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華表獎陪跑的馬麗,終于靠《水餃皇后》扳回一城。

上映首日便登頂票房第一,票房早已破億,口碑出圈。
離開沈騰之后的馬麗,終于靠作品證明了自己。
所有人都在說,華表獎欠馬麗的影后,觀眾們用票房補上了。
但沒想到的是,上映第二天口碑就斷崖式下跌,離開沈騰之后的馬麗,真的贏了嗎?

馬麗遭全網(wǎng)嘲諷,不作死就不會死
有人說,離開了沈騰的馬麗,好似折了一邊翅膀。
另一邊的沈騰,早就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從演員到導(dǎo)演的身份轉(zhuǎn)變。

反觀馬麗,雖然依舊有不少工作邀約,但卻始終擺脫不了喜劇演員的標簽。
好不容易接了部《第二十條》這種大制作,可風頭全都被戲份不多的配角趙麗穎搶走了。

華表獎陪跑的尷尬,也是梅開二度。
不僅如此,她還深陷番位爭議,疑似在宣發(fā)上排擠合作演員。
在趙麗穎《第二十條》宣發(fā)營銷滿天飛的時候,馬麗卻在頒獎典禮上迷惑發(fā)言:
“我是一個不太愛宣傳,也不太懂得宣傳的女演員?!?br/>

一句獲獎感言,讓馬麗招來了全網(wǎng)痛批,不少人吐槽她嫉妒趙麗穎,但更多網(wǎng)友不齒的,還是馬麗“又當又立”的迷惑操作。
因為沒過多久,在《水餃皇后》的發(fā)布會上,馬麗就將自己打臉了。

這些天,馬麗在《水餃皇后》發(fā)布會上的舉動,引發(fā)了網(wǎng)友們的熱議。
“這10年來,我和沈騰老師的家人都承受了太多的壓力。”

面對著鏡頭,馬麗控制不住地流下了淚水,但對于她的訴苦,雖然粉絲們十分心疼,但網(wǎng)友們似乎并不買賬。
“有時間多琢磨演技,也就不至于被罵了?!?br/>
CP捆綁,番位爭議,都讓大眾對馬麗的印象急轉(zhuǎn)直下。

2012年,《夏洛特煩惱》中夏洛與馬冬梅二人的奇妙化學反應(yīng),讓沈馬組合第一次在大眾視野嶄露頭角。
此后,電影《一念天堂》、還有春晚小品的合作,更是讓沈騰與馬麗名聲大噪。
但與此同時,流言蜚語也隨之而來。

沈馬組合風頭正盛,卻傳出了沈騰妻子王琦不高興的聲音。
網(wǎng)傳在沈馬一場戲的借位接吻后,王琦還譏諷道:“沈騰得回家洗洗嘴了?!?/strong>
此話意圖何為,別太明顯。
當家庭與工作產(chǎn)生了沖突之后,沈馬二人都默契地選擇了避嫌。
經(jīng)歷2018年《西虹市首富》換角事件、2023年二人事業(yè)轉(zhuǎn)型變化之后,馬麗和沈騰這對昔日的最佳拍檔,漸行漸遠。

但萬萬沒想到,多年之后,沈騰早已對CP捆綁閉口不談,但馬麗卻還沉浸在CP捆綁之中,無法自拔。
本以為這次上映的《水餃皇后》,是馬麗決心轉(zhuǎn)型后的重磅之作。
結(jié)果看完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記流水賬。

《水餃皇后》差評連連
馬麗想要靠《水餃皇后》這部片子摘掉喜劇演員標簽,本來就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一味強調(diào)苦難,卻忘了人物凄慘經(jīng)歷背后,所應(yīng)該傳達給大眾的正能量,這是《水餃皇后》的最大敗筆。
整部電影,導(dǎo)演編劇花了大量的筆墨和畫面,在強調(diào)馬麗飾演的臧健和這個角色的忙碌與頑強,但卻十分浮于表面。

比如說,臧健和這個角色在劇情中的每一次困境,都有如加戴主角光環(huán)一般,從天而降貴人相助。
被地皮流氓欺負的時候,會有人仗義相助;資金困難的時候,也有人愿意幫助她走出困境。

但在現(xiàn)實生活之中,可沒有這么多好運氣的時刻,
多的是資金鏈斷裂后的崩潰,還有獨在異鄉(xiāng)被人欺負的無助之感。
面對這些讓人看起來尷尬的劇情設(shè)定,網(wǎng)友辣評:
“像小時候為了立人設(shè)上強度,寫的媽媽在雨夜背著發(fā)燒39℃的孩子去醫(yī)院的尷尬作文?!?br/>

再看馬麗的演技,更是與這部片子的設(shè)定格格不入。
網(wǎng)友評價道:
“如果這部片子將馬麗拿出去,光看配角們,那味道就對了?!?br/>

惠英紅、謝天華甚至連朱亞文都受到了夸獎,唯獨馬麗慘遭痛批。
盡管馬麗在外形上盡力還原了臧姑娘的原型,但演起來卻還是讓人感到有一種東北喜劇的詼諧。

不僅如此,在演繹一些感人情節(jié)的時候,浮夸的肢體語言,也是讓人看后直呼出戲。
比如在女兒被欺負的時候,馬麗除了大吼大叫,操刀指向地皮流氓之外,眼神戲卻是一言難盡。

俗話說得好,為母則剛,所以在看到女兒被欺負時,臧健和眼中的殺氣令人動容。
但與此同時,她又是一個底層的小人物,當她遇到這些囂張蠻橫的流氓時,又怎會不害怕呢?

可馬麗在演繹的時候,缺乏層次感,就很容易讓人物脫離實際,讓觀眾難以相信。
還有在發(fā)現(xiàn)工廠被查封的時候,馬麗那些跺腳、揮拳等一一系列細碎的小動作,看似是想演繹出角色的悲痛,但卻是畫蛇添足。

反觀搭檔演員惠英紅,一場紅姐鼓勵馬麗的戲份,就將二人的演技高低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在看惠英紅飾演的紅姐時,你能夠從她的一舉一動中相信,她就是在香港努力討生活的底層人民。
在紅姐的身上,惠英紅演出了即便生活艱難,但卻仍舊向陽而生的那股勁頭。

可鏡頭一轉(zhuǎn),馬麗的目光呆滯、亮眼空空,瞬間就拉低了整段戲的質(zhì)感。

看完《水餃皇后》之后,才發(fā)現(xiàn)華表獎影后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喜劇演員的悲劇
“讓喜劇演員來演悲劇就是降維打擊?!?br/>
許多人沖著這句話去看的《水餃皇后》,但幾乎是敗興而歸。

毫不夸張地說,馬麗這次讓人失望的很徹底。
選錯劇本,加上沒有認真做好功課、打磨演技,導(dǎo)致全網(wǎng)差評,這實在怪不了其他人。

對比同樣是喜劇演員出身的賈玲,為何二人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火起來的,可如今二人的發(fā)展境遇卻迥然不同?
根本原因,還是眼界格局與雜念多少的差距。
為了拍好一部《熱辣滾燙》,賈玲可以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徹底消失在視野整整一年的時間。

眾所周知,對于一名演員來說,曝光度是很重要的,一旦停下工作,那么就很有可能被新生代演員取代。
可賈玲明知自己可能會失去什么,卻還是甘愿冒險,光是這個態(tài)度就值得所有人的點贊!
一年之后,她成功減重100斤,《熱辣滾燙》這部電影,也給觀眾們交上了一張滿意的答卷。

但并非所有人都是賈玲,也并非所有人都有她身上的那股勁和魄力。
馬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轉(zhuǎn)型正劇失敗,堅持CP捆綁,就注定了大眾好感度在一點點降低。

其實她是一個合格的喜劇演員,但如果真的想要沖破瓶頸,馬麗應(yīng)該少一些雜念,真正將自己的演技提上去,才是王道。
大家認為我說的對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