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聊聊西漢時期的大才子揚雄。
揚雄出生在蜀郡郫縣,家里祖祖輩輩以養(yǎng)蠶為生,到他這兒,家境已經(jīng)不太好了,家里沒多少財產(chǎn),糧食也常常不夠吃。但揚雄從小就愛讀書,對各種書籍都感興趣,而且他有個特點,不喜歡鉆研那些咬文嚼字的章句,就喜歡自己琢磨書中的意思,慢慢也就通曉了字詞的解釋。不過揚雄有個小毛病,他口吃,不太愛說話,平時就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地思考問題,也沒什么特別大的欲望,日子過得平平淡淡。

揚雄特別欽佩司馬相如,他每次寫漢賦的時候,都把司馬相如當成學習的榜樣。讀屈原的文章時,他覺得屈原寫得太好了,不過自己也有不同想法,就照著屈原的風格寫了《反離騷》,后來又接著寫了《廣騷》《畔牢愁》。你瞧,這揚雄多有個性,對前輩的作品都有自己的見解,還敢寫出來。之后,漢成帝又有一系列的活動。三月去汾陰祭祀后土,回來路上游玩,揚雄就寫了《河東賦》;十二月參加羽獵,場面宏大,揚雄又寫了《校獵賦》,都是想勸勸漢成帝,別老這么折騰,得為國家和百姓著想??蓾h成帝呢,就是喜歡這些場面,揚雄的勸諫沒啥效果。到了第二年秋天,漢成帝為了向胡人炫耀,又征發(fā)老百姓去捕捉野獸,揚雄實在看不下去了,寫了《長楊賦》繼續(xù)勸。你說這揚雄,為了讓皇帝改改這愛折騰的毛病,可真是操碎了心。揚雄還干過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兒。王莽掌權之后,很多人都靠假造祥瑞福命來討好王莽,然后被封爵。揚雄可不愿意干這種事兒,后來因為劉棻的事兒被牽扯進去了。揚雄一看有人來逮捕自己,也不知道咋想的,直接從天祿閣上跳下去了,結(jié)果受傷了。王莽知道這事兒后,說揚雄向來不參與這些事兒,不應該責罰他。你說揚雄這一跳,是不是有點太極端了,不過也能看出他這人性格直,不愿意被這些事兒牽連。
揚雄四十多歲的時候,從蜀地跑到京師長安,想著能在仕途上碰碰運氣。正好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欣賞他的才華,就讓他在自己手下當差。后來,同鄉(xiāng)楊莊又把揚雄推薦給了漢成帝,說揚雄寫的漢賦和司馬相如一樣好。這漢成帝一聽,來了興趣。當時漢成帝要去甘泉宮祭祀,祈求能有子嗣,揚雄跟著去了,回來就寫了一篇《甘泉賦》。這賦表面上寫得那叫一個華麗,把皇帝出行的場面、沿途的風景都描繪得栩栩如生,可實際上是在委婉地勸諫漢成帝,說您這出行祭祀別太鋪張浪費了,得考慮考慮老百姓的生活。漢成帝看了這篇賦,確實覺得寫得好,可對里面的勸諫好像沒太當回事。

這漢哀帝時期啊,外戚丁氏、傅氏和董賢權勢特別大,很多人都去巴結(jié)他們,靠著他們升官發(fā)財,有的都做到二千石的太守了。可揚雄呢,根本不搭理這些人,他還是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依據(jù)《周易》創(chuàng)作《太玄》。這時候就有人嘲笑他了,說你看人家都忙著往上爬,你卻在這搞這些沒人看得懂的東西。揚雄也不生氣,寫了一篇《解嘲》,在里面把這些人的行為好好諷刺了一番,說自己不追求那些權勢,是因為時代不同了,自己只想趨利避害,做好自己的學問。你看揚雄這心態(tài),多豁達。
還有個有意思的事兒,揚雄特別愛喝酒,可家里窮啊,買不起酒。結(jié)果呢,有些人想跟揚雄請教問題,就知道他這愛好,每次來都帶上美酒佳肴。漢代劉歆的兒子劉棻就曾經(jīng)帶著酒去找揚雄,向他請教那些奇奇怪怪的字。這 “載酒問字” 的事兒后來也傳為一段佳話,大家都知道揚雄學問大,愛喝酒,想跟他學習就得帶上好酒。

揚雄一輩子寫了好多作品,像《蜀都賦》《方言》《法言》等等。他在文學和哲學上都有很大的成就,漢代文人桓譚對他評價可高了,說 “漢興以來,未有此人”,把他列為漢代第一人呢。揚雄的這些趣事,也讓咱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個性十足的大才子形象,他雖然口吃,仕途也不順,但在學問和文學創(chuàng)作上,那可是一點不含糊,給后世留下了不少寶貴的財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