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陳冠希大家都會想起當初Y照門的事情,只是時隔17年后,王晶再次提起了這件事情,他表示當初這件事情并非是場意外而是有人蓄意為之。

為此王晶提出了一個非常戳心的疑問,讓人不禁開始懷疑,或許當年的事情真的另有隱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Y照門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王晶的疑惑又是什么呢?

王晶重提Y照門事件

2008年初,陳冠希與多位女星的私密照在網上瘋傳,整個華語娛樂圈為之震蕩,起初,王晶也以為這是合成的照片,目的是惡意抹黑陳冠希。

可當他親眼看到照片,認出了與自己合作過、視如妹妹的阿嬌時,除了震驚,更多的是難以置信,他后來坦言,自己雖算不上什么正人君子,可瞥見那些熟悉面孔的不堪畫面,實在不忍再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這之后事件迅速發(fā)酵,阿嬌、張柏芝等至少七位女性牽涉其中,陳冠希一夜間成了過街老鼠。

很快,最初散布照片的嫌疑人落網,維修陳冠希電腦的技術員也因“不誠實取用計算機”罪名被判刑,這似乎成了標準答案,也符合大眾對職業(yè)道德敗壞的想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王晶對此提出了一個挺“戳心”的疑問,他認為,普通電腦維修,技術員不太可能無緣無故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系統(tǒng)底層翻找那些藏得嚴嚴實實的私密文件。

除非,維修工事先就知道電腦里有這些“猛料”,這個推論,指向了一種更讓人不安的可能:信息是從內部泄露出去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誰會泄露這么私密的東西呢?王晶大膽猜測,問題或許出在陳冠希自己身上,年輕人,氣盛,也許在朋友聚會酒喝多了,為了炫耀或是一時不慎,說漏了嘴,甚至可能展示過。

當然,這只是王晶基于常理的推斷,并沒拿出實錘,但這番話,無疑又給這樁陳年舊案添了一層疑云,旁邊的解斯童聽后也是一臉驚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Y照門的代價

但無論真相究竟如何,陳冠希都為此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2008年2月21日,他召開記者會,用英文鄭重向所有受害者及其家人道歉,并宣布“無限期退出香港娛樂圈”。

他確實遵守了諾言,從此在香港主流演藝界銷聲匿跡,但這僅僅是開始,曾經被看作天之驕子的陳冠希,人生軌跡徹底轉向,他的父親陳澤民,一位在香港頗有影響力的商人,不久后宣告破產,那個富裕的家境也隨之崩塌,陳冠希不僅事業(yè)清零,還要扛起家庭的經濟重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朋友疏遠,媒體更是圍追堵截,“艷照門”三個字像影子一樣跟著他。起初他還能勉強應對,但有些狗仔為了搞個大新聞,提問越來越刻薄,幾次三番想要激怒陳冠希,然后再把他的失態(tài)放大報道。

甚至他還收到過裝著子彈的恐嚇信,信中放話要替天行道,這種壓力,可想而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拋開這場風波不談,陳冠希的演藝天賦是圈內公認的,王晶和他合作過三部電影,對他的評價相當高:外形搶眼,待人接物有禮貌,情商在線,聽導演的話,沒那么多臭毛病,合作很愉快。

不少導演也夸他悟性高,一點就透,還能加入自己的想法,表演常常帶來驚喜,他出道就提名金像獎最佳新演員,首張專輯拿獎拿到手軟,在那個“神仙打架”的年代,他的走紅絕非只靠家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晶言語間,流露出不少惋惜,他說,若沒那檔子事,陳冠希的成就遠不止于此,或許真能成為下一代巨星。

可惜,生活沒有如果。這場幾乎毀掉他人生的風波,讓他背了十幾年的罵名,不過,近年來,輿論也悄然發(fā)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陳冠希固然有錯,可他難道不也是隱私被惡意曝光的受害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個泄露隱私的維修工,似乎沒受到同等級別的道德譴責,而陳冠希第一時間站出來道歉擔責,以徹底退出娛樂圈的方式“謝罪”,比起某些出事后仍想方設法復出的藝人,他的姿態(tài)至少是決絕的。

陳冠希的現狀

很多人以為陳冠?!八馈痹诹?008年,但他自己說,“我沒有放棄,也沒有迷路”。

退出娛樂圈后,他把精力全投入到自己創(chuàng)辦的潮牌CLOT上,這條路同樣不好走。媒體依然緊盯不放,他做什么都可能被解讀成“洗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做點公益,捐款會被質疑動機不純,2016年,好不容易有導演找他客串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云》,結果最后鏡頭也因為審查原因被刪得一干二凈。

但他還是扛了過來,或許是家庭給了他新的支撐,他和超模秦舒培結婚生女,社交媒體上常常分享溫馨日常,在女兒眼里,爸爸依然是“大明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面對無孔不入的狗仔,他干脆辦了個藝術展,某種程度上把自己的生活“公開化”,用自己的方式奪回一點敘事權。

結合個人審美與商業(yè)頭腦,他專注投身于自己的時尚事業(yè),一步步將CLOT打造成在全球潮流界占據一席之地的品牌。這無疑算得上是另一種形式的成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再談起2008年的事,陳冠希顯得坦然多了,他說,大家可能覺得他那時完了,但他沒放棄,一直在工作,相信自己,不斷努力。他似乎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

只是,公眾的記憶似乎更偏愛那些戲劇化的丑聞,時至今日,提起陳冠希,許多人腦海里第一個蹦出來的,恐怕還是那場風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晶這次舊事重提,不管出發(fā)點是什么,客觀上又一次揭開了相關人等可能不愿再碰觸的傷疤。不少網友也吐槽,認為這是在消費他人的痛苦,即使賺了點流量,也未必光彩。

畢竟,事件中的幾位當事人,早已各自翻開了人生的新篇章,過度咀嚼過去的傷痛,恐怕難獲真正的尊重,而關于陳冠希的評價,大概還會繼續(xù)在“可惜的天才”和“劣跡的代表”之間搖擺,這本身,或許比任何確定的答案都更耐人尋味。

信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