù)最多能達到29.8萬。這個南海海槽從上世紀40年代中期開始,就一直沒發(fā)生過大地震,現(xiàn)在地質(zhì)監(jiān)測顯示,地下積累的能量已經(jīng)到了臨界點,就跟一個裝滿火藥的炸彈似的,隨時可能爆炸。
不過真正讓恐慌情緒像野火一樣燒起來的,是一本1999年出版的預言漫畫,名字叫《我所看見的未來》。作者龍樹諒在書里說,他通過預知夢看到日本發(fā)生了地震和海嘯,還有一片陸地從海底升起來,把日本、臺灣、香港和菲律賓都連在了一起,而災難發(fā)生的時間,就是2025年7月5日凌晨5點。關鍵是這個龍樹諒,之前還被傳“精準預測”了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所以這個日期一曝光,立馬就在港臺網(wǎng)友中間炸開了鍋,好多人都把它當成了“末日審判日”。

這下子,社交媒體上各種跟“末日”有關的群組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比如Facebook上有個叫“日本預言:我所看見的未來”的群組,成員一下子就突破了25萬。群里還按照香港、臺灣不同地區(qū)分了聊天室,大家討論的內(nèi)容那叫一個五花八門,從“怎么逃過這一劫”到“哪條登山避難路線最安全”,啥都有。有人給九龍東的居民出主意,說要是地震來了,就往藍田、安達邨或者飛鵝山跑;新界東的居民呢,打算直接上山,甚至連“捕野豬當食物”這種辦法都想出來了。

不光是討論路線,好多市民已經(jīng)開始行動起來囤物資了。白米、即食面、罐頭食品、軍用壓縮干糧,這些都是搶手貨。還有人準備了飲用水過濾器、露營裝備、保暖錫箔紙和應急藥物。九龍東有網(wǎng)民說,要把物資都裝在背包里,隨時準備跑路,有的家庭甚至給一家五口準備了3個應急背包。更有一些人走“技術(shù)流”路線,買手搖發(fā)電機、能顯示瓦數(shù)的充電線、油燈、水滴燈,還有能接收外界資訊的收音機。有個香港市民買了自動充氣救生圈,說要是洪水來了,這個能保命。還有人上傳了“末日生存指南”視頻,教大家鉆木取火、煮沸污水取蒸餾水這些技能,簡直跟拍荒野求生紀錄片似的。

商家們也沒閑著,一眼就瞅準了這個商機。多個網(wǎng)購平臺推出了“末日應急包”,價格在300到500元人民幣之間,里面有壓縮食品、多功能手搖發(fā)電收音機等。有的商家更是打出“末日倒計時”的噱頭來促銷,搞得露營裝備的銷量蹭蹭往上漲。
就在大家慌成一團的時候,專家們坐不住了,紛紛站出來呼吁大家保持理性。香港飛碟學會的總干事司徒就說,香港發(fā)生大災難的概率“極微”,市民們囤物資其實是“過度恐慌”。他還拿2012年的瑪雅預言舉例,說當年他帶著4部相機登上大嶼山,拍了72小時,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日月星辰還是照常運轉(zhuǎn),預言根本就沒成真。他覺得,與其整天擔心這些末日預言,不如多關注一下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要摧毀地球的,不是地震海嘯,而是人類造成的污染?!彼ㄗh大家通過宗教信仰祝福地球,或者減少碳排放、保護森林,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問題。

科學數(shù)據(jù)也支持專家的觀點。要是日本南海海槽真的發(fā)生9.1級的淺層地震,模擬顯示香港部分沿岸可能會受到海嘯影響。但是香港地處珠江口外海,海岸線復雜,周圍還有很多島礁作為屏障,再加上南海海域水深比較淺,海嘯波的能量在傳播過程中會被大幅削弱。2011年日本東北部發(fā)生9.0級地震,引發(fā)的海嘯波到了香港,也就是造成了輕微的水位異常,根本沒對城市造成實質(zhì)性的破壞。而且香港政府已經(jīng)建立了覆蓋周邊海域的海嘯預警系統(tǒng),能結(jié)合實時潮汐監(jiān)測和數(shù)值模擬技術(shù),提前數(shù)小時發(fā)布預警,給沿岸居民留出足夠的疏散時間。

雖說專家們一直在呼吁理性,但還是有部分市民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選擇“有備無患”。大埔的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說自從3月28日緬甸發(fā)生7.7級地震后,就開始相信龍樹諒的預言,已經(jīng)買了兩包白米、兩箱即食面、20罐午餐肉和全套露營裝備,打算地震發(fā)生的時候,帶著妻子和兒子去登山避難。他還挺樂觀,說“只是以防萬一,沒發(fā)生的話,就當天天吃泡面,放假多去露營,也不會浪費?!?/p>
再看看網(wǎng)友們的評論,那真是五花八門,啥觀點都有。有質(zhì)疑派,像陳狗蛋就說“鬼才信,上次看到說是4月29號下午2:36分”,還有人提到“那天不是說4.26嗎!今天都5月了,不是沒事嘛”,明顯是覺得這些預言變來變?nèi)?,根本不可信。也有提到歷史事件的,比如“1937年12月13日南京30萬同胞!”,還有人拿2012年的瑪雅預言開玩笑,說“12年他們說世界末日了!給領導說自己想休息一個星期。想著自己還有工資沒用完,到網(wǎng)吧上了兩個通宵網(wǎng)!住了四川峨眉山大酒店三晚上!吃了當時不敢消費的海鮮自助!”,結(jié)果末日沒等到,倒是把錢花得差不多了,挺有意思。

還有一些陰謀論的聲音,有人覺得“都是商家在炒作,另類促銷方式。當初2012世界末日傳的多邪乎,還搞出來啥方舟船票,弄的像真的一樣,結(jié)果還不是虛驚一場”,也有人懷疑是日本政府的陰謀,“更傾向于相信日本做核爆試驗。由于在地下威力過大才傳出這些”。當然,也有理性派,比如“莫恐慌,不存在的預言!”“很無聊,沒人能預測未來”,還有人指出“香港為什么恐慌?”,覺得大家沒必要這么緊張。

說實話,看著這場面,我心里也挺感慨的。其實大家對災難的擔憂可以理解,誰都想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但有時候,恐慌情緒一旦在網(wǎng)絡上蔓延,很容易讓人失去理智。就像專家說的,香港面臨的實際風險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而且政府也有相應的預警和應對措施。與其被預言牽著鼻子走,整天提心吊膽地囤物資、想逃生路線,不如多關注一下身邊的環(huán)境問題,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保護我們的地球。再說了,歷史上那么多末日預言最后都沒成真,這次說不定也只是虛驚一場。不過,有備無患總是好的,但可別讓恐慌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大家覺得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