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你真的要去美國嗎?"李芳的閨蜜小張握著她的手問道,眼里滿是擔憂。
李芳笑了笑,輕輕點頭:"人生已經(jīng)過半,想試著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結(jié)局。"
她望向窗外,眼神堅定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忐忑。
01
李芳站在陽臺上,望著窗外熟悉的城市景觀,一棟棟高樓大廈在夕陽的余暉中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她今年46歲,來自廣東東莞的一個普通家庭,在一家外貿(mào)公司做了二十多年的會計。
十年前,她和丈夫因性格不合離婚,女兒跟著前夫生活。
這些年來,她獨自一人,生活平淡如水,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同樣的軌跡。
春去秋來,歲月在她臉上刻下了細紋,頭發(fā)也悄悄爬上了幾絲銀白。
每當夜深人靜,孤獨就像潮水一樣涌來,讓她喘不過氣。
她常常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難道就這樣孤獨地度過嗎?
那是2019年初,一個普通的周末晚上,李芳剛剛結(jié)束了一天的加班,疲憊地躺在沙發(fā)上刷著手機。
她的閨蜜小張在微信上發(fā)來一條消息:"有個國際交友網(wǎng)站不錯,我表姐就是在上面認識了她現(xiàn)在的外國老公,要不要試試?"
李芳本想拒絕,但手指不由自主地點開了鏈接。她看著屏幕上五顏六色的界面,各種膚色、年齡的人在上面尋找著自己的緣分。
她猶豫了一下,抱著"看看也無妨"的心態(tài),填寫了基本信息,上傳了一張自己最滿意的照片。
"這只是消遣罷了,"她對自己說,"誰會對一個46歲的中年女人感興趣呢?"
出乎她的意料,注冊后不到三天,她就收到了十多條問候信息。其中一條來自一位名叫邁克爾的美國人,他的簡介顯示今年70歲,是一名退休小學教師,住在美國佛羅里達州。
李芳點開他的頭像,看到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面帶和藹的微笑,藍色的眼睛里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他的留言很簡單:"你好,來自中國的朋友,很高興認識你。"
李芳想了想,禮貌性地回復了一句:"你好,謝謝你的問候。"她沒想到這簡單的一句話,會徹底改變她的人生軌跡。
邁克爾很快回復了她,他用簡單的中文寫道:"你,很,美麗。"雖然語法不太準確,但這種努力讓李芳感到一絲溫暖。
就這樣,兩個相隔半個地球的人開始了日常的交流。起初,他們只是簡單地交換生活瑣事,李芳會用蹩腳的英語講述自己的工作,邁克爾則會分享他退休后的平靜生活。語言障礙并沒有阻礙他們的交流,反而增添了一些樂趣。
"我今天學習了做中國菜,但是很失敗,"邁克爾在一次視頻聊天中笑著說,展示著鍋里焦黑的一團東西,"這應該是宮保雞丁嗎?"
李芳忍不住笑出聲來:"那已經(jīng)不是任何菜了!"
隨著交流的深入,李芳開始期待每天下班后與邁克爾的聊天。他總是耐心地傾聽她的煩惱,給予安慰和鼓勵。在這個網(wǎng)絡世界里,他們找到了共鳴,仿佛時差和距離都不再是障礙。
"在我的文化里,年長意味著智慧和經(jīng)驗,"邁克爾在一次深夜聊天中說道,"我很欣賞中國文化對長輩的尊重。"
李芳點點頭:"是的,但有時候我也會感到壓力,總覺得年紀大了就不應該追求自己的幸福。"
"生命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過早的放棄,"邁克爾溫柔地說,"你值得擁有幸福,不管多少歲。"
這句話觸動了李芳的心弦。多少年來,她一直為別人而活,為工作,為前夫,為女兒。她幾乎忘記了自己也有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
六個月的網(wǎng)絡交流,讓他們的感情逐漸加深。
邁克爾在視頻中向她展示了他在佛羅里達的"簡樸"生活——一套普通的公寓,簡單的家具,和一個小花園。他說他喜歡平靜的生活,喜歡園藝,也喜歡在海邊散步。
"我退休后的生活很簡單,但很充實,"他說,"如果你愿意,我希望能和你分享這樣的生活。"
這句話讓李芳心跳加速。她想象著和邁克爾一起在海邊散步,照顧花園,過著平靜而溫馨的生活。但她也有顧慮,畢竟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
"我擔心我會不適應那邊的生活,"李芳坦率地說,"我的英語也不好。"
邁克爾微笑著說:"我們可以一起學習,我會幫助你適應,你也可以教我更多的中文。生活就是相互學習,相互適應的過程。"
李芳被他的真誠打動了。這么多年來,她從未遇到一個如此理解她,尊重她的男人。
02
為了更好地與邁克爾交流,李芳開始認真學習英語。
她下載了學習軟件,報名參加了培訓班,利用每一分鐘的空閑時間背單詞、練習口語。同時,邁克爾也在努力學習中文,經(jīng)常用幼稚但誠懇的中文和她交流。
"你-今天-工作-怎么樣?"邁克爾一字一頓地問道,臉上帶著認真的表情。
李芳心里暖暖的:"今天挺好的,謝謝你關心。你的中文進步很快!"
"我-有-好-老師,"邁克爾笑著回答,藍眼睛里閃爍著愉悅的光芒。
每天的視頻聊天成了李芳生活中最期待的時刻。
邁克爾會帶著電腦四處走動,向她展示美國的日常生活:超市里琳瑯滿目的商品,社區(qū)里整潔的街道,還有附近的海灘和公園。

"這里很適合養(yǎng)老,"邁克爾說,"天氣溫暖,環(huán)境優(yōu)美,醫(yī)療條件也很好。"
看著屏幕里藍天白云下的海灘,李芳心中涌起向往。她的城市雖然繁華,但高樓林立,空氣質(zhì)量也不盡如人意。想到能在如此美麗的環(huán)境中度過余生,她心中的向往越發(fā)強烈。
但當李芳向家人和朋友提起邁克爾時,卻遭到了一致的反對。
"網(wǎng)戀?還是外國人?你瘋了嗎?"李芳的哥哥一臉震驚,"那么遠的地方,萬一有什么意外怎么辦?"
"就是,"嫂子也連連搖頭,"你不看新聞嗎?多少人被騙得傾家蕩產(chǎn)。"
閨蜜小張雖然是介紹她使用交友網(wǎng)站的人,也表示擔憂:"芳芳,你才認識他幾個月,就想嫁到美國去?太冒險了吧?"
面對親友的擔憂,李芳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她開始質(zhì)疑自己是否太過草率,是否被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沖昏了頭腦。
一天晚上,她把這些顧慮告訴了邁克爾。
邁克爾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他們的擔心是合理的。如果我有女兒,她要嫁到遠方去,我也會擔心。但我想說的是,我對你的感情是真實的。如果你需要更多時間考慮,我完全理解。"
他的理解和尊重再次打動了李芳。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邁克爾沒有催促她做決定,而是繼續(xù)他們正常的交流,分享各自的生活。
轉(zhuǎn)折點出現(xiàn)在李芳47歲生日那天。
她獨自在家過生日,正感到一絲落寞,門鈴突然響了。
打開門,她看到一大束鮮花和一個蛋糕,送貨員遞給她一張卡片。
"生日快樂,親愛的李芳。雖然我不能陪在你身邊,但我的心與你同在?!~克爾"
李芳捧著鮮花,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
多少年了,沒有人記得她的生日,更別說送她鮮花和蛋糕。這一刻,她感受到了久違的被愛的感覺。
晚上的視頻聊天中,邁克爾正式向她求婚:"李芳,我知道我們之間有年齡差距,有文化差異,有萬里之遙。但我真心愛你,想和你共度余生。你愿意嫁給我嗎?"
屏幕那頭的邁克爾手里捧著一個小巧的戒指盒,藍眼睛里滿是期待和緊張。
李芳感到自己的心跳加速。
這是一個重大的決定,意味著她要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家鄉(xiāng),前往一個陌生的國度。但她也知道,如果不抓住這次機會,她可能會后悔一輩子。
"我愿意,"她輕聲說,眼淚再次奪眶而出,"我愿意嫁給你。"
邁克爾臉上綻放出欣喜的笑容:"太好了!我會盡快安排一切,幫你辦理簽證和移民手續(xù)。"
接下來的幾個月,李芳忙于處理各種手續(xù):辦理護照、準備結(jié)婚材料、申請簽證、辭去工作、整理房子。每一步都讓她感到既緊張又興奮。
女兒得知這個消息后,最初也表示反對,但在與邁克爾視頻聊天幾次后,態(tài)度有所緩和。
"媽媽,你真的考慮清楚了嗎?"女兒問道,眼中帶著擔憂。
李芳握住女兒的手:"我知道這看起來很冒險,但我想給自己一次機會。如果不順利,我隨時可以回來。"
女兒嘆了口氣:"只要你幸福就好。但一定要保持聯(lián)系,有什么事馬上告訴我。"
2019年9月,李芳的簽證獲得批準。
臨行前,她收拾好簡單的行李,看著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小公寓,心中百感交集。
這里有她的回憶,有她的過去,現(xiàn)在她即將踏上一段全新的旅程。
朋友們?yōu)樗e辦了一個小型送別會。
酒過三巡,閨蜜小張拉著她的手說:"芳芳,一定要幸福?。?
李芳點點頭,眼中含淚:"我會的。"
第2天, 在家人和朋友的送別下,李芳登上了飛往美國的航班。
飛機起飛那一刻,她的心情復雜到無法用言語形容——既期待未來的新生活,又對未知充滿忐忑。
從廣州到紐約,再轉(zhuǎn)機到佛羅里達,長達二十多個小時的飛行讓李芳疲憊不堪。當她推著行李車走出機場大廳時,遠遠地看到了邁克爾,他正拿著一束鮮花,臉上帶著期待的微笑。
"李芳!"邁克爾大步向她走來,緊緊地擁抱了她,"歡迎來到美國,歡迎來到我們的家。"
久別重逢的喜悅沖淡了李芳的疲憊。她靠在邁克爾的肩膀上,感受著他的溫暖和氣息,那一刻,她感到所有的辛苦和擔憂都是值得的。
03
從機場出來,邁克爾帶著李芳走向停車場。李芳原本以為會看到一輛普通的家用車,但邁克爾停在了一輛豪華轎車前。
"這是你的車?"李芳驚訝地問道。
邁克爾笑了笑:"是的,我喜歡開車的感覺,所以給自己買了一輛好車。"
坐在寬敞舒適的車里,李芳望著窗外陌生又美麗的風景,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多。在之前的視頻中,邁克爾展示的生活看起來非常普通,但現(xiàn)在這輛豪車又是怎么回事?

車子駛離繁華的市區(qū),進入了一個高檔社區(qū)。寬闊的馬路兩旁是整齊的棕櫚樹,遠處可以看到蔚藍的海水。邁克爾最終停在了一棟白色的別墅前。
"到家了,"他微笑著說,"希望你會喜歡。"
李芳下車后,驚訝地看著眼前的豪宅——三層樓高的白色建筑,寬大的落地窗,精心修剪的花園,還有一個閃閃發(fā)光的游泳池。這與邁克爾之前展示的小公寓完全不同。
"這...這是你的家?"李芳結(jié)結(jié)巴巴地問。
邁克爾點點頭:"是的,這是我們的家。之前給你看的是我在城里的公寓,我有時會住在那里,離超市和醫(yī)院比較近。"
李芳跟著邁克爾進入別墅,內(nèi)部裝修更是奢華:高高的天花板,名貴的家具,墻上掛著看起來價值不菲的油畫。一位中年女性迎了上來,邁克爾介紹說這是家里的管家瑪麗亞。
"歡迎您,太太,"瑪麗亞微笑著說,"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您的房間和晚餐。"
李芳點點頭致謝,內(nèi)心卻掀起了驚濤駭浪。管家?豪宅?這位"退休小學教師"到底是什么人?
晚餐非常豐盛,邁克爾貼心地準備了一些中式菜肴,還有紅酒相配。用餐時,他詳細詢問了李芳的飛行體驗,并告訴她接下來幾天的安排。
"明天我們休息一天,后天我?guī)闳マk理一些手續(xù),"邁克爾說,"下周日,我邀請了一些朋友來家里,給你接風洗塵。"
李芳機械地點著頭,腦子里還在消化這巨大的反差。邁克爾似乎注意到了她的疑惑,輕輕握住她的手。
"我知道這和你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樣,"他溫柔地說,"我們有很多時間慢慢了解彼此。現(xiàn)在,你需要好好休息。"
那晚,躺在豪華的大床上,李芳翻來覆去睡不著。她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了解真實的邁克爾,是否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但疲憊最終戰(zhàn)勝了疑慮,她沉沉睡去。
接下來的幾天,李芳開始適應新的環(huán)境。邁克爾帶她參觀了整個別墅,包括寬敞的廚房、室內(nèi)健身房、家庭影院,甚至還有一個小型酒窖。他還帶她去附近的海灘散步,去高檔商場購物,去了解美國的生活方式。
李芳注意到,邁克爾似乎認識很多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有人和他打招呼,而且態(tài)度非常尊敬。
"您今天好嗎,威爾遜先生?"一家餐廳的老板熱情地招呼道,"您的常座已經(jīng)準備好了。"
邁克爾微笑著點頭致謝,然后介紹道:"這是我的妻子李芳,剛從中國來。"
餐廳老板看向李芳的眼神有一絲驚訝,但迅速恢復了職業(yè)微笑:"歡迎您,威爾遜太太。"
類似的場景多次出現(xiàn),李芳開始感到不安。邁克爾從未提到過他在當?shù)厝绱擞新曂?,這讓她感到自己對丈夫的了解太少了。
周日的接風宴會上,邁克爾邀請了二十多位朋友。他們大多數(shù)是年長的美國人,舉止優(yōu)雅,衣著光鮮。李芳穿著邁克爾為她購買的禮服,感到有些格格不入。
"這是我妻子李芳,"邁克爾驕傲地向朋友們介紹,"我們通過網(wǎng)絡相識,她剛從中國來到這里。"
客人們禮貌地與李芳握手,問候她,但她能感覺到他們眼中的懷疑和評判。一位金發(fā)女士甚至直接問道:"你是怎么認識邁克的?"
李芳用不太流利的英語回答:"在一個交友網(wǎng)站上。"
金發(fā)女士挑了挑眉毛:"哦,真是...有趣。"
晚宴進行到一半,邁克爾的手機響了。他看了一眼屏幕,表情變得嚴肅:"抱歉,我需要接這個電話。"
他走到陽臺上,李芳看到他低聲交談,時而點頭,時而皺眉。大約十分鐘后,他回到客廳,向客人們致歉:"很抱歉,有些緊急事務需要我處理。李芳,親愛的,你能幫我招待一下客人嗎?我很快回來。"
不等李芳回答,邁克爾就匆匆離開了。留下她一個人,面對這群幾乎陌生的人,英語還不夠流利,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邁克爾直到晚上十點才回來,看起來疲憊但滿意。當客人們都離開后,李芳忍不住問道:"發(fā)生什么事了?"
邁克爾搖搖頭:"只是一些小問題,已經(jīng)解決了。不用擔心。"
他轉(zhuǎn)移了話題,但李芳能感覺到他在回避什么。
這不是第一次了,自從她來到美國,邁克爾經(jīng)常接到神秘電話,有時會突然離開幾個小時,卻從不詳細解釋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隨著時間推移,李芳逐漸適應了美國的生活,但對邁克爾的疑惑卻越來越深。他總是慷慨地給她買衣服、珠寶,帶她去高檔餐廳,但對自己的工作和過去卻諱莫如深。每當李芳詢問,他總是輕描淡寫地帶過,說那些都是過去的事了。
有一次,李芳在整理房間時,發(fā)現(xiàn)了一張邁克爾與前妻的照片。
照片中的女人金發(fā)碧眼,穿著名貴的珠寶,看起來非常高貴。她忍不住問邁克爾關于前妻的事情。
邁克爾表情變得陰沉:"那是個錯誤,我不想談論。"
他的態(tài)度如此生硬,讓李芳不敢再追問。
但她心里清楚,邁克爾的過去一定有什么隱情,而這些隱情,他不愿意與她分享。
04
生活在豪宅里,李芳逐漸發(fā)現(xiàn)了一些異常之處。
一是別墅里有一間書房,邁克爾從不讓她進入,門上有電子鎖。
二是主臥的衣帽間里有一個保險箱,也是上鎖的。每當她提到這些,邁克爾總是找各種理由搪塞過去。
"那只是些工作資料,很無聊的東西,"他會這樣說,"我不想讓那些東西打擾我們的生活。"
李芳想相信他,但內(nèi)心的疑慮越來越強。邁克爾到底是什么人?他為什么對自己的過去如此遮遮掩掩?他真的只是一個退休的小學教師嗎?
一天,社區(qū)舉辦了一場燒烤派對,許多居民都參加了。李芳和邁克爾也去了,邁克爾像往常一樣,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和尊敬。
正當李芳在餐桌前選擇食物時,她聽到身后兩個女人的對話。
"那就是威爾遜教授的新太太嗎?"一個聲音說。
"是的,聽說是從中國來的,"另一個聲音回答,"比他小二十多歲呢。"
"他退休后還是那么有魅力。我丈夫說他的投資眼光簡直是天才,現(xiàn)在的財富大概是當年教書時的幾百倍吧。"
"可不是嘛,連州長都要請他吃飯呢。"
李芳驚訝地回頭,但那兩個女人已經(jīng)走開了。教授?投資天才?財富幾百倍?州長?這些詞匯在她腦海中回蕩,與邁克爾給她的"退休小學教師"形象完全不符。
回家途中,李芳一言不發(fā)。邁克爾似乎察覺到了她的異常,問道:"怎么了,親愛的?你不舒服嗎?"
李芳搖搖頭:"沒什么,可能有點累了。"
她決定自己查清楚真相。次日,趁邁克爾外出,李芳嘗試在網(wǎng)上搜索他的名字。
由于英語有限,搜索結(jié)果并不理想。
但她看到了一些零星信息,關于一位邁克爾·威爾遜教授的經(jīng)濟學著作和投資成就。
照片上的人確實像是年輕時的邁克爾,但李芳無法確定。

她感到自己像是生活在謊言之中,這種感覺讓她窒息。
一周后,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一切。邁克爾接到電話說要出城一天,有緊急會議。李芳獨自在家,正在花園里澆花,突然聽到門鈴聲。
開門后,她看到一位快遞員,手里拿著一個包裹。
"威爾遜教授在家嗎?"快遞員問道。
李芳搖搖頭:"他不在家,但我是他的妻子,我可以幫他簽收。"
快遞員看了看她,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把包裹交給了她:"這是從紐約出版社寄來的,需要簽名確認。"
李芳在收據(jù)上簽了名,拿著包裹回到客廳。她看著包裹上的標簽:邁克爾·威爾遜教授,經(jīng)濟學家,著名投資人。那一刻,她的心跳幾乎停止。
她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裹。里面的內(nèi)容讓她難以置信……
熱門跟貼