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趙心童斯諾克世錦賽奪冠后,還成功拿到50萬英鎊的冠軍獎金,根據(jù)最新英鎊人民幣9.60的兌換匯率,約合483萬人民幣。

這樣的收入也讓他與國乒頂流獎金對比,成為熱門話題!據(jù)媒體報道,趙心童本次世錦賽冠軍的獎金,相當于孫穎莎打兩年WTT賽事獎金的總和,是好友王楚欽21萬元澳門世界杯獎金的23倍。

澳門世界杯女單冠軍孫穎莎獲得90000美金,約合人民幣65萬元,王楚欽獲得男單季軍獲得3萬美金,約合21萬人民幣,但都與趙心童483萬人民幣差距巨大,這也引發(fā)熱議。

熱門觀點:乒乓球要是和世界杯一樣,幾十億人看,獎金還能那么低嗎?充分說明乒乓球出了中國幾乎沒人看,在中國說是少數(shù)人的運動的臺球,直接說明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起碼吸金能力比乒乓球強太多,側面說明看的人應該比乒乓球多。另外還有羽毛球獎金也比乒乓球高,一個道理,比乒乓球受眾多
輿論普遍看法:國乒的一切訓練、吃住、賽事費用,都不要自己花錢,得的獎金卻歸個人所有,而斯諾克是純商業(yè)化比賽,一切費用由運動員自己負擔。另外,斯諾克比賽已經(jīng)跟成熟,贊助商也多,門票轉播收入相當豐厚,與NBA、澳網(wǎng)、自由搏擊等成功賽事一樣,賺錢多,獎金自然也就多。

對此,網(wǎng)友紛紛附議道:“一個是一切費用祖國包著,一個是純個體戶,有可比性嗎?兩個項目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不同,沒有可比性?!?/p>
“乒乓球國乒是很厲害,國人高興,但問時也是國人真金白銀培養(yǎng)出來了呀,每年花費支出是多少呀?”
“為什么要去對比,一個是自費,一個是公費,孫穎莎去打斯諾克她會嗎?所以說任何事情都不要去比?!?/p>
“為什么一見米就眼紅?乒乓球和斯諾克沒有可比性。趙心童這次拿了世錦賽冠軍在國際國內(nèi)的地位肯定要高過孫穎莎王楚欽,獎金高付出也高?!?/p>
就連國乒球迷都感慨:乒乓球是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所有的費用支出都是祖國承擔,斯諾克和網(wǎng)球是球員自費,打不出成績家庭會被拖垮,斯諾克比賽為什么些人會鋌而走險去賭球,也是生活壓力給逼的,乒乓球運動員和他們有可比性嗎?
其實,運動項目的獎金主要還是得看市場化,乒乓球在國際上屬于小眾項目,而斯諾克屬于國際化項目,奧沙利文、馬克這樣的球星都屬于國際明星,當然,趙心童此戰(zhàn)之后也會名滿世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